四十章 敢问路在何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娇已经消失不见。  

李凤栖浑身却骤然紧绷,伸手按剑,周天气脉疯狂运转,头也不回的轻声道:“如果我没猜错,你也只是个小喽啰。”  

身后,本端坐云端的妲己落地而立,长裙飞舞,妖气收敛。  

若是妖气针对性的外放…  

李凤栖这样的人,根本无法站立。  

闻言笑道:“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从你们流传千年的神话中,我一直就是个小喽啰角色,而且不太光彩。”  

又道:“放心,我不会杀你。”  

李凤栖心弦颤抖。  

她说的话太过于惊世骇俗。  

在流传千年的神话里,她曾扮演过小喽啰角色,这么说来,她是神话中的人物?  

转身,看向女子。  

刹那呆滞。  

在信息时代,李凤栖没少见美女,什么千年一遇两千年一遇四千年一遇,以及各种谋女郎星女郎,或者类似泷泽萝拉之类的。  

都很漂亮。  

然而眼前这女子,五官和身材没有丝毫瑕疵,长裙翻飞里睥睨着一股只能感受而不能言形的天然妖媚,这女子已经不能用漂亮来形容。  

世间根本没有词语配得上她的美。  

或者说,她的美根本就不属于世间,而是瑶池仙境里的仙女。  

摇曳风姿,不降人间美。  

妲己对她自己的容颜有绝对自信,知道任何一个男人看见自己都会这样,并不意外,倒是对李凤栖生出一丝好感。  

他的目光很清澈。  

摆了摆手,“醒醒,三魂七魄可别这么少了一魂。”  

李凤栖恍然惊醒,暗叹了一句这女子当老婆要得,上得厅堂进得卧房,不敢多想,收摄心神,“所以,你是神话里的谁?”  

妲己笑了起来,这一笑,于是人间从夏天到了芳菲四月天,整个世间的鲜花仿佛都在这一瞬间灿然绽放,狡黠的眨了眨眼睛,“你可以猜,我是个妖。”  

李凤栖思绪快速转动。  

神话里,妖很多。  

女妖也很多。  

但是漂亮的女妖却屈指可数,最出名的就是白素贞、聊斋里的狐妖,以及…女娲。  

女娲不可能。  

那可是大佬级别的存在,怎么可能扮演小喽啰。  

白素贞也不对,她是女主。  

还有一个。  

封神榜里的狐妖妲己,这个女妖是女娲娘娘麾下的小喽啰。  

但真是妲己?  

这有点无法接受,毕竟那可是神话传说的人物,是小说,是后人根据商周之战编撰出来的故事——妲己是存在的,但却是有苏国的一个普通女子而已。  

妲己依然笑着,“你以后可以叫我苏苏。”  

李凤栖一脸懵逼,“嗯?”  

苏妲己?  

又问道:“你明明有能力阻挡徐娇离去,为何不出手,为何又现在现身,是要惩罚我吗?”  

妲己呵呵如银铃,“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啊。”  

李凤栖一脸黑线。  

天选之子中,女子可不少,死的也不少。  

问道:“现在怎么着?”  

妲己收敛笑意,认真的道:“在这一轮天选中,剩下来的天选之子有资格知道一些真相,也有资格自己选择道路,你是个例外,原因很简单,严格点说,是因为你师门传承没有人来,所以只好我来担任这个角色。”  

要真相大白了?  

这一刻,李凤栖反而极其冷静,“什么真相?”  

妲己轻声道:“首先要说明一点,你没有选择和徐娇一起逃离,这一点我很欣慰,想必陈树老先生知道了,也很欣慰。”  

李凤栖默然不语。  

妲己继续道:“道理就不多说,你选择了这条路,没有因为继续的厮杀而恐惧,就该明白要面对什么,不过有一点确实可以告诉你了。”  

顿了一下,“如徐娇所说,所有的天选之子都不会真正的死亡,所以从始至终,你并没有杀掉任何一个天选之子。”  

李凤栖释怀,“死了之后,是回到正常世界了吗?”  

妲己点头,“是的,所有的天选之子死后,都会被抹去记忆送出这片世界,回归正常生活,这也是为何陈树有能力,却没有将你们送出去的原因。”  

陈树也希望看见天选之子们成长。  

李凤栖恍然的点点头,“果然如此,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厮杀中,我若是输了,也会回归正常世界?”  

哪知妲己摇头。  

李凤栖怒了,忍不住出了个脏话,“卧槽,为什么我不行!”  

妲己想了想,道:“因为你们竞争到最后的五十一人,已经有资格选择道路,是回归正常,还是继续修行的道路,由你们自己选择,当然,你例外,徐娇例外。”  

李凤栖懵逼,“为何我俩例外?”  

妲己没打算隐瞒:“先说徐娇,她选择破开结界逃入山河社稷图的世界里,本身就是对其师门的一种侮辱,其实在我看来并不算什么,但那位道家高人白裳——嗯,也就是徐娇的恩师,他不会这么认为,他一定会亲手将徐娇抓回去,徐娇如果没有绝对的能力,依然无法掌控她的命运,连回到正常世界都不可能。”  

李凤栖黯然。  

对那素昧蒙面的道家高人白裳毫无好感。  

忽然想起什么,“山河社稷图?”  

这东西他知道。  

神话传说中,女娲娘娘手中的先天至宝。  

妲己视若未闻,又道:“而你么,更特殊一点,一则你是被老先生陈树看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