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自救者天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东海之滨,被陈树称为小狐狸的女子端坐于云天之上,默默的望着脚下空城内的那个天选之子,兴趣寥寥,  

忽然侧首,望向西方。  

眸子里,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灵气漩涡。  

讶然,“走火入魔?”  

旋即笑眯眯的起身,“还是观察他有意思,总能给人意外。”  

一步踏出。  

身后阴影骤显,九尾摇摆,煌煌然欲遮天。  

女子消失。  

下一刻,她出现在灵气漩涡之下,随意的坐在半空,荡漾着小脚丫,撑着小脸,目光落在盘膝而坐的李凤栖身上,笑眯眯的,“还没见过谁突破个秘境一阶就这么大阵仗嘞,可惜控制不住秘境,已经走火入魔了。”  

道、剑双修哪有那么简单。  

剑道已死。  

此刻他秘境内的剑修本源,压不住道家本源,失去了平衡,后果么…就是周天气脉的运转无法停止,秘境需要的灵气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涌入,导致经脉无法承受,从而肉身崩溃。  

若只修道或者修剑,一者需要的灵气不会超过肉身负荷。  

二者,修行本源可压制气脉运行,从而缓慢的吸收灵气,以涓涓溪流滋润经脉和肉身的同时,提升秘境。  

不会出现眼前的鲸吞。  

可惜了。  

还以为老先生陈树看中的人,会有更高更远的未来,结果他的路只能走到今天,即将和那些被杀的天选之子一样,浪费了这个回到故乡的机会。  

女子没有出手。  

她可以救。  

但没必要。  

规则!  

在这场游戏中,她不能插手任何天选之子的事情,哪怕这个天选之子是商皇选定的人也一样。  

何况还有天枢上相。  

想起天枢上相,本体为狐狸的女子就恨得牙痒痒的。  

当年要不是他斩掉自己一命,使得九命真身出现瑕疵,费尽了一两千年才重塑一尾,但也不复巅峰状态,否则何至于在九州妖族里当个受气包。  

李凤栖神识内观。  

气脉周天运转,灵气汹涌澎湃,不断的撑着气脉,随时都有溃堤的危险,偏生秘境还在贪婪的不断吞噬灵气。  

这样下去,迟早爆体而亡。  

必须自救。  

如何自救?  

自毁秘境…  

这倒是一个主意,问题是李凤栖不知道怎么做,如果他知道,会毫不犹豫,修行可以再来,生命只有一次。  

治本不行,那便治标。  

如果能扩展气脉,使气脉能够容纳灵气通行,也能自救。  

如何做?  

生死存亡之际,李凤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便是秘境内黑白光剑形成的阴阳鱼。  

心念动处,本是火焰化作的黑白光剑,骤然分开。  

一黑一白两剑,在秘境浩渺空旷无边的空间里一闪而逝,下一刻,一剑从灵气进入秘境的气脉之中,穿入肉身。  

一剑从秘境运行灵力至肉身的气脉之中穿入身体。  

双剑如游鱼。  

浸淫在气脉里浩瀚的灵气中,双剑如鲤鱼跃龙门,瞬间暴涨,所过之处,气脉瞬间崩溃,不管不顾的寸寸而上。  

李凤栖脑子瞬间炸了。  

神识内观的肉身世界,那片有高山有平原的世界里,天穹之上,落下了瀑布一般的暴雨,这是涌入体内的灵气。  

而代表着血脉、气脉的江河溪流的河道,瞬间崩塌,无数洪流漫向代表血肉的平原,摧毁着生机盎然的春草。  

世界…  

即将崩塌。  

李凤栖只觉得从气海穴附近开始,体内一段一段的经脉在崩溃,那种扩散开来的碎裂痛楚,狂浪的袭击着他的神经。  

在即将晕过去的最后刹那,他做了一件事。  

他捏了个剑诀!  

两眼一黑,意识陷入一片混沌。  

随着李凤栖捏的那个剑诀,放在不远处的长剑朝歌,轻颤而生剑吟,黑色的剑气有若实质缭绕而起,瞬间弥漫了整个房间。  

与此同时,体内在气脉中游走的黑白双剑,依然在不断的摧毁气脉。  

没了黑白双剑化作阴阳鱼镇守的秘境内,那股暖意化作的炽热再无桎梏,仅仅是一瞬间,便将整个秘境燃烧了起来。  

秘境之内不再虚无,充斥着无穷无尽的火焰。  

李凤栖身上的衣裳,瞬间化为灰烬。  

他脚下的床,化为灰烬。  

房间里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都在瞬间化为灰烬,不止如此,整个别墅,整个小区内,所有能燃烧的东西,包括青草树木,都在这一瞬间化作灰烬。  

小区水池里的水,瞬间化作白雾。  

黑白双剑在将全身气脉尽数摧毁之后,终于汇聚在一起,再次逐尾而成阴阳鱼,顺着气脉原本的痕迹,周天游走。  

汹涌而入的灵气,便在阴阳鱼之后,重塑经脉。  

比之前宽广了两倍有余!  

天穹之上,灵气的漩涡已经越来越小,整座空城的灵气,几乎都将被李凤栖这一次走火入魔耗尽。  

但被吸纳进入体内的灵气依然狂肆。  

李凤栖的身体,肉眼可见的膨胀。  

哪怕是重塑了气脉,他依然有可能会爆体而亡。  

关键时刻,朝歌爆发。  

黑色的剑气倏然之间炸裂开来,化作无数道黑色的虹桥,弹指刹那间,李凤栖置身的别墅被无数黑色虹桥炸成废墟。  

没完!  

虹桥炸裂之后,漫空的无数黑色剑气,又化作成百上千的长剑。  

八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