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铜钱(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间入口,王冲取下玉盘上的玉简,又点出五万灵晶交给侍女,算是完成这场交易。  

“灭神钉。”  

王冲握着玉简,神念探入其中,开始感悟这道神魂秘术。  

拍卖会仍在继续,不知不觉三天转眼而过。  

一万张船票尽数拍完,多半维持在一万灵晶左右,但竞拍最后一百张船票时,价格却陡然升了上去,甚至飙升到两万灵晶一张的恐怖价格。  

为此,到了最后,不乏有修士直接以物换物,几乎倾家荡产。  

这中间,王冲也以十五万灵晶的价格拍到一件中品灵宝。  

这是一方巴掌大小的石印,名曰山河印。  

灵宝极难炼制,每一件灵宝的出现,背后都是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筹措和心血。  

更何况是一件中品灵宝。  

这次拍卖会,一共出现十余件下品灵宝和两件中品灵宝,即便是对云中楼而言,也算是大手笔。  

除了王冲拍到的山河印,另一件中品灵宝是一柄长剑,为杀伐利器,被人以三十万灵晶拍下。  

王冲当然也眼热那长剑,但面对那高昂的灵晶,他也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拍下这山河印。  

高台上站着的依旧是秋月仙子,她俏脸妩媚,不显疲态,将最后一张船票拍卖出去后,笑道:“接下来,就是最后三件压轴的宝物。这三件宝物中第一件来自本门前辈,权当抛砖引玉。”  

她拍了拍手,只见两个云中楼弟子抬着一个被黑布盖住的铁笼从后方走来。  

那铁笼似乎极重,哪怕两个云中楼弟子都是金丹修为,依旧满头大汗,显得极为吃力。  

人群静默,皆是屏着呼吸看向那一人高的铁牢,想要看出其中装着何等宝物。  

王冲也好奇的看向高台。  

秋月仙子笑了笑,一把掀开铁笼上的黑布。  

映入众人眼帘的,竟是一方毫不起眼的石头。  

“这石头中,莫非隐藏了什么宝贝不成?”  

有修士摸着下巴,神情奇怪的开口。  

也有修士一脸怀疑,他们都是金丹,眼界自是不凡,这石头只是最普通的石头,没有任何神异之处。  

秋月仙子浅浅一笑:“正所谓神物自晦,据本门前辈所言,这灵石中另有玄奇,正在孕育一尊石妖。石妖底蕴极深,一旦破石而出,便是金丹大妖,而其巨大的潜力,更是让其能其在数百年内达到元婴后期。”  

“诸位若是能拍下这石头,然后打下自己的烙印,只需两百年,石妖便会突破元婴境,只需八百前,便将会成长至元婴后期。”  

她站在灵石边上,掐出一道法决,只见一道灵光照耀在灵石上,灵石被穿透,隐隐可以看见其中显露一道人形胚胎。  

那胚胎双手抱膝,腹部还有一道更深的圆形轮廓,约莫龙眼大小。  

赫然是一枚正在旋转的金丹!  

人群中传来一道道倒吸冷气的声音。  

在座之人多半是金丹,也有筑基修士混迹其中。  

但元婴,却是一个也无。  

成就元婴太难太难,但若是能获得一尊元婴妖仆…  

人群热闹起来,一个个面漏疯狂。  

无生仙府的机缘已经被他们抛之脑后,能为家族得到这尊元婴妖仆,才是不枉此行!  

元婴寿元千载,而石妖远比人族修士的寿命更加漫长,活上数千年不在话下。  

一尊能够存活数千年的元婴妖仆,代表什么?  

代表他们家族未来数千年将会越来越强盛!  

与之相比,灵宝算什么?无生仙府的机缘又算什么?  

众修陷入疯狂,王冲却是神情平静,石妖虽然不凡,但也不入他眼。  

这石妖需要两百年才能成长至元婴,但两百年时间,他要是不陨落,也必然已经碎丹成婴。  

这石妖对某些家族乃至小型宗派至关重要,但对他而言却是毫无用处。  

想必对那云中楼而言也是如此,故而才会拿出来拍卖。  

最终,这块足有一人高的石头被人以三十三万灵晶的天价纳入囊中,这等价格,比之中品灵宝更加离谱。  

但拍下那灵宝的修士却是激动万分,在几个金丹修士的拱卫下直接离场而去。  

“第二件压轴物品,诸位前辈请看。”  

秋月仙子缓缓摊开手心,只见她手掌上露出一枚青铜古钱,古钱呈圆形,中间则是正方,正反两面镌刻文字,看上去平淡无奇。  

她伸出两指,将铜钱夹在指尖,柔声开口:“据秋月所知,这铜钱传承千年,来历不可考究。本是中域一小型家族世代流传的宝物,后被一位真人夺去。”  

“持有此宝,杀劫降临之前,将会心生警兆,此宝也将会变得炙热。那位真人被大派追杀,便是凭借此宝,才能数次从杀劫中脱身,从而来到碧霞岛。”  

“一件能够预知灾劫的宝物,诸位前辈应该明白代表什么吧?”  

王冲望着那铜钱,目光微微闪烁。  

他修炼极算经,虽然还未入门,但偶尔也会心血来潮。  

他隐隐有所预感,只要能得到这枚铜钱,他在极算经上的造诣必将一日千里!  

“两万灵晶。”  

未待王冲开口,有修士已经迫不及待,一出价就是两万灵晶,让许多修士只能望宝兴叹。  

一件能预知灾劫的神物,不少人都会对其感兴趣。  

“五万一。”  

“五万二。”  

数十个修士参与竞拍,直到王冲报出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