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第一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这钱忠总算被自己激怒,南柯也嘿嘿笑了起来。  

“我爹不敢做的事儿,我做了,才证明我们定国公一脉一代比一代强嘛。”  

“别跟我说这些没用的,说你想要赌什么!”钱忠沉着一张脸道。  

“昌宁、射阳!”南柯答道。  

这昌宁、射阳统属吴博所辖,有是南柯去吴博的必经之路。  

因此拿下这两县,才能让南柯的触手更便捷的进入吴博郡呢。最重要的这两处地方与他相邻,若是其他地方给他一些飞地,南柯管理起来也不方便,到时候还得与人置换。  

“好我答应你。”钱忠沉声答道。  

随后南柯便与曲武侯钱忠等人,来到门口的公证处签订赌约。  

正如前文所言,光王朝鼓励竞争,这大演武也不想看一场场表演,能有火气的争斗,反而是南柯更愿意看到的。  

所以大演武外面才会有公证处来负责这些事情,如果有人私下约了赌斗,还会被张榜贴出来。  

好让老百姓们知道那一些打的会精彩一些。  

只是在公正的时候,南柯因为没有那么多封地质押,便只能承诺以等价财务赔付。  

做完这事儿以后,三人便各怀心思的分开。  

回到自己的休息区域,南柯看着凌统、褚燕两人道:“你们刚才可都看到了。”  

“看到了。”两人应道。  

“所以与他们的战斗只需胜不许败,要不然咱们的封地可是就都没了!”南柯沉声道。  

有多大封地养多少人,一个永平县的封堵只够南柯养五百人,若是能再从他们哪里赢得三县,对南柯而言,就又能多养一千多人,也让他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所以南柯找钱忠麻烦,看起来是意气之争,实际上是一场豪赌。  

与其让他们一而再的算计和排挤自己,不如主动出击来打乱他们的部署。  

正如南柯前面所说,一再的回避他们也不是办法,偶尔的锋芒毕露,让别人看出自己的潜力,也要活得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之前光王朝的皇室纵容这些人一再欺凌南柯,还不是因为南柯自身的无能,才使得他在光王朝不但一无是处,还十分碍眼。  

凌统与褚燕两人对视一眼后,都用力的点了点头。  

就这样众人又休息了一会儿,便忽地听到鼓乐奏起。  

紧跟着周围的士兵全部起身肃立,就连南柯也跟着他们一起站的笔直。  

而这时那观礼台上,出现了一个身着玄色龙袍的男人。  

只见他来到观礼台,道:“诸君可瞧见了,这就是我光王朝的健儿,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得外寇不敢觊觎我们肥沃的土地。  

诸君都入席吧,且看他们如何耀武扬威。”  

站在观礼台上的那人,离南柯等人老远,可就算这样,在没有喇叭的情况下,他的话其他人还是听的清清楚楚。  

这也让南柯惊奇不已。  

随后,南柯便看到了那观礼台上,又上去了很多人,等他们落座以后。  

一个公鸭嗓的男人,才扯着嗓子喊道:“皇上检阅完毕,观礼开始。”  

随着他的大喊,一个又一个喊声,从观礼台上传了下来。  

到最后就只剩下了“观礼开始”四个字。  

然后一些负责演武的官员便来到了休息区外,将一张比武榜单宣读了一边,贴在一旁的木框上。  

这时南柯也知道了己组的第一轮比试。  

代州军对定国公,震州军对昌平侯。  

由于己组只有两个比赛场地,所以除了他们这两组的比试。另外两组则只能等他们结束后,再开始比试。  

看到这一幕,南柯也不知是哭还是笑,道:“凌统,你带着定州军的兄弟们去走个过场吧,以最小的战损结束战斗,切不可恋战。因为第三场就到咱们打昌平侯了。”  

是的,第三轮交换对手后,代州军与震州军交战,而南柯的人则要与昌平侯对战。  

不知道是他们故意弄的还是怎么回事,总之南柯很快就跟他想揍的人碰到了一起。  

若是没有这茬子事儿,凌统他们或许还想找代州军考校下自身本事。  

可现在这事儿出来了,肯定得以大局为重。  

就这样,凌统很快就领着一些定州军的人,前往演武场地。  

随后凌统与那领兵的将领协商了一番,便各自出了三百人进入演武场场地中。  

入场之前一旁的兵器架上摆放着各种木质兵器。  

演武也是以木质兵器进行,免得打出火气死伤惨重。  

可就算是木质兵器,每一年的大演武,依旧有很多伤亡。  

而演武的参与人数,五百与两百之间。  

具体多少人则根据人少的那一方决定。  

毕竟演武一直有战损,打到后来人越会越来越少,就只能照顾一番。  

如果凑不齐两百人的话,就以两百人为底,或以少打多,或放弃。  

当双方陆续进场的时候,南柯还特意打量了一番代州军的士卒。  

大多数武力值都在40以上。这武力值放在一些小山寨里面,当头目都可以了,可是在他们这里只是普通的士兵。  

这么一顿好手聚集在一起,又有强大的组织约束,真正交战起来是何等的恐怖。  

南柯倒吸了一口凉气,也从这点细节,窥一斑而知全豹。  

明白了光王朝的恐怖。  

随后他便又打量了一番另外一边。  

这里是震州军与昌平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