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人在江湖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晚,小四合院。  

堂屋里灯光明亮。  

屋子中间的大条案上,摆着一溜物件儿。  

瓷器瓦罐、青铜雕像、画轴、一尊三尺来高的白玉大肚佛像。  

除了这些大物件儿,还有一些零碎的,破瓷片瓦片、骨头片子、玉石毛料,甚至还有一块拳头大小的狗头金,半截身子的兵马俑,杂七杂八的。  

仔细一算,一共八十二件儿。  

顾猛抱着手臂在案子边上来回逡巡,时不时地拿起几件仔细瞅瞅。  

除了瓷器和玉器漂亮一点儿,其余的不是黑布哧溜,就是灰扑扑的。  

乍一看像是一堆破烂。  

可仔细一瞅铭文,全都是好东西。  

那个画轴,清朝八大山人之一石涛的《竹石图》。  

那尊玉佛是从一家破落的大地主家收来的,至少有三百年,表面白莹莹如水。  

那个狗头金重达五斤。  

那块衣衫半解的翡翠原石是高冰种帝王绿...  

貌似他们今年的业绩比自己还好。  

顾猛暗赞一声,“这次你们收获颇丰呐!”  

旁边贺宏军和刘长山捧着茶碗喝茶,穿着黑布袄子,火柴头帽子,风尘仆仆,满面风霜,身上多了一些江湖的气。  

听他问起,贺宏军呵呵一笑,“确实不错,从年初开始,今年我们跑了不老少地方,西京、洛州、苏杭、郑州、楠京,反正有点历史名气的地方我们都去了。  

哈哈,别说跑江湖真的挺有意思的,不出门不知道海阔天空呐,以前窝在山沟沟里,以为天就那么大,哎,顾猛谢谢你带我出来!”  

经过了大半年的奔波,贺宏军变得更加成熟、自信、稳重,当顾猛问起这些物件儿的来历时,他说得头头是道,还说了一些江湖趣事。  

捡漏时的欣喜,夺宝时的惊险刺激,甚至三人还亲自盗过墓穴。  

盗墓?  

顾猛听得嘴角一抽,扫了一眼桌子上的物件,“哪件是从墓里扒拉出来的?”  

贺宏军摇了摇头,笑道:“知道你忌讳,小武拿着那两件儿去青山院交差了”  

顾猛松了口气,墓里的东西总有点渗人,往家里带不吉利,那群老人们身上煞气重,应该不怕吧?  

顾猛拿着笔记本做了登记,按照三人的协议,他出了十万美金的本钱,拿六成,有优先选择权。  

三人商量好了物件的分配,顾猛把东西搬回了仓库放着。  

四合院有三层,前厅、里屋、后院墙,  

仓库在里屋,有十多个平方,四周都是双层的青砖墙,上面是平房顶,没有窗子,密不透风。  

安全性还行。  

金的玉的陶瓷的物件都放在了两个大保险柜里。  

两个保险柜子都是特制的,高三米宽四米,全手工打造,一公分厚的钢板,外表朴素很敦实,像是两个黑漆漆的木衣柜。  

两个保险柜做工加运费花了十几万美元,比这间院子贵多了。  

放完之后,他仔细地看了一下两个柜子里的藏品,琳琅满目,珠光宝气,点了点数目,吃了一惊。  

从去年刘长山来了之后,顾猛就像个土拨鼠似的,不停地朝仓库里塞东西。  

有刘长山在京城里淘来的。  

有佟老去世前送来的六件古董遗物。  

还有刘长山和贺宏军两次带回来的。  

左边柜子里的瓷器已经超过了五十多件,十多件画轴、一沓邮票。  

右边的柜子里装的是青铜器、玉器、漆器,上下两层加起来六七十。  

这里的东西都是些经过佟老鉴定的宝贝物件儿。  

二三十年后随便一件拿出来卖价值上千万数亿。  

啧啧!  

这么一算,自己岂不是百亿富翁了?  

以后还需要努力吗?  

顾猛抱着手臂站在柜子前,暗乐了一会儿。  

接着整理那些卖相不好的、不太确定真假的东西。  

这些东西都搁在架子上,等以后有了时间可以考虑出手。  

考古就跟炒股一样,低买高卖,一直留在手里与废物没什么,顾猛也没有做个文物研究专家的打算。  

放好了东西,出来时,邓姐已经做好了饭,四个炒菜,一盆米饭,刘长山和贺宏军坐在餐桌上埋头大嚼。  

趁着两人吃饭的空档,顾猛说道:“山爷,淘宝阁好久没开张了,这次回来咱们重新开张,动静搞得大大的,现在有了好货,生意肯定红火”  

‘淘宝阁’就是顾猛和刘长山小当铺的名字。  

“没时间!”  

刘长山摇了摇头,“趁着现在能动多跑一些地方,过些年跑不动了,我再守着那间小铺子过日子,这次回来我们拿了钱就走”  

“这么着急?”  

顾猛惊讶地问道,“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  

“哈哈!”  

贺宏军和刘长山都摇了摇头。  

“我们江湖人四海为家,在哪里过年不一个样吗?”  

贺宏军跑了一年,心野了,有些乐在其中。  

他笑着说道,“入了我们这行,就感觉天下的宝贝都该是我们的,在家里呆一天,都担心宝贝被别人抢走了,你明白这种感觉吗?”  

顾猛轻轻一笑,“当然明白,就像我总觉得天下美女都该是...咳咳,我觉得你们应该在家里多呆呆”  

看到邓姐提着暖水壶进了堂屋,他连忙改口。  

“学生学习了一年也还有个寒暑假,你们也需要休整一下,抽空整理一下这一年的经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