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皇宫谈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皇城三郡,分别是城南郡,城北郡,和中间的帝都所在地,天府郡,城南郡和城北郡,都有二王分别带领大军镇守,城墙之上戒备森严。  

城中确实歌舞升平,一点紧张的气氛都没有,因为他们认为整个三郡之地高手众多,犹如铜墙铁壁,任何人想要攻破三郡都不可能。  

毕竟皇城之内除了二王之外,还有不少强大势力,其中皇城之内,最强的势力,分别是:万花宗、金刚宗、天刀宗,三大宗门势力。  

金刚宗在皇城外南方三十里外,一座山上,乃是释家的领头羊,皇城内外的庙宇都是他们在管辖,对方对于皇室和上仙只见的暗中较量两不相帮。  

万花宗却不一样,他们的总部是在皇城东边四十多里的万花谷内,同样在皇城以及帝国中有自己的势力分部,他们的分部分别经营着青楼行业。  

万花宗一直支持着当今皇帝,因为如今的太后,乃是万花宗的弟子,同时皇帝的皇后和两个妃子,也是万花宗的人,他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至于天刀宗,乃是玄真的手下,也是当初玄真安排在江湖中的人物,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砰!”  

“混账,朕兢兢业业的布置了这么多年,没想到被突然出现的黑魔宗以及武道阁给打乱了。”  

“玄真这老不死的,竟然又从那个地方出来了,虽然有了两个势力的压力,玄真不敢再乱来了,但是朕的安排全部泡汤了。”  

“如今朕能够控制的势力,根本没有多少,以后三方势力,不管谁输输赢,朕的皇位恐怕都保不住,就算玄真赢了,朕恐怕还是一个傀儡。”  

“朕已经当了这么多年的傀儡,不想在做下去了,王公公,你说朕该怎么办?”  

此时在皇宫御书房之内,一一个大约三四十岁,眉宇之间和楚峰有几分相似,身龙袍的青年男子,正在大发雷霆,把案子上的上好茶具,摔了一地。  

此人就是楚浩,乃是大楚帝国皇帝,一身霸气侧漏,带着威严看着旁边的面无胡须的老者。  

原来自从黑魔宗和武道阁崛起,玄真感觉到危机,就从皇宫搬了出去,停止了玩乐,如今在霸刀宗闭关修炼。  

虽然皇帝有了一点自由,但是皇宫中以及皇城内还有玄真的眼线,并且面对四面楚歌,楚浩不担心是假的。  

“陛下,老奴以为这件事并不是坏事,玄真老儿有了对手,他们打的越厉害越好,同归于尽再好不过。”  

老太监恭敬的躬身,拱了拱手说道:如今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在暗中积蓄力量,收服一些势力,别无他法。”  

“如今陛下隐忍多年,实力已经到了天人合一初期,再加上老奴和太后,以及万花宗的两位,我们在高手上的实力也不弱,只是缺少顶尖高手,以及一些中层高手。”  

“现在我们要暗中招揽势力,金刚宗,当年先帝对他们有恩,陛下可以拉拢一番,还有万花宗这些年,也暗中控制了不少高手。”  

“只是皇城之内的家族势力,错综复杂,到底是谁对陛下忠心,还是暗中和玄真勾结,却不得而知。”  

“如今几位皇子殿下,和几位公子殿下,已经长大成人了,陛下不妨和这些势力家族来一个联姻,来试探他们的忠诚。”  

“如果对方同意联姻,就是忠于陛下,毕竟和陛下联姻乃是和陛下站在一起,如果百般推辞,就是不是对陛下忠心,如此一来,陛下不但知道了对方如何,同时陛下也可以将计就计,罢免他们手中的势力,乃是一举多得。”  

“好!王公公果然不亏是父皇的心腹,对我大楚帝国忠心耿耿,朕如果度过难关,一定不会忘记你的。”听到这话,楚浩眼睛一亮,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  

“老奴深受皇恩,为陛下效力乃是本分之事,不敢贪功。”  

“好!朕知道你的忠诚,这样,王公公,这件事情朕就交给你去办,另外皇城之内玄真的手下,都先稳住他们,一番玄真老东西出事了,朕就拿他们开刀,看看他们拿着朕的俸禄,竟然给别人卖命,朕留他们何用。”  

“老奴遵旨!”  

“嗯!没事了,你下去办事吧!”楚浩挥了挥手道。  

王公公领旨意后,后退几步,向外走去。  

楚浩见到对方走后,转身离开御书房向后宫而去,此时的慈安宫内,几个女人在做。  

一个头戴凤冠,长相艳丽,一身华贵宫装贵妇,看起来四十岁左右,坐在首位,下面分别坐着身穿宫装同样头戴凤冠,看起来二十多岁的三名绝美女子,正在交谈。  

四人分别是当今太后,和皇后以及两位贵妃,由于这是在功力,所以在辈分上,三人都是太后的儿媳妇。  

“母后,臣妾接到外面传进来的消息,如今外面事态严重,对我们宗门和皇室,大大不利啊!我们现在怎么办?”皇后邹着眉头问道。  

“哎!如今是个多事之秋,哀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们万花宗内虽然有皇室帮助,已经实力并不是排名那么简单。”  

“甚至比隐世宗门势力也不差,但是却没有顶尖高手坐镇,又都是女流之辈,面对拥有仙人境界的顶尖强者,我们也无能为力,没有别人实力强大,我们只能妥协。”  

“要不然,哀家当年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先皇陛下离我而去了。”  

太后此时想到什么眼中全是雾气,见到太后如此,三女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