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地下道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把猫头鹰留在门外放哨。  

黄炎打开大门,一股浑浊潮湿的难闻气味扑鼻而来,他不由屏住呼吸,用捡来的手电筒向山洞里面照射。  

门后的山洞空间阔然开朗,黄炎四下探照打量,四面都是钟乳石,滴滴答答地往下滴着水滴。  

然后,他见到了一道向下伸延的石阶。  

走下石阶,大概走了三十米远,转角向右,顿时发现别有洞天。  

这是一个占地约上万平方米的空间,高约有三十米,五步一座石塔,十步一座石雕,石亭石台,石桥石山,石图石刻。  

黄炎仔细观察,等看到一座三米多高,形象古朴、威严深沉的原始天尊石像时候,才忽然明白,这是一座地下道宫。  

“原来龙门宗绑架人口,并非是为了盗墓,而是在挖掘一座地下道宫。”  

“丝丽,在网上寻找图片对比一下,这是哪个朝代的道宫风格。”  

“好哒机主…机主,这里没有信号。”  

“启用分魂上网查询…机主,这里的道宫风格与秦朝有所相像。”  

“秦朝?!”  

看着石塔上面依稀可见的水垢和尘土,黄炎心中闪过一丝明悟。  

原来这是一个秦朝地下道宫,遭遇到了或者是山洪暴发,或者天灾战乱等重大变故,被深埋地下,为历史尘埃所淹没。  

龙门宗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这座地宫的存在。  

为了得到道宫的秘密,独占所有好处,龙门宗不肯告知政府,决定自己秘密挖掘。  

道宫年代久远,价值巨大。  

他们不敢动用机械来挖掘,生怕机械震动会造成塌方,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龙门宗只能依靠人力来挖掘。  

然后,他们发现地下道宫越挖越大,价值也越来越高。  

挖掘如此巨大的空间,实在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所以他们绑架了巨多的人口,威逼利诱,迫使他们发掘地下道宫。  

龙门宗行事隐秘,迷雾重重,一段时间以来都没有被他人发现。  

直到今晚黄炎到来。  

黄炎四下走动观察,发现这个工程还只是完成了大部分,还有小部分没有完全挖掘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挖掘地下道宫的人呢?  

黄炎看一下从看守身上搜出来的这钥匙扣,上面还有四把不同的钥匙。  

“这里肯定还有其他住人的山洞,只是我不小心忽略了。”  

于是他细心观察,终于在之前入口的位置左边,发现了两道隐秘的铁门。  

他打开一道铁门,发现居然是一个藏宝洞,里面放着的都是从外面的地下道宫收集起来的器具。  

多数是青铜器,还有少量的玉器,轻巧的石器也有几件。  

这里会不会有神奇物品?  

黄炎留下丝丽在这里,独自扫描器物,自己则到隔壁,打开第二扇铁门。  

刚刚打开,一副恶臭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黄炎捏着鼻子,皱着眉头,手电筒照射到里面去。  

只看见一个个衣衫褴缕,蓬头垢面,瘦的不成人形的乞丐模样的人出现在黄炎面前。  

密密麻麻,估计不下百人。  

嗯,说他们是乞丐还是夸赞了他们。  

毕竟晚上会所嫩模的乞丐也有不少。  

这山洞里面的人,要不是还有呼吸,黄炎都怀疑他们一个个都是死人。  

他们对黄炎的到来毫无所觉,依然陷入深深地沉睡。  

“龙门宗根本就当他们是奴隶来使用。”  

一股莫明怒火从黄炎心头涌起。  

龙门宗,简直是不灭不足以平民愤!  

半晌,黄炎压抑着心中的愤怒,大声呼喊道:  

“醒醒,大家醒一醒,赶快醒过来!”  

“天亮了吗,今天这么快亮了?”  

一个虚弱的声音响起来。  

手电筒照射过去,一个干瘦得不辩男女的人影出现在黄炎眼中。  

“天还没亮,但是有人来救你们了,我是来救你们的。”  

“我是来救大家的,大家快醒醒,我带你们逃出去。”  

“啊!救我们的,大家醒醒,救星来了大家快醒醒。”  

仿佛是被注入了强心剂,山洞里面的人顿时清醒过来,一个拍醒一个,很快所有人都清醒了过来。  

他们眼神灼灼,十分热切地看着黄炎。  

“出来,大家尽管出去,没有没有人拦着你们了。”  

黄炎大声告诉他们,说着,他让开了门口。  

然后他才继续呼喊着自己这一世父母的名字:  

“黄山云,陈晓莲,你们在这里吗?”  

“黄山云,陈晓莲,来救你们来了,听到了就吱一声。”  

整个山洞里面没有任何一个人响应黄炎。  

一个脚步蹒跚走出来的人告诉黄炎,  

“这里没有你叫黄山云和陈晓莲的人,我们都知道彼此的名字。”  

另一个人接口说道:  

“对,我们约定,谁熬不住死了,就让活下去的人通知死去那个的家里人。”  

还有一个人说道:  

“我清楚记得,熬不过去的人里面没有一个叫黄山云和陈晓莲的。”  

黄炎听了,紧紧抿着嘴唇,心里面悲喜难言。  

一方面为父母不在这里受苦而感到欣喜,一方面也为找不到父母在这里而苦恼!  

他收拾一下心情,会转到藏宝洞,想要带丝丽一起出去。  

“机主,这里有个好东西,就是那个小鼎吖。”  

不等黄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