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不眠之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俊自说自说般地说完这些,低着头坐在哪里,略微讽刺地笑了笑。  

“所以说啊,别人根本就瞧不上咋徐家,那咋就不要再矫情啦!”  

堂上坐着的徐冬青顿时皱起眉头:“混账东西,说些什么话呢?给我滚出去!”  

这些话说得是没错,但老三这么明目张胆的在他面前说,他就是不爱听。  

徐俊闻言,抬起头来,“呵,我出去倒是无妨,但留给你们的时间可不多了,今天的粮价已经跌到了两贯八”  

徐老爷子眉头拧紧。  

徐俊顿一顿,继续道:“或许接下来的几天,便能见到分晓,等刺史衙门腾出手来,到时候对付起咋们,可别想着他们会手下留情。”  

说完吊儿郎当地走了出去,顺带着将大门“哐”地一声给关上了。  

徐老爷子,望着三儿子离开的背影,却想起了那李全本是一介蹉跎与泥土之中的农户,无意被一件凶杀案卷入,然后绝境翻身而起斗王巡检、杀宋志行、中都拜官、回潍州布局。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现在想起来,背后都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但若是此子早有才干的话,为何不愿早早的出来?  

真是古怪到了极点!  

想了片刻,徐老爷子不由得害怕起来,一抹额头上的汗水,无奈地叹出一口气。  

“老大,你明日去和李大人谈一谈吧,问他要怎样才愿意放我徐家一马”  

乌云闭月,夜色渐深。  

从尉司那边回来,一众粮商便也没有再睡觉的心思,几个人聚到酒楼里,商讨着明日的对策。  

如今的这个局面,是他们未曾想过的,明明是一笔挣钱的生意,怎么转眼间就变成了赔本生意呢?  

“这五万石,分到咋们这里,估计都没有了。”有人烦闷道。  

“其实均分也是不错的,每家能分走一千多石。”  

有消息灵通的人算起账来,  

“城内三十多家粮号,加起来总数不会低于二十万石;然后这些本地的豪族们手中还有十五万石以上。  

一来二去的,这三十五万贯里,只有七分之一的人才有机会。”  

“就是、就是,其他大多数的人,可能一石都卖不出去呢!”有人气愤不已地说道,本来均分多好的事情,大家都不会亏多少。  

“这还不是更麻烦的呢,”  

有粮商站了出来,给大家仔细分析一番。  

“现在空缺只有五万石,而市面上有的却是三十万石粮食,无论谁买谁卖,这其中必然会有大半的人吃亏,这粮食没地方卖,只得拉回去!”  

潍州城内的确没法卖,早在六月初的时候,城内的粮食铺子便都关上了门。  

粮商不愿意卖,百姓们买不起,的确也没有开的必要,因此刺史衙门,便一纸禁令,将市面上的铺子给封存了起来。  

当初根本没想这么远,只是怕有百姓吃亏上当,这才出的闲招,没想到起了妙用。  

“是啊,若是真的拉回去,那咋们这趟可就亏得血本无归了。”  

潍州地势偏远,只有一个海港,没有内陆河道,因此粮食多是车拉马扛,一路上的损耗就得二成以上,再加上人工和运输的费用,到潍州后租用仓库的费用一石一贯的成本是少不了的。  

要是又原样拉回去,这成本可就摊大了!  

“那咋办?”有人问道。  

“大家的粮食都是差不多的,除了数量上的差异之外,便也只有价格能分出区别。”有人开始叹气起来。  

因为这样紧接着说下去,便也只能通过降低价格去竞争。而刺史衙门那边肯定也是谁便宜买谁的。  

“尉司要价三贯,那咋们再饶他一钱,两贯九!如何?”有人肉疼地说道。  

“你傻啊,没听那姓钱的说吗?士绅那边给的价格已经是两贯八了,你两贯九,傻子才来买你的”  

“现在,山东路其他州府的粮价,基本都稳定在两贯一左右,等秋收完后或许还会再降,但现在这个价倒也合理了。”  

山东路的粮价的确是如此,但是这个价格的粮食并不会多的,只够生活日用。  

若想跟李全这样,买来冲库的话,那肯定是买不到的,价格至少还得往上提上几成。  

在场的都是粮商,对于这些事情都是门清,上一个说完,下一个马上就能接过话来。  

“咋们收粮的价钱大抵是一贯上下,沿途运输的成本在一贯左右这定价在两贯五左右,是合理的。”  

“每家才多挣四钱?那这还挣什么呀!”有人不同意道。  

“咋们帮他运来的,这运费不可能不给的吧,依我看,两贯七才刚刚合适!”  

随着讨论的越深,这些粮商便也越意识到竞争的激烈,心中便也不再心存侥幸,只想着回个本就知足了。  

因此,对于这些还心存着大赚一笔心思的人,众人便也懒得理会。  

“狼多肉少,两贯五速速的将此事敲定,然后咋们也好各回各家,好好反思一番,也算长个记性。”  

“的确不能再拖了,拖一天,这价格就得降低一分。”  

虽然决定做得很艰难,但基本的共识还是有的,无论如何此事明日一定要跟尉司那边谈妥。  

哪怕价格再低下,也是可行的!  

下好决定的人,便也不再管其他人,三三两两的回到自己的住房,准备养精蓄锐,明日一早到尉司门前分个胜负。  

而那些还留着的人,望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