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粮价再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定胜天!”  

李全从小山村出来,望着山下的河道笑了起来,“就算是老天不想给我们活路,咋们也要闯出一条来。”  

“我听小友这话,是有解决的办法了?”张从正忍了许久,一直等到下山才开口问道。  

“大人......”  

钱贵也是同样如此。  

“一些离奇的想法,想来对于目前的局势有些作用。”李全轻声说道,“只要将人留下来,水的问题迟早是能解决一部分的,到时候潍州的局势也不会那么严峻。”  

“可这水的问题才是难事啊!”  

“河里总是有的。”  

说到这里,李全也不卖关子了,他挥舞着手指在眼前画出条弧线出来。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一级一级的安上水车,水总是能运上去的......河水不太多,但只用来浇灌却是足够了。”  

“水车?”  

张老先生有些纳闷,之前不是说过了吗,效率不行,怎么又提这茬。  

不过他也知道李全不会无的放矢,便静静地立在那里,示意李全继续说下去。  

李全点点头:“此水车非彼水车,结构不同,效率也会高上不上,然后由刺史衙门以借贷的方式统一制造,成本上会减去一大半。”  

这话说完,他又小声的解释了水车的构成、原理、以及造价之类的东西。  

“真能有如此大的作用?”  

听到这话,张老先生却也微微动容。如果李全所说的真的能成,那对潍州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件幸事。  

“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李全正色道,这些东西他自然不会乱说的,不过嘛......  

“等孙老他们这些工匠到了就可以开始动手了。”  

“嗯。”  

张老先生点点头,脸上的肃然之色消去大半。  

这几日潍州城内的局已经布好,消息都已经放了出去,李全反正闲着没什么事,便跟着张老先生出城看看外面的光景。  

然后对计划做出调整。  

那些士绅需要收拾,但潍州的两万多户百姓才是最关键的。  

潍县、昌乐两县虽然也有问题,但都没有昌邑这边来的严重,就从刚路过的几个村子,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人了。  

所以李全今日的重点就放在了昌邑这边,不过他一个九品判官,地方的事务他是没法参与的。  

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李全这边心态放得很松,但徐家这边却将嗓子都提到心眼上了。  

“徐老爷,刺史衙门那边提价了!”  

“多少?”  

“五贯一石!这是要跟咋们斗下去啊......”  

“那些粮商是个什么态度?”  

“呵呵......咋们又不像刺史衙门那么傻,之前签的全是死契,一旦按了手印,那可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做的不错。”  

灯火之中,声音十分喧闹,徐家内人影绰绰,像是在开一场盛大的庆功宴似的。  

这小半月来,自己这边的成果颇丰,刺史衙门那边基本上一粒粮食都没有买到,就算之前签了约的粮商,纷纷都是反了悔。  

听说前几日,辛刺史在衙门里大骂李全,骂的那叫一个难听。  

再结合今日涨价的局势来看。  

刺史衙门是要狗急跳墙了,准备跟自己这边殊死一搏。不过对于徐家这样的豪族来说,是丝毫不怕的。  

他们已经投入了不少,现在正被架在火上烤,根本没法放弃,也不会放弃,他们现在只能一条路走到底。  

刺史衙门想靠着提价来买粮,却是不太现实。  

“五贯一石......”徐冬青笑了笑,“看来他们已经没有后招了,连这价也敢提出来。”  

“咋们终于要赢了。”  

下面有人长舒一口气,这几日的价格战打得激烈,他们都有些撑不下去了。  

“现在谈胜负有些太远。”徐冬青摇摇头,朝着下面朗声道,“他们提了价,但咋们也不是泥捏的,何况已经投入这么多进去,这时认输可来不及了。”  

“这是自然......”  

“咋们这次要直接将他们打死......”  

“哎......”  

橘黄色的灯火悠悠,堂中坐着的人心中各有所想,但都来到这个地方了,自然没有退缩的理由。  

“既然如此,那咋们也涨价吧,五贯五一石,有多少收多少!”  

徐冬青大袖一挥,斑白的须发飞扬,身上有着一股别样的威势,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似的,浑身上下都充斥着力量。  

场中微微沉默,  

虽然已经知道会是这个价格,但真说出来之后,却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这几日又有几号粮商从河西路过来了,数目上不少。”  

“时间若是在拖下去,来的人恐怕会越来越多!”  

“但做都做了,焉有后悔之理?”  

“哎!”  

又是一道沉重的叹息声收尾,大家对于最近的局势,都是心知肚明的。  

徐冬青坐在前头,看着场中气氛有些低沉,便轻轻笑道:“诸位不用担心,这几日的成果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刺史衙门那边根本无力还击,根本不是咋们的对手。”  

他顿了顿,随后叹气。  

“这几日的投入是有些大,但将来潍州城终究是咋们的将来,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