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两道诏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月色渐稀,天色欲明。  

时间到了盛夏,早上便亮的格外的早。李全起床的时候,街道上陆陆续续都是担着菜的农户,行色匆匆。  

四周的小摊贩也是面带郁色,中都城内的气氛好像开始紧张起来。  

看来昨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李全穿戴整齐,依旧是一身青色长衫,双手一背,无视了店小二的问好,老神老在地做出门去。  

皇城内犹如一个破蒸笼似的,藏不住气,只要有点消息,整个中都城都会知道。  

昨天那黑衣刺客既然说了,晚上就能见分晓,那一定不会作假,而且看今天早上这些百信的神色,李全便隐隐猜到了几分。  

“老板,一碗稀粥,再来两笼包子。”  

李全随便在一个早点摊上坐下,填饱肚子的同时,打听下周围有什么消息。  

“好勒,马上就来。”  

摊贩四十多岁,一边揉面,一边跟李全回应,显得格外的忙。  

摊位上撑着几张小桌子,但人数不少,认不认识的人都挤在一桌,各吃各的。  

不过地方不大,来往的多是些相熟之人,吃饭之时,便也聊一聊最近的趣事佐饭。  

“昨晚之事听说了吗?”  

“你是说越王府......”  

“是啊,我听我二舅老爷说,殿前司的骑军调动大半,将越王府的宅邸围得死死的,漫山遍野的火把,将天都照亮半边。”  

那人嘴里塞着包子,身体手舞足蹈,十分兴奋。此时人们没有什么娱乐方式,一旦见到什么八卦,便格外的兴奋。  

“上次有这样的动作还是镐王的时候啊......”  

有一个身着华服的老者端着稀粥回忆道,天子脚下就是这么神奇,坐在路边摊的也可能是富户老爷。  

“看来,又要动荡咯。”  

此话是共识,众人也没有出言反对,这么一桩大案,要是牵连下去,估计又要死不少人,在这中都城内,恐怕不会平静。  

众人一边闲谈,一边吃着早饭,那摊贩倒也习以为常,专心做着自己的事情,没过多久,几笼新鲜热乎的包子就出笼了。  

“客官,包子来咯,慢用......”  

食客们说的火热,但其实和他们没什么关系,死再多人也死不到他们身上,都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思,所以才有这么豁达闲适。  

不过若是作为事主,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日出时分,朝霞如血,火红的光芒笼罩着整座皇城。  

太安殿中。  

皇帝脸色阴沉地坐在上头,地上跪着的是都点检为首的几位朝官,他们身前摆放着的是几件血衣,还有长刀。  

“陛下,这些都是从越王府那边搜出来的,而且沿途的人证物证都证明了,那些刺客从矾楼出来之后,直接就朝着越王府去了。”  

都点检使名叫完颜仲,属远房宗室,从护卫开始就跟着皇帝,然后一路升到了如今的都点检使,极受皇帝的信任,是皇帝的绝对心腹。  

中都驻军分为三种。  

一是护卫宫闺的拱卫司,隶属宣慰司,多属礼仪性质的,实际战力并不强大。  

第二就是都点检所辖的殿前司,扶着守卫整个宫城,以及特务组织,是皇帝手中最忠实的长剑,战力很高。  

此次伐宋之战,就从中抽调了一军,共两千余人前往边境作战。  

而第三就是兵部麾下的武卫军,负责整个中都城的防卫工作,在战时和直沽寨的驻军遥相呼应,是皇帝手中最坚实的盾。  

而此次刺杀事件,便是由殿前司出动的,不得不说效率很高,仅仅一天不到,就为皇帝找到了他要的东西。  

但皇帝却还不是很满意,他轻敲了下椅背,不带感情地问道。  

“刺客找到了吗?”  

“还没有,只是那边......”  

完颜仲犹犹豫豫的,不敢直说。不过皇帝一眼就看出了他想的是什么,轻哼一声:“哼,既然都做出此等之事,就不用顾忌他们的身份了。”  

完颜仲被皇帝看了一眼,浑身都是一颤,连忙答应道。  

“下官明白了。”  

“嗯。”  

皇帝点点头,又想到什么似的,皱着眉头向下面吩咐了几句。  

“南人使团还在城内,此事终究影响不太好,有损我朝威严,既然议和事了,让他们火速离境吧。”  

“重五节马上就要到了,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咳咳......”  

皇帝没来由的又是一顿咳嗽,马上就有内侍端着痰盂过来,为他梳理气息。走到一半就被他挥了挥手,阻拦了下去。  

“朕身体也不行了,此间事了,让诸位王子离京,然后让他们的父王来吧。”  

“陛下不要担心,一定会好起来的。”  

终于要来了吗?完颜仲心中虽然震惊,但身体却是重重一揖,说了些拍马屁的话。  

皇帝文言只是笑着摇摇头,他对自己的身体十分清楚,一挥手:“罢了,你们各自退下吧,朕有些乏了。”  

“臣等告退。”  

随着完颜仲等人的退去,宫城之内传来了两道诏令。  

第一是,让之前来的诸位王子各自离京,让他们的父亲亲自前来。不过却又两个例外,一个是被抓进殿前司的完颜顺,另外一个就是潞王长子完颜恪了。  

其中的意思不太明了,但有的人也看出了几分端倪,这让完颜恪的府邸不由得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