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夺嫡之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阳西斜,将街道两旁的树影拉得修长,茶楼外的灯笼晃悠悠的,也亮起橘黄色的光芒。  

门口,  

身着月白色直缀的男子,从茶楼内走了出来,一挥衣袖,便扬长而去。  

李全今日也不是为喝茶吃饭而来虽然他也没少吃。但看似随意的闲逛,实际上也是为探听消息。  

宋人使团的条约已大致敲定,如今连消息也都传了出来,这是上头已经做好决定的表现,此事倒应该不会再生波折。  

说不定几日过后,就能听到关于此事的官方公告了。  

除了此事之外,其他的消息,便是夺嫡之争——夺嫡其实是算不上的。  

这些人毕竟没有争夺的资格,只能像孔雀开屏一样吸引着异性的注意力由于皇帝有意纵容,热闹肯定会热闹一番的。  

李全对此倒是挺关心的,但没有消息的源头,便也只能从旁人谈话中了解一些。  

听茶客们说,那些人出了不少风头,一天到晚邀请些官员前来赴宴,能拉拢的自然会表示表示,而不能拉拢的也不愿意让别人拉拢了去。  

因此金钱啊、许诺啊之类的统统洒了出去,崽卖爷田不心疼,拿着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送给别人,倒是一点都不珍惜。  

不过有时候,难免会有几方邀请到同一位大人,这时候便有得争了。  

由于皇帝的放纵,他们胆子便也大了起来,打上一架之类的,倒也有可能,再鼻青脸肿的邀请那位大人过来。  

这种场面应该会很有趣,但李全毕竟没有参与过,也只能做些这样的猜想,取笑取笑,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他这样在街上走着,脸上不免扬起幸灾乐祸的微笑。  

这便是属于局外人看热闹时候的心态,总有着一股事不关己的豁达。  

今天已经四月二十一,端午变也要到了,之前使团入京时挂的灯彩,如今也没有撤下,中都城内已经隐隐能看到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在金朝叫做重五节,名字不一样,但节日都是一样的,金朝皇帝为了证明自己是继承的正统,也会亲自下场祭祀。  

所以节日会无比的宏大。  

而且铨选的日期在月末,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回潍州是不可能的,这个端午,李全便也只能在中都过了。  

所有事情都集中在这段时间,倒是让李全有了一丝仓促之感。  

夜风吹来,卷动衣袂。  

李全一个人行走在中都城中,和周遭的人流融汇在一起。街道旁,昏黄的灯光亮起,然后顺着街道蔓延出去,人流与灯流便再也看不出去区别。  

李全这边没什么压力,但完颜恪那边却没有办法了,看着兄弟侄子们争的火热,他却做不了什么事情,一时间有些苦恼。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潞王一脉,在都城内根本没有什么根基,父亲完颜永济被皇帝压制了十几年,也是最近一两年才重新起复的,根本无力经营什么势力。  

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皇帝侄子在登基的时候,实力太过薄弱,出于对叔父们的忌惮,才不得已做出的手段。  

至于最后的结局,一位叔父全家被杀,其他几位也被压制在封地十几年不能动弹。  

以至于刚解除封印的潞王一脉还没什么实力,在这中都城内更是没什么话语权,谁也不会给潞王府的面子。  

完颜恪邀请谁都不来,连个出主意的都没有,心中愈发的无奈,对李全之前所说的便也有了怀疑。  

陛下要是真意属父王,为何迟迟没有表态,反倒是任这些王子拉拢朝臣,孤立自己。  

但对方又没要问过自己要什么,反倒是自己求着对方才出的主意,完颜恪想生气都生气不起来。  

从那次过后,那李全便也没有来拜访过自己,仿佛真没有将他看得很重一样。  

这让他对对方更加无可奈何。  

无奈之下,只能派人前去邀请李全过来,让他再分析分析,给自己出出主意。  

四月二十三的这个傍晚,夕阳很红,李全刚从外面回到客栈,在门口就被店小二给拦住了。  

“喂,有人来找你,在里面已经坐了很久了。”  

说完引着李全过去,指给他看。  

一看对方的面容是个相熟之人,正是完颜恪身旁的那个长随。一见李全回来,便恭声说明了来意。  

“我家小王爷在矾楼设宴,想邀请李公子您赴宴。”  

矾楼原名白矾楼,是北宋时东京七十二家酒楼之首,当时天下最著名的酒楼,就连李师师也是其中的。  

可北宋末的时候衣冠南渡,矾楼是死物没法搬走,只能留下来,金人占据过后,重新装修过后,便也重新开业。  

后来迁都中都,矾楼便也跟着开了过来,名声虽然不复往昔,但价格肯定不会便宜的。  

能在矾楼设宴,邀请自己一个待官之人,估计也只有这些王公贵族才有这个资本。  

李全面色不变,打量对方几眼,毕竟是将来皇太子的心腹,自己还是要给几分面子,以免将来给自己穿上小鞋。  

而且矾楼的风采他倒也想去见见,有人做东邀请自己,他便也不再拒绝,一拱手,脸上露出笑容。  

“也好,那就请尊使带路吧。”  

“李公子客气了。”  

“应该的”  

李全和气的态度让长随十分高兴,笑着往前引路,对着门外的马车一摊手,道。  

“李公子,请。”  

“嚯,还有马车啊,这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