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夜访遗贤(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请问李大人可在?在下完颜恪,特来拜会。”  

一阵沉稳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将李全的思路给打断了。  

终于来了吗?  

李全从书案上起身,他鼻子嗅了嗅,微微一笑,走上前将窗户关上,然后才打开房门,朝门外看去。  

“小王爷?”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完颜恪那如同狮子一般的大胡子,高大的身躯立在门前,李全一眼便认出了来者的身份。  

完颜恪负手而立,锐利的眼神扫视着李全,半晌之后,才确认道。  

“李大人。”  

李全淡淡一笑,退开一步,将门口让出来,然后伸手一摊。  

“小王爷请进。”  

完颜恪眼睛朝着屋内探了几眼,见里面一片黑暗,摆设也十分简单,除了床外,就只有一张书案两张凳子而已,空气之中还有一股朽木的味道,心中便有些犹豫要不要进去。  

不过今日他专程跑这一趟,没有问明白李全的意思,他可不愿意无功而返。  

“小王爷可是有事?”  

李全也从完颜恪的脸上看到了犹豫,他一手靠在门上,突兀地一问,决绝之意已显。  

完颜恪一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心想要是自己真不愿进去的话,估计这小子真会把自己赶出去。所以他犹豫再三,便也忍着恶心,颇为勉强地跨进了门内。  

屋内的空气不是很好,有着淡淡朽木味道,李全走到一旁,将两扇窗户推开,一股清新的空气顿时冲刷了进来,让完颜恪都精神一振。  

“嗯,好了点。”  

李全自说自话般的点点头,一点也没有因为这陋室而生气。旋即,又从后面找出一个凳子来,递给完颜恪。  

“小王爷请坐。”  

清风出来。  

对面那人一袭青衫飞舞,举止间随意洒脱,颇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味道。平淡地话语之中,让人无法拒绝。  

完颜恪赶紧将之前的不以为意都收了起来,一脸肃然地拱手谢礼。  

“多谢先生。”  

听他称呼的变化,李全淡淡一笑。  

李全是故意如此对待完颜恪,对方既然对自己产生了期待,甚至主动前来拜见自己,那就要把那些高傲收拾起来,至少不应该在请教问题的时候摆出来。  

转身将桌上的灯罩打开,用手将灯芯一捻,然后用火折子点上,‘扑腾’一声,一道昏黄的火苗开始跳跃起来,几尺之间,被照得通亮。  

这突兀的光亮有些刺眼,李全微微眯眼,同样给自己拉过一张凳子过来,径直坐下。  

顿了一顿后,用他那清朗的声音明知故问。  

“敢问小王爷今日前来是为何事?”  

李全直入主题,进一步的将话语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找准了完颜恪的来意,到时候说话便容易了许多。  

完颜恪一听这个问题,登时回过神来,赶紧坐下去,将自己的目的问了出来,他要确认李全是不是真的知道此事。  

“敢问先生前几日留下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嗯?”李全有些不记得了。  

“先生说我此次上京可成......”完颜恪赶紧提醒。  

李全看着他挠头笑道:“原来如此,可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  

完颜恪微微一怔,李全随意吟诵的一首诗直接戳在了他的心结上。那独一无二的位置的确迷人,但夕阳都有落山的时候,更何况一个生病的人呢?  

而这也表明了,李全知道此事,并且有了自己的判断。完颜恪看了眼对方,微微欠身,十分谦逊地询问道。  

“比我父亲有希望的人多的是......先生为什么会如此觉得?”  

‘我会告诉你我是从后世来的,知道历史的走向?’李全腹诽道。他心中虽然在开着玩笑,但脸上却是古井无波。  

“呵呵,世上之事发生之前,大多都有征兆,这事自然也不会例外。”  

此事的确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推测出来,之前李革让李全亲近完颜恪就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看出了一点端倪。  

不过也只有最聪明的人才有这个可能,很显然,完颜恪是不属于这类的。他抓耳挠腮,根本想不明白,此事可以从哪里推断出来。  

半晌后,也只能无奈拱手。  

“请先生赐教。”  

听到这话,李全心中一喜:“终于上套了。”他挥挥手让完颜恪不用如此客气。  

“小王爷可还记得郑王、镐王之事?”  

完颜恪闻言微微皱眉,道。  

“这......自然记得。”  

郑王和镐王都是完颜恪的叔伯,是世宗皇帝的两个儿子。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权势滔天,被如今的皇帝完颜景先后杀死,在当时轰动一时。  

至于原因便是他们对皇帝的权利产生了威胁,因此被毫不留情的镇压了,宗室集团一时间静若寒蝉,将自己整个收缩起来,给了外戚集团可乘之机,借此把持朝政,压制宗室。  

而这一压制,便是整整的十几年,所以让完颜恪印象极深。  

李全点点头,又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  

“听说你弟弟被过继给了郑王一脉?”  

“不错。”  

完颜恪微微颔首,脸上看不出变化,他是潞王一脉的长子,将来必定是要继承父亲的爵位的,说不定还有那个位置的可能......至于他弟弟按成继承了郑王一脉,那就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