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梨花院落(已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翌日一早,李全便被店主叫了起来。  

洗漱完毕之后,李全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背上包袱站在了旅店的门前。  

这时,旭日东升,东边的云彩刚好擦拭上一抹红霞,清晨的微风吹拂着他的衣袖,耳边的碎发也在风中轻扬,大地的第一缕阳光打在身上,让他显得有些出尘。  

李全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他轻声向着远方打着招呼。  

“你好,一二零八年。”  

随即自嘲般的摇了摇头,拉紧背上的包袱,向着前方走去。  

太阳出来之后,街上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坐在街边小摊吃饭的路人、指挥着仆役打开店门的商户、跳着扁担沿街叫卖的贩菜农户、坐在街边讨食的乞丐等,没有人催,没有人赶,各种各样的人就都开始汇聚到街上,一切都是那么的悠闲,但一切又都充满了活力。  

李全一口包子就着一口咸菜,慢慢吃着,默默的看着来往的人群,这会令他感到非常悠闲,与前世匆匆来往的生活截然不同,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恬淡舒适,他心中向往的生活就是这样正常的过着。  

真希望未来也能这样过下去啊!  

不过这几天他从村里到州城里,这一路上见到的乞丐流民可真不少,他也向一些流民问了些话,那些人说的都差不多一样。  

山东也算富庶的地方了,靠近海岸,盐场无数,富户多如牛毛。可都被官商垄断了,与平民百姓无关,普通百姓还是靠着那一亩三分地过活着。一般时候,有地的用心耕耘也不愁也不愁温饱,没地的到盐场当个盐户混个温饱。时间久了,大家也就这样不好不坏的过下去了。  

可惜平淡的生活不是总会有的,从泰和初年起,各地旱涝不断,盐税上涨,农户们就只能完全寄希望于老天了,运气好了,今年有个好收成,省着点吃,还能为明年留下些存粮。但大多时候运气都不会好的,今年旱了,明年又涝,老天就不让百姓们有个活路。更不要说南北战事又起,课税愈重,一个个的都只好背井离乡,到他乡找些生路了。  

而无路各走的人落草为寇,干起私盐贩卖,百十成群,成山立寨。那盐寇杨安儿的父亲,听说以前就是一个做马鞍的,后来活不下去了,带着一家老小,落了草,成了盐寇。靠着贩卖私盐,手下养活着数百亡命之徒,成为了一方大盗。  

只是听说前些年杨家寨遭逢了大变,已远不如从前了。  

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李全也只能轻叹一声,他现在也没有改变的实力。  

想到这些,他心中犹如燃起一团火焰,对未来充满了斗志。  

......  

吃完早饭,李全便踏上了寻找住所的道路。  

今天他尽量要给自己找到一个能住的地方,价格不能太贵,所以也只能去牙行问问了。  

牙行就是说合交易的场所,就是从交易双方之中评定出一个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促使买卖成交,而牙行则是赚一些中间差价,不过如今的大多数牙行自己也做一些租售的买卖,跟后世的中介差不多。  

到了牙行,跟人说了自己的需求,便有牙人领着李全去看房子。  

潍州城有两个治所,一个是潍州刺史衙门,而另一个则是潍县县衙。一条中大街将整个潍州城分为东西两郭。东郭地形低矮,码头商市都在这边,多是一些穷苦人家住的地方。而西郭不一样,地势高显、风景秀丽,多是些士族官绅的居住和办公地点,两个衙门都坐落于此。  

所以牙人自然带着李全去东郭看房了,东郭分为八巷,北边是商市码头,会比较富一点,所以房租自然也会更贵,跟着牙人看了几处房子,李全都不是很满意。  

在征得李全同意之后,牙人便带着李全来到了南四巷。  

走了一小会儿,两人就来到了一个远离闹市的小巷,里面就有着几处宅院,门前挂着灯笼,院子高墙灰瓦,四周绿荫环绕,颇为宁静。  

虽说东八巷是普通百姓住的地方,但这里的几处宅院的环境也算清幽雅致,地方也不小,而牙人说这边房屋便宜,那倒是个不错的地方,李全心中对此很满意。  

不过李全却是空欢喜一场,牙人并没有带着他停下,而是继续往前走,在一个破落院子前停了下来。  

李全仔细一看,差点楞在了原地,只见院子墙皮脱落,露出灰色的夯土;再向院里看去,院里有一颗梨树,此时也正值花期,白色的花朵随风晃动,些许花瓣随风飘落在地,而地上长满了杂草,显得整个院子破败不堪。  

“您看这里如何,这院子和是旁边院子的别院,都属一家的,只是这里的主人许久以前就去中都住下了,这里就闲置了下来,房主便打算置出去,三间平房,加上个前后大院子,只要您一贯五一年,您看如何?”  

那牙郎虽然觉着李全没什么钱,不过却也没有瞧不起他,也是用心的给李全介绍了一下,但这里着实是太破了,压在他手里已经有不少时日了,心中盘算着今天定要将之盘出去。  

李全眉头微皱,没有说话,只是望了望旁边的正经院子,再看了看牙郎给他介绍的院子,心中已颇为不满,心道自己虽没什么钱,但一个正常的房子还是能租下的,牙郎这是在纯心膈应自己的嘛。  

牙郎见他模样,心怕他有什么误会,赶紧补充道。  

“也是您赶的巧,昨儿旁边的院子才被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