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宝刀未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众人登上城楼看着城外的匈奴牙帐,只见那匈奴首领手拿弯刀在城前耀武扬威,身后的匈奴骑兵也一并挥舞着弯刀在张慕等人面前炫耀他们的武力。  

杜霸看不下去了,如果他没受伤,这些人他根本不放在眼里,可现在深受重伤的他根本没办法出城作战只能看着那群匈奴人那些丑恶的嘴脸。  

喔——  

喔喔——  

张慕没胆出战了——  

喔——  

必胜——  

“………”张慕虽然很气愤,但根据匈奴鹰派的惯性,下面他们就会围城,围到他们弹尽粮绝为止。  

“定世,老夫带着将士们出城冲杀一阵,壮壮士气。”张奂拜道。  

“叔父年迈,不可如此。”张慕摇了摇头,张奂本来就已经恶病缠身,再让他这个老朽出阵,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  

“定世,老夫也曾以一己之力战退数十蛮夷,论这些人他们还不是个!”张奂提起他虎牙烈神刀,这柄刀已经两年没有再亮相杀敌了,这次一定要让他杀个够!  

“叔父多加小心,朱由!跟随我叔父出阵,保护好他…”张慕嘱咐道。  

“请少主放心,末将定保护好老将军的!”朱由提着玄冥刀将城中所有曹阳部曲都调了出来。  

吱嘎——  

驾——  

杀——  

城门被打开,张奂骑着风烈,擎着虎牙烈神刀身先士卒撞向匈奴前阵,张慕下令擂鼓助威,吹号鼓舞!  

“擂鼓!!!”张慕令道。  

文蒙亲自登台拿起鼓槌擂动战鼓,张奂年六十六岁还可上阵杀敌,丝毫不弱于老将廉颇之勇。  

咚咚咚——  

张慕在城上的心是悬着的,他担心的不止是这两千部曲,更加关心的依旧是张奂。  

“兄长,请让我率三千兵马让我策应。”张慕还是忍不住,向杨彪借了三千人出城,若张奂抵挡不住上前策应。  

“嗯,贤弟多加小心。”杨彪点头道。  

张慕换上杨伯亲自为张慕量身定做的铠甲和头盔,战马上挂着皇甫规所赠送的将剑,现在的他已经足够有力能将此将剑拔出,但却不能杀敌。  

但能够拔出将剑指挥大军就已经足够了。张慕率三千兵出城后在后阵等候,等待张奂撤回。  

杀——  

欻——  

嘶——  

张奂手提虎牙烈神刀在战场上纵情挥舞,他找到了当年的感觉,当年在战场上杀敌的感觉!  

“哈哈哈!老夫张奂,还认得老夫乎?!”张奂提着刀在匈奴阵中怒喝道。  

!!!  

“张…张奂?!”匈奴骑兵一阵惊慌,张奂何许人?公元158年,张奂出任使匈奴中郎将,当年南匈奴休屠各率南匈奴反叛,张奂在汉军大营若无其事的为弟子授课。同年亲自率领汉军诱降乌桓,袭斩南匈奴休屠各部首领,使得大汉北方得到了一时的安宁。  

这些人之所以认识张奂,是在那一年休屠各起兵反叛,匈奴鹰派作为激进派也参与了这场反叛,并且与休屠各结下盟约协同作战。  

而那场作战也让匈奴鹰派骑兵赚足了亮点,还给张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场大战让张奂至今难忘。  

“曹阳的儿郎们,匈奴首领就在眼前,随我杀!!”张奂提着虎牙烈神刀先斩一人直奔匈奴牙帐,身后的两千部曲随后跟上。  

“围住他们!!”匈奴牙帐的首领见张奂带着人冲了进来,命令大营内所有匈奴骑兵围剿张奂,务必将张奂的人头带过来。  

当年张奂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这次张奂亲自送上门来,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驾——  

“蛮夷受死!!!”张奂怒喝一声,手起刀落一匈奴偏将被张奂力劈而亡,众人骇然。  

!!!  

喔——  

喔——  

这两千部曲见年过六十的张奂杀敌如此勇猛倍受鼓舞,并且根据张慕先前所编排的阵型将张奂围了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铁桶阵。  

朱由见张奂如此勇武自然也担心张奂有生命危险,于是护住张奂将他拉进铁桶阵中。  

咻咻咻——  

叮叮叮~  

“老将军,真是太危险了…”幸好朱由拉的及时,否则下场可能会更大。  

“哈哈哈!老夫杀得过瘾,小子武艺不错。”张奂笑道。  

“谢老将军夸奖,可我们好像被这些蛮夷给包围了。”朱由透过铁盾向外一看,一堆匈奴骑兵围在铁桶阵外给堵的水泄不通。  

形成铁桶阵的部曲周围逐渐形成一层云气,而云气又逐渐模拟化形成盾牌将铁桶阵包住进行严密防御,但长期下去绝对撑不下去,所以张奂必须冒险。  

“小子,敢不敢同老夫冲出去?”张奂提着刀问道。  

“可,末将担心老将军安危…”朱由说道。  

“定世已经长大了,他懂我。”张奂说道。  

“既然如此,末将誓死保护老将军。”朱由点头道。  

开阵——  

“儿郎们,形成锋矢阵,随老夫回营!”张奂提着大刀冲回原来的路线冲杀回去,朱由挥动着玄冥刀一路砍翻拦路的匈奴骑兵护送张奂回营。  

杀——  

杀——  

重新混成编组的曹阳部曲,用他们的战刀杀出了一条血路,几乎每个人都杀了超过三个以上的蛮夷,敌军的鲜血浸透了他们的征袍。  

“哈哈哈!痛快痛快!”张奂提刀纵声大笑,又是一刀砍飞拦住他去路的匈奴蛮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