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章 掌控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过肉不好吃没关系,蒋锋灭了三头魔狼梵陀思,又得到了一个超级禁咒“天地崩裂”。  

和火系的“末日浩劫”不同,“天地崩裂”是一个四系混合的魔法,威力自然远在“末日浩劫”之上,这才被称为超级禁咒。  

也是一个人类魔法师绝不可能掌握的超级禁咒。  

因为按照这个魔法的原理,人类要释放“天地崩裂”,理论上就需要四个精通四系魔法的禁咒法师联合施法,才能把这个超级禁咒释放出来。  

一看就知道这样的条件,是绝无可能的。  

而梵陀思能用出“天地崩裂”,是因为它有三个脑袋,能够独立精通不同系别的魔法,这才能勉勉强强用出来。  

刷掉梦幻魔林副本后,蒋锋又优哉游哉的前往了下一站,魔法学徒世界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一个国家。  

莱丁王国。  

比较类似地球历史上的邦联制国家,由几十个完全独立的小国联合在一起所组成。  

每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和法律。  

这个国家在诸国中以贸易和手工业著称,拥有的财富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拟的。  

当然,蒋锋前往莱丁王国,肯定不是看上了对方的财富。  

这个国家的地势,大部分都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在群山之中生活着各种奇异的种族。  

野蛮人、精灵和魔性生物的数量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得多。  

在蒋锋的眼中,这就是一个天然的生物样本仓库。  

能很好的满足他那收藏的欲望。  

经过几十天的长途跋涉,一路上又是坐船又是坐马车,甚至还需要翻山越岭。  

蒋锋离开了保守气氛浓厚的索菲恩王国,来到了商业发达犹如大宋的莱丁王国。  

这是一个商人的国家,这是一个金钱至上的国度。  

在莱丁王国旅行了不到一天,蒋锋便察觉自己已经被人给盯上了。  

事实上商业和手工业发达的莱丁王国,是魔法学徒世界的国家中最不自由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用地球的语言来理解,就是并不掌握在各级政府的手中。  

政府只是明面上的国家机构。  

暗地里是一个名为“掌控者”的间谍机关在行使国家权力。  

和“掌控者”比起来,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国民政府的军统局,虽然也被称为特务统治,但对国家的控制,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儿科,差了十万八千里都不止。  

在莱丁王国,“掌控者”拥有绝对的力量,更拥有绝对的权力。  

所有的一切全都掌握在“掌控者”的手中。  

财富、权力,甚至包括生存和死亡。  

莱丁王国的所有人,不论高低贵贱,都一视同仁暴露在“掌控者”的监视之下。  

不管是地位显赫的高官,还是手握千军万马的将军,或者是武技超群的圣骑士,他们的地位、财富、生命甚至是整个家族都掌握在“掌控者”的手中,全都难以摆脱“掌控者”的操纵和控制,每一个人都是“掌控者”手中的棋子,随时可以被任意使用和抛弃。  

这就是那位被莱丁人尊称为国父的韦斯顿先生,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稳固莱丁王国,让这个原本充满纷争和杀戮的国家,变得宁静而又繁荣的统治机构。  

靠着这见不得光的间谍机关,铸就了莱丁王国稳固和安宁的基石。  

所以自己会被“掌控者”盯上,早就在蒋锋的预料之中。  

盯上就盯上吧,蒋锋完全就不在乎,但如果敢动手对付他,到时候就不留情面的把这些活在阴影里的家伙通通消灭便是。  

看到蒋锋对他们跟踪监视视若无睹,“掌控者”的探子们不免得意忘形,在蒋锋和大黑猫进一家高档餐厅里吃饭的时候,竟然在他们的饭菜里加了料,想要俘获他们。  

这样的举动惹毛了蒋锋。  

蒋锋感觉到吃下去的东西有问题,就给自己强化了一个魔人布欧的血统,免疫掉了饭菜里的毒素。  

然后,蒋锋大开杀戒,花了半个小时把当地的“掌控者”连根拔起彻底血洗,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就连赶来支援的一队莱丁王国的精锐兵团,也被蒋锋扔出来的“天地崩裂”给消灭在了城镇外。  

被蒋锋狠狠收拾一顿后,“掌控者”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连盯梢的人也消失了。  

不过蒋锋知道,对方仍然在暗中监控自己。  

因为屠灭了“掌控者”在当地的一个分部,蒋锋得到了不少关于莱丁王国的机密。  

比起魔法学徒世界的其他国家,莱丁王国实在太超前了,竟然在全国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安装了类似地球上“天眼”的魔法装置。  

花费了两百年的岁月,每年两千万金币的日常维持费用,“掌控者”才打造了这套遍布莱丁王国,无所不在的魔法监视系统。  

在被血洗的那个“掌控者”据点里,蒋锋找到了一个类似镜子的魔法道具。  

通过这个镜子一样的玩意儿,这个“掌控者”据点所在城镇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藏在暗处的掌控者们给监视到。  

除了极少数区域,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布设着用于监视的魔法装置,让被监视的对象无处可逃。  

换成莱丁王国之外的国度,除了贫穷的草原王国蒙提塔,要建设同样的全国监控系统,所需要的庞大开销和魔法技术也不是办不到,但想要在短时间内赶上莱丁王国,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