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石原莞尔名气很大,所以他尸骨无存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日军大本营实际已经看出了八路军下一步的战略,趁着八路军休整之时,拼尽全力加强华北方面军的实力。  

华北方面军原有兵力30多万人,日军大本营紧急抽调关东军30万人马入关,一口气加强到了60万兵马。  

华北可是伪满洲国的门户,一旦华北方面军也被八路军歼灭。  

那被日本当做本土经营的伪满洲国,就直接暴露在了八路军的兵锋之下了。  

日军可以放弃在中国其他的占领区。  

但是被石原莞尔称为“满蒙生命线”的伪满洲国,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的!  

为了牵制八路军对华北方面军的攻势,中国派遣军的其余重兵集团。  

第十一军,第十三军等也朝着当面的国民政府军发起了进攻。  

但比起1937年开战之初,日军的战斗力已经大幅度下降。  

不是因为美国参战。  

这个时候的美国还没有打赢中途岛海战,目前还处于被进击的日军打得屁滚尿流的局面中。  

而是因为蒋锋的活跃。  

在和戴老板合作,收集国民政府勋章的过程中,像岗村宁次这样的,连八路军副总指挥都给与了相当高评价的日军名将。  

都被蒋锋一个不剩的,神不知鬼不觉的暗杀掉了。  

尸体交给了戴老板,换来了一枚枚的高级勋章。  

新提拔上来当司令官的日军将领,基本上都是原本在国内坐冷板凳,等着退休养老的货色。  

其带兵打仗的能力,只能说中规中矩。  

或者换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平庸。  

用策略类游戏的数据来说明。  

如果岗村宁次等一大堆被蒋锋干掉的日军大将,统帅力是95~100。  

那么新提拔上来坐冷板凳的那一帮日军将领,统帅力撑死不会超过70。  

上面提到的石原莞尔,是一个在后世名气很大的人物。  

他的统帅力起码90,谋略更是超过了100。  

是一伙坐冷板凳的日军将领中,唯一的异类。  

石原莞尔临危受命,接替连续暴死的几任日军大将,当上了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  

可惜司令官的宝座还没有坐热乎。  

也正因为他的名气太大,在后世不管是抗日战争的纪录片,还是穿越抗战题材的小说。  

都会提到这个石原莞尔。  

蒋锋对石原莞尔可是久仰大名。  

一听到他当上了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嘴角一翘,露出了一丝让人不寒而栗的狞笑。  

“我是信守承诺的。既然和日本天皇达成了交换条件,我是不会再继续出手去神不知鬼不觉的暗杀日军将领。”  

既然拿人钱财就要与人消灾。  

顿了顿,蒋锋忽然露出了狡黠的笑意。  

“云龙兄,看你的表现了,嘿嘿嘿。”  

“我?”  

一旁的李云龙目露疑惑。  

花了几天的时间进行调查,蒋锋用自己的力量把李云龙的大黑猫部队召唤到了石原莞尔的司令部附近,又把自己宝贝的一门都舍不得给八路军的九六式150野战重加农炮拿出了二十门,交给战士们使用。  

黑洞洞的炮口抵近瞄准了不知大祸临头的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要知道日军的九六式150野战重加农炮,是二战时期世界上最有威力的6英寸陆军大炮,发射普通炮弹射程比意呆利的150加农炮和美军的155加农炮都远。  

此外炮弹最重,比现代的155底排炮弹还重。  

威力如此强大的重炮,由于成本过于高昂的问题,就连日本陆军都舍不得多装备几门。  

蒋锋搜刮了日军在中国的几乎全部战备物资仓库,拜访了无数的重炮兵联队和独立炮兵旅团,辛辛苦苦也才搞到了四十多门,难怪一门都舍不得给八路军。  

“轰轰轰!”  

二十门九六式150野战重加农炮只开了一轮火,华北方面军那个已经记不清是第四次还是第五次重新组建的司令部,就被从地面上抹掉了。  

石原莞尔和他的司令部,自然是尸骨无存。  

“看,石原莞尔大将阁下是被你们八路军派出特战队击杀的,可不关我的事哦。”  

事后,蒋锋脸上挂着无良的笑容。  

“蒋兄,你实在是太厚颜无耻了。不过俺老李就喜欢你这样的,嘿嘿。”李云龙同样笑得很无良。  

“我说蒋兄啊,原来你还有更好的重炮。  

我手下的兵都给我说了,威力大得惊人,可不是你之前给我们的那些重炮能够相比的。  

你我兄弟不分彼此,是不是也给我们一些?”  

笑够后,李云龙本性发作,搓着手,惦记上了蒋锋的九六式150野战重加农炮。  

蒋锋之前也支援了八路军很多150口径的重炮,但多数都是三八式150野战榴弹炮。  

这种重炮,不过是日军1911年生产出来的货色,放到二战时这种老爷炮已经过时。  

也就因为150火炮的威力很大,而且生产新式150炮费用较高,所以该炮虽早已停产,但日军没舍得淘汰。  

正因为是老掉牙的重炮,蒋锋看不上眼,这才大量移交给了八路军,武装他们的炮兵部队。  

“亲兄弟明算账。这种好东西,我手头都没多少,最多再给你们二十门大正四年式150野战榴弹炮。”  

蒋锋瞥了一眼厚着脸皮的云龙兄。  

大正四年式150野战榴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