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老婆救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20贯钱,要卖上好几个月的炊饼,都不一定能赚到啊!  

为了请神仙出手救命,武大郎下血本了。  

“再见,你可以继续等死了。”几个呼吸后,神仙的声音中带着被愚弄了的愤怒。  

20贯钱就想请他救命?  

蒋锋查询了一下。  

北宋的1贯钱,按照对比米价的购买力换算,也就不到500块人民币。  

20贯钱,撑死也就1万块人民币。  

你让蒋锋情何以堪?  

更何况对现在的蒋锋来说,他最不缺的就是钱。  

不管是大明帝国的锦衣卫大都督。  

还是大汉帝国的弘农王。  

蒋锋会缺钱?  

如果是在黄泥冈被晁盖一伙劫走的,梁中书送给他岳父蔡京贺寿的,价值10万贯钱的生辰纲。  

马马虎虎有个5千万人民币,蒋锋也就发发善心,做一回亏本生意。  

但是1万块人民币。  

也实在太践踏蒋锋的底线了。  

“上仙,别走!小人只是一个走街串巷卖炊饼的,再多的钱,小人真的付不起啊!还请上仙怜悯!”武大郎连连哀求,眼神闪耀着对生的渴望。  

蒋锋怀着旧货摊淘宝的心情,“我不缺钱。你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与我交易。”  

“其他的东西?”武大郎显然没能完全领会蒋锋话语中的精神。  

“实际上你可以与我交易的东西有很多。  

像祖传的珍宝、捡来的奇花异草、你掌握的一项技艺、你的某一项天赋,甚至…你的寿元,你的身体和灵魂,都可以与我交易。”  

对待顾客的咨询,蒋锋表现出一位成功的商人应有的耐心。  

武大郎听的发毛了。  

这哪是民间故事中救苦救难的神仙?  

妖魔鬼怪还差不多!  

问题是现在能救他一命的,也唯有这像妖魔多过神仙的存在了。  

“小人有一手做炊饼的好手艺,不知…”  

“你保重,我走了…”  

“千万别!”  

武大郎眼中燃烧着痛恨的火焰,“是你先对不起我的,金莲!上仙,如若不嫌弃,小人愿把自己的娘子献给上仙。为奴为婢,任凭上仙处置!”  

女人在古代地位低下,是男人的附庸。  

潘金莲原本是清河县里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因为拒绝了老爷的恩宠,就被老爷倒陪些房奁,把她嫁给武大郎,作为惩罚。  

与其说是嫁,本质上就是送给了武大郎。  

武大郎是有权用潘金莲做交易的。  

“潘金莲?嗦嘎,嘿嘿嘿,你会看到奸夫西门庆的人头!”蒋锋目光一亮,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潘金莲的姿色比不上貂蝉。  

但也是名传千古,在后世广为人知的名女人。  

在中国,谁人不知潘金莲的大名?  

都知道她是金瓶…呃,是水浒里的著名毒妇。  

谋杀亲夫啊。  

蛇蝎美人啊。  

和良家妇女比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契约签订。”  

下一个瞬间,武大郎就看到一员披坚执锐的猛将,威风凛凛的凭空出现在他的视野里。  

“这位将军,请一定要为小人杀了西门庆!”武大郎挣扎着从床上坐起身,面向吕布,一脸凶狠的大叫。  

与蒋锋缔结契约的武大郎,已经知道了吕布的来意,对他的到来并不感到惊奇。  

脑海里的信息告诉武大郎,这位全副武装,虎背熊腰,一看就勇不可当的战将,是那位上仙的部下。  

任务唯有一个。  

取下西门庆的人头!  

打量了一番屋内的环境,吕布只扫了武大郎一眼,转身朝着楼梯走去。  

区区一个五寸钉,骄傲的吕布不屑于和他说话。  

“这里就是另一个世界,大汉之后,过去了将近千年的新王朝?看上去和1千年前比起来,也没什么不同,就是周围百姓的服饰,区别于大汉。”  

把现代工艺打造的方天画戟很随意的抗在肩膀上,站在阳谷县的房屋之间,吕布饶有兴趣的看着附近的过往行人,听着四周小贩们的叫卖声。  

不顾周围行人惊诧的目光,吕布到处走动,逛了几十个小贩摊位,明显感受到了一点。  

这个名为“宋”的王朝,比起前朝“汉”,商业的氛围要浓烈许多。  

叫卖商品的小贩,数量多的随处可见。  

“吾乃大汉温侯吕布!带我去见西门庆,这些就归你了。”  

吕布逛了一会儿,没了兴趣,开始干老板交代的活儿,拦下一个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的小贩,摸出一串五铢钱递给他。  

“这位军爷,您给小人的钱…”  

小贩看了看手中吕布给他的钱,发现是一种自己不认识的铜钱,做工比起大宋流通市面的通宝,要粗糙许多,就以为吕布是在拿不法之徒私自铸造的劣币糊弄他。  

五铢钱是汉代的钱币。  

大宋是大汉将近1千年后的朝代,铸造钱币的工艺自然也比大汉更加先进。  

五铢钱比起大宋的通宝,做工差劲那是一定的。  

也难怪被小贩误会成了假钱。  

小贩望着全身披挂的吕布,哆嗦了一下,没敢继续说下去。  

吕布,一看就不好惹!  

小贩害怕说得吕布恼羞成怒,抄起手中的大家伙给他一下,那才冤枉呢。  

罢了。  

犯不着为了一些钱,就害了自己的性命。  

小贩很识时务的带着吕布,经过一片房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