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斩龙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地灵气的过度消耗固然有一部分原因,但是这不可能让灵气突然减少,这中间是有一个过渡期的,可是灵气是在商周时期突然减少的,而且这个时间段有着明显的断层。”  

“断层,什么断层。”最高首长问到。  

“史料记载,商周时期是一个人神共居的时代,可是从西周后期仙神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而且很多人的脑子里存在着与历史不符的记忆。”  

“这就是我们所发现的真相,当我们在龙脉发现回升的灵气时感受到了一种恐怖的气息,一股想要抹杀一切的意志。  

我们被吓的匆忙离开了龙脉。  

离开后为了找到答案,在结合所有门派的古籍,先辈的遗留物后,终于在三藏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中得到了答案。”  

“天地大劫,他用了一种极为隐蔽的手段将这件事记载在了他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中。  

有一个可怕的存在覆灭了仙神,它要灭绝修行之道,所以截断了灵气,只要没有了灵气修行之道就会一天天的衰弱直到彻底灭绝。”  

“只是它没想到人类又创造了另一条道路对吧。”  

“没错,所以它在感受到灵气回升之后又回来了,这次它打算彻底毁灭整个世界。”  

“什么!”  

众人惊呼,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竟然能够做到如此地步。  

不过现在世界依旧存在,想必张三丰他们找到了对抗的方法。  

“为了我们所生活的天地不被摧毁,所以吾等铤而走险做了一件事。  

正是这么一件事挽救了天地覆灭的危机,也造成了无法再修炼的情况。  

“斩断龙脉,隔绝天地,修改天地法则!”  

所有人再一次被震惊到了,这是人类可以做到的吗。  

“有野史记载明太祖曾派刘伯温斩龙脉,没想到这件事居然是真的!”  

“确实是真的,我等联合当时的人皇,聚天下之力斩断了龙脉。龙脉一断,天地彻底进入末法,世界规则也因此自行发生改变,我们的计划成功了,因为天地规则的变化,让哪位未知的存在再无法对这个世界出手了。  

很可笑,因为它也同样需要灵气来支撑它的行为,没有了灵气它就再也不能对这个世界做任何事情,甚至只要踏入这里,它就会散失一切法力沦为凡人。”  

“这是我们唯一能够阻止它的方法,不过这一切并没有结束,为了后人能够继续修炼,我们留了后手。  

龙脉会随着时间逐渐复苏,随后便会诞生出第一缕灵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百年后世间又将是一个修行盛世。”  

显然他们的计划成功了,张三丰作为当时的天下第一人被选为龙脉的守护者,传承的延续者,将引导新时代的修行者们完成最初的修行。  

“可是祖师,你所说的这件事里并没有提到天地大小的变化啊。”  

“我不知道,你们说这个世界是圆的,可是在我的那个时代天地是天圆地方的,虽然我从未去过天之涯海之角,但是我无比确信世界绝非球状。”  

“这片天地在贫道沉睡之后一定发生过其它未知的变化。”  

还有一件事张三丰没有说,那就是他出关的石室被一股封印给封死了,即便那名弟子没有吸纳聚灵阵的灵气他也不一定能够出来,因为灵气都被那道特殊的力量吸取,加强了对他的封印。  

如果没有那名弟子阴差阳错的吸收了灵气,那道封印随着聚灵阵一同毁灭,自己根本吸取不到流云输送的灵气。  

他现在甚至怀疑那个未知的存在是故意让他们摧毁龙脉以达到天地末法的目的,然后改变的天地间的规则,甚至重塑了天地。  

“真人,那现在灵气复苏您说的那个恐怖的存在还会回来吗?”  

如果那东西不允许人类修炼那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这一点诸位不必担心,说句不好听的我们都太过弱小了,还没有能够对那种存在造成威胁的能力,说不定人家都已经把我们忘了。  

再者天地自有保护手段,等你们的修为到了一定境界后就能感受到这天地间有一道强大的界壁将这一整片星空给隔绝了,所以无需太过担忧。”  

“感谢张真人的解惑,不知道真人如今是什么修为。”  

虽然依旧有很多疑团,但那种层次已经不是他们可以触及的了,不过哪位恐怖的存在到底有什么目的,当下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提升自身的实力。  

“贫道自封之前乃是炼虚合道巅峰境界,虽然如今修为已经不剩多少,但好在境界还在,花点时间很快就能恢复。”  

众人哗然之声一片,真大佬啊,现今已知的情报里最强的存在也就是返虚境巅峰,而且那还是一只妖兽,没想到我们人族居然马上就要拥有一尊合道巅峰的大能了。  

看到这些人的表情张三丰还以为他们是觉得自己修为低了,来得路上流云可是和自己说了,现在的记载中他是有多厉害,各种吹捧,都要让他怀疑历史上是不是还有一个张三丰。  

“惭愧,贫道自从入了合道巅峰境界,一直碍于没有后续的功法加之强敌环伺故而受困与仙道之下。”  

虽然张三丰说的很谦虚,很惭愧,但听在别人耳里总有那么些炫耀的意思。  

在场大部分人都只有练气境的修为而已。  

对不起,给大佬丢脸了。  

“真人说笑了,你绝对是当今世上修炼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