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兽族逃亡东大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于这种漂泊远方兽族,精灵族并不准备追击。  

他们只要控制西大陆版块就可以,大海追击战得不偿失,在大自然灾难面前很可能白白损失船只跟人员。  

至此,西大陆局势定格,精灵族控制西大陆大部分区域,兽族在北方高寒之地艰难生存。  

东大陆局势风云突变,人族经历二十年之后在赫尔带领下不断开括领地。  

在得到安稳环境之后,人类繁衍能力大爆发,人口在以恐怖速度激增。  

人口带来红利给了社会长足动力,赫尔结合秦风给出社会学知识直接开始封建王权制度。  

私有制度开始出现,货币诞生、武器装备高速研发。  

序列进化药剂种类越来越多,安全性大大提高。  

然而,在所有人不经意间,当初获得四皇进化的人等级已经许久未曾动过。  

许多人卡在lv3lv4级之间寸进不得,在往后序列进化羊皮纸在没有被发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是赫尔,如今赫尔等级达到lv6级,这是血肉史莱姆皇序列进化。  

他的lv6级是碾压同级别序列进化存在,而且未来有希望冲击终极体可能。  

一个传言出现在人族之中:赫尔独占了神赐予的四皇序列进化。  

很快这个谣言就消失。  

赫尔手中出现一队夜听者,他们虽然只有lv2等级,可是却拥有强大视力跟听力。  

所有散播谣言者都消失在人间,一只黑手开始弥漫在人类社会上空。  

一只高度集权人类社会诞生,所有人都必须听从赫尔命令。  

人类第一个王者开始征服东大陆之旅。  

二十多年发展,人类脚步遍布东大陆,五分之一东大陆领土掌控他们手中。  

人类聚居地已经到达五十多个,曾经被赶走发源地也被赫尔抢回来。  

而这里也成为人类首都,起名:“神迹城。”  

在东大陆另外一股势力也在扩张自己领土,这股势力来自于十年前大海之上。  

十年前兽族克服重重危机,五百多膄船只损毁只剩下三百膄。  

艰难生存下来兽族重新登录东大陆,开始繁衍生息。  

在航行过程之中,一个新的兽族领导者出现。  

罕见的是这位领导者只有lv5等级,比之前兽王lv8级差距甚远。  

在这次海上死亡之旅,兽族们发现曾经引以为傲力量成为笑话,在大自然怒火面前纯粹力量无法带领族人走向光明。  

这位新兽王诞生并不以力量著称,它的力量来自于头脑。  

兽族恭敬称之为先知,先知在兽族之中是种称号,只有最智慧者才配拥有。  

新兽王带领兽族登录东大陆,并在他带领之下开括领地。  

兽族在这块领土上寻找到了家的感觉。  

先知带领兽族、赫尔带领人族疯狂开疆扩土。  

东大陆魔兽在两族争霸下怒吼挣扎,可惜智慧生物一旦掌控力量跟智慧就极端恐怖。  

魔兽大多数只是单纯拥有个体力量优势,但面对层数不穷战术配合跟数量碾压。  

一个个魔兽被征服,不服从全部毁灭消亡。  

在这一过程之中,甚至大陆生物顶端巨人跟原始龙都遭殃,陆续有原始龙跟巨人遗落。  

逼着这两种食物链顶端魔兽也给两族让开道路。  

巨人迁移高山之上,倚靠地势抵抗两族。  

原始龙迁移海岛,幸亏当初大陆成型之际,东大陆东海之外拥有大量海岛。  

除了这两种魔兽种族,剩下魔兽开始大面积减员,曾经东大陆是魔兽家园。  

如今,主人已经换人了。  

魔狼、巨魔油脂蝙蝠、飞龙、科多兽加入兽族大军,兽族开始出现魔兽跟兽族混合兵种,实力大增。  

狮鹫、龙鹰、魔马,托托兽加入人族手中,武装部队。  

而随着序列进化深度挖掘,人类开始尝试人类与魔兽序列结合体。  

其中金属魔兽类序列结合出来矮人族,对金属拥有超强亲和力,对武器锻造拥有人类无法比拟优势。  

章鱼魔兽类序列结合出侏儒族,他们拥有夸张大脑,其发明能力超越常人。  

除了寥寥几个种族诞生出智慧种族,更多结合体是极端失败的。  

虎豹人、豺狼人、猪头人、鱼人、蜥蜴人等等都是只有低等智慧,很难发展出智慧文明。  

他们被人族称之为半兽人,成为人类佣人,繁衍生息后替人类干活。  

也因为半兽人存在,人们开始对赫尔统治之下生活感觉到恐惧。  

将人变成非人,这种做法超出人类底线,他们看向赫尔眼光中夹杂异样色彩。  

在此期间,人族跟兽族互相察觉到对方存在,只不过大陆面积广阔,暂时还够他们两族折腾。  

接下来二十年安稳发展,两族开始互相试探,从小规模摩擦到中等程度对抗。  

互相都在谨慎应付,但是战争爆发从来都是毫无道理。  

人类获得序列进化能力第四十年,人族跟兽族之战爆发。  

猿猴族拥有血肉史莱姆皇进化基因,更是结合史莱姆这种弱小生物混合体。  

曾经统治一个时代的比蒙巨兽再次出现,加上兽族圈养魔兽结合兵种。  

狼骑、巨魔猎手、巨魔蝙蝠骑士、飞龙投标手、科多兽、牛头人、兽兵等等。  

他们跟随比蒙巨兽联手,组合成新型护卫舰队,拱卫比蒙巨兽砸开人族前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