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送上门的大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将楚筱筱很快送入圣医殿。  

一老者将其检查之后。  

对白傲恭身行礼,脸上尽是复杂之色。  

眉头一皱,坐在椅上的白傲淡淡说道:“有什么直接说。”  

老者浑身一颤,连忙说道:“此火乃魔族所练的古妖心炎,以燃烧心力助长修为,激发潜力,修炼至大成能到元婴境界,不过代价也是极大。  

凡修此妖炎者,命不过四十。”  

白傲沉默。  

这楚筱筱运气着实不好。  

穿越到这魔修的体内。  

居然活不过四十岁。  

“那有什么解决之法。”白傲手指在扶手上有意无意的敲打着,目光都没看这老者一眼。  

老者身形连忙在白傲身前跪下,面色惶恐说道:“老奴无能,这古妖心炎和修炼者血脉相连,圣宗无法破除。  

只有请到魔族洞虚境界大能,用魔族本命灵火将这心炎引出,才能完全医治此女。”  

白傲面色虽然平静。  

但心中早就谩骂起来。  

那原先宗主真的是够了。  

穿越也不安排好。  

弄一个修炼古妖心炎的魔女身体搞什么?  

现在弄的又是一团乱麻。  

到哪去找洞虚境界的魔修。  

真是一堆坑!  

正在思索着怎么解决这烦人的古妖心炎时。  

外面有嘈杂的脚步声传来。  

圣使十来到白傲跟前。  

是一瘦弱的中年男子,但那眼神似鹰,有一身不弱的修为。  

“禀宗主,泗水魔族大军来犯,吾等快马加鞭,现在魔族大军应过了泗水,向罡山袭来。”中年男子跪在地上,声音颤抖着:“惊动宗主,属下罪该万死!”  

白傲嘴角微微上扬,浮出一丝冷笑,手指轻轻在椅子扶手上不累不慢的敲击着。  

“魔族不是已经撤退了,怎么还有胆子来偷袭?”  

圣使十背浸冷汗,强忍着惧意:“原本魔族大军已经撤离到泗水之外,圣宗皇期的萧氏古族和剑岚宗负责追击,共有四名渡劫境界强者。  

然而当圣宗皇朝大军入了魔族泗水之地后,有一支魔族军队突然反扑,魔族大宗地灭门老祖血蝠老祖出现,将圣宗皇朝大军瞬间击溃。  

萧氏二长老当场毙命,大长老萧天重伤而逃,剑岚宗运气好些,跟随萧氏古族之后,见势不妙就直接逃走了。”  

地灭门?  

血蝠老祖?  

白傲记忆中有些印象。  

那老家伙貌似常年闭关修炼来着,修行也有万年之久。  

记得以前还是洞虚境的时候跟其交过手。  

当是那老家伙是洞虚境入微后期,而白傲是入微前期。  

但凭着卓越天资和逆天功法,打得那血蝠老祖上天遁地般的逃跑。  

那之后,血蝠老祖的名号便在无尽大陆隐去。  

算了算。  

有一千年了。  

这老蝙蝠再来搅浑水。  

估计修为增进了不少。  

“说说具体情况,那血蝠老祖现在在哪。”白傲从椅子上起身,负手而立,十分随意的问道。  

“禀宗主,圣宗皇朝大军在泗水被魔教偷袭后,立刻撤回了罡山。  

但那血蝠老祖带领地灭门之众趁势追击,现已在罡山之下聚齐,随时可能发起进攻。”  

白傲听完。  

差点笑出声来。  

真是需要什么来什么。  

刚好楚筱筱被古妖心炎侵蚀肉身。  

就有血蝠老祖带兵攻打罡山。  

这送上门的大礼。  

怎能不要?  

不过白傲也大致猜出血蝠老祖为何有这么大的胆魄。  

圣宗皇朝刚刚攻下驻守罡山的古妖门,千里迢迢的将古妖门俘虏压回圣恒宗圣殿。  

换上的萧氏古族和剑岚宗。  

也仅有渡劫境修士。  

所以这血蝠老祖才会如此嚣张。  

前脚圣宗主力刚走。  

后脚他就杀了过来。  

收复好情绪,白傲已经拿定主意。  

竟然这血蝠老祖喜欢捡便宜。  

那就要让他知道。  

捡便宜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备好座驾,本座要去罡山一趟!”  

白傲淡淡一笑。  

“属下遵命!”圣使十连忙跪伏行礼。  

******  

正值烈日当头。  

一声咆哮,响彻云霄。  

余音袅袅,回荡在整片圣宗山谷之间。  

蔚蓝的天空之上,剧烈的能量波动不断的向周边传递开来,发出一声声宛如闷雷般的声响。  

下界圣宗修士距离那天空声源的地方颇远,也不免有些感到双耳发蒙。  

山巅之处有断崖,上面金袍之人盯着遥远天际。  

那边天青紫两色,几乎是笼罩了半壁天空,就连那缓慢移动的白云,也是被渲染得泛起青紫两色光芒。  

耳边再次出现一声雷鸣般的巨响,白傲如沐浴春风,伸出宽松袖袍,作招手之势。  

很快,一条紫翼巨龙飞至。  

从空中掠过,遮蔽下方的群山俊岭。  

那三对数十丈的巨型紫翼,每煽动一下,便有紫光流转、罡风习习。  

圣恒宗的护宗神兽。  

也是白傲数千年来紧紧跟随的座骑。  

洞虚境界真秘之境大圆满的六翼紫云龙!  

洞虚境界凌驾渡劫境界之上,仅次于大乘期。  

但这一个境界,却分入微、真秘、凝神这三个小境界。  

每个小境界,又有前、中、后期,乃至大圆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