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何为势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谁大喊了一声,台下众人连忙将视线转回了擂台,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住了,眼神解是惊讶之色。  

只见擂台之上,秦凡赤身而立,身上的每块肌肤已被罡风刮得鲜血淋漓,布满了数不清的细小伤口,看上去狼狈之极。  

而诡异的是,他脸上并没有任何慌乱之色,反倒是露出了一抹摄人心魄的笑容。  

“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有的人放弃认输,有的人仍旧迎头而上;前者一蹶不振,永远沉沦,后者破后而立,获得新生!”  

“而我秦凡绝不会做一个懦夫,所以我选择后者!”  

练骨境,给我破!  

秦凡闭起了眼睛,他的练肉境已经圆满,而在这生死关头下,修为屏障终于松动!瞬间,一股惊人磅礴的力量从他体内冲天而起!  

紧接着,他身上的皮肤忽然升起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泽,原先密密麻麻的伤口竟在这一刻,以着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愈合。  

这赫然是练骨境的象征,铜皮铁骨,肉身不朽!  

这时,秦凡睁开了眼睛,眸中精芒一闪,朝着空中挥出了一拳。  

下一刻,漫天的罡风如同是冰消雪融,顷刻间消失不见…  

“我输了!”陈奇半屈膝在地,擦了擦额头的汗珠,长长地吐了口气,道:“恭喜秦兄突破练骨境界!这场战斗真是让我受益良多,多谢了!”  

这一招‘狮胜虎威’耗尽了他所有体力,此时被秦凡击破,已然是再无翻盘的希望…  

“承让了,若是陈兄从一开始就使出全力,我未必能有绝地反击的机会,更何谈借压力突破练骨境,我才是要感谢陈兄!”秦凡不敢托大,连忙是拱手道。  

“武者本就是要有一往无前之心,绝对不能有任何的侥幸的心理!因此在我以攻转守之时,其实就是心里暗暗认为我不如你,这焉有不败之理?”陈奇摇了摇手,道:“更何况,依我刚才的观察,你的军体拳已经触碰到了势境的门槛,因此我输得不冤!”  

听到了‘势境’这个新奇的词汇,秦凡不禁目光一闪,下意识问道:“势境?那是什么?”  

而就在这陈奇刚要回应之际,台下的众人终于缓过神来,为这场战斗献上了震耳欲聋的喝彩声。  

“这里人多眼杂,我们台下再说吧!”  

二人走到了擂台的角落,秦凡就立即迫不及待地问道:“陈兄,你刚才在台上所言的势境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无论拳法,或用刀枪棍棒等武学,威力会随着使用者掌握程度而威力倍增,而掌握程度初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窥门径、第二阶段登堂入室,第三阶段融会贯通,第四阶段就是势境!”陈奇顿了顿,又继续道:“每个阶段的威力犹如天壤之别,肉身境武者一般只能达到初窥门径,登堂入室两个阶段,而你竟然将军体拳练到融会贯通的地步,甚至触碰到了势的门槛!”  

秦凡先前一直是侯府下人,接触最厉害的武者也仅仅是练骨境教头孟浩,限于眼界,自然是无法知晓这些高深学识,故而心中顿时无比好奇。  

“前三个阶段我大致能理解,但势境有什么含义?”秦凡不禁问道。  

“当然没问题。”陈奇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势,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自身之势、所造之势、外界之势、自然之势等含义,只要拥有行动力的生命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势。”  

“因此势境分为小成顺势,理解顺应万物之势,顺势而为让招式更加强大。而大成造势,便是将万物之势甚至他人之势化为己有,成为自己的势,而到达这地步就算势境大成,开始接触下一境界。”  

听了他的解释,秦凡顿时恍然大悟,自己在刚才对战之际,曾进入了一种巧妙难言的状态,当时并没有太过深入探究。  

但现在想来,自己应该是在那时触碰到了所谓的势境门槛!  

“难道势境之上还有其它境界吗?”当陈奇说完最后一句,秦凡下意识问道。  

“当然有,那便感悟真谛,进入招式创始人的意境,例如出神入化、天人合一等阶段,不过那些境界离我们太过遥远,简直是传说之物,因而我也知之甚少。”陈奇不假思索地答道。  

“多谢陈兄指教!”秦凡点了点头,语气真诚地感激道。  

陈奇并没有马上回答,低下了头,语气郑重地说道:“经历这场战斗,我心中隐隐有所感悟,闭关之后说不定有机会更上一层楼,到那时,希望我们再来大战一场了!”  

“会有这么一天的!”秦凡微微一笑,用力地点了点头。  

陈奇相视一笑,这才说道::“对了,据我所知,本次比赛还有一名选手,实力绝对不在我之下,你要多加小心了!”  

听到这句忠告,秦凡不觉眉头一皱,道:“陈兄,你说的莫非是李十一?”  

“没错,就是此人,我曾观察过他的战斗,虽然只是练肉境的修为,但给我的压力甚至接近了练气境的武者,据我推断,他极有可能已经完全进入了势境!”陈奇眸中目光闪烁,一字一顿地说道。  

秦凡瞳孔一缩,心中不由得震撼万分,在这段短暂交往中,便知道陈奇并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既然他对李十一有如此高的评价,那么此人的实力绝对是深不可测。  

自己之所以能这么早触碰势境,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十多年中在拳法上的沉浸,还外加了小钢棍的神奇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