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两兵汇合(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野蛮,暴力,迅疾,以及…美。  

这是彭鹤对姜病树的第一印象。  

在姜病树发动奔袭的时候,他仍然没有反应过来,这个世界真的存在一个绝对健康的人。  

直到他看到了姜病树本人。  

这一瞬间,常年与病魔拥有者打交道的彭鹤,  

再度诧异。  

这个人的气色,未免太好了些。他为什么可以不用带面罩?果然是能够抵御花雾的高阶战力么?  

彭鹤已然慢了一拍。  

姜病树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他原本与彭鹤隔着将近两百米的距离。  

花雾阻隔之下,这个距离根本不可见。  

彭鹤靠着红魔方的装备,基本上是稳居先手。  

可他低估了姜病树,也低估了他的六发子弹带来的效果。  

不管是什么病魔,六发子弹命中,都足以让其彻底被抑制。  

可同样的,  

六发子弹对“无病之人”的增益也变得很大。  

姜病树表现出的速度,  

已然超越了病衍波动二段。  

两百米的距离,狂奔只在数秒间。  

红魔方的所有精锐们,都拿着笨重的狙击枪。  

在远距离作战,他们是最顶尖最一流的。  

在近距离下,他们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但这种长柄枪械,反而让他们难以瞄准,无法达到“七步之内又快又准”的效果。  

反倒是姜病树,如狼入羊群!尤其是姜病树还有一个神助攻者。  

他的耳朵有问题,d4型败耳症,这种病会让他的耳膜异常肿大,但病魔带来的能力,却让他能够听清楚事物运动的轨迹。轻轻在他耳垂下方点一下,他会感到异常痛苦。  

姜病树尝试着照做,凌厉的一指点在了彭鹤前方一名精锐身上。  

对方果然痛苦的嘶吼起来。  

就如柳冰所言,病可以推断出能力,  

也可以推断出弱点。  

很多人的病,  

病魔会带来与之有关联的能力,但病变的部位本身,  

总归是脆弱的。  

心脏病的人无法剧烈运动,眼疾患者目不能视,腐犬症畏光,天哭症畏惧潮湿,膝盖疼痛。  

病纪元里,病无论被如何美化,它终究是病。  

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呈现出不正常的状态。  

这种不正常,体现为生理火心理上功能上的缺失,过载,损坏,异变。  

就像是伤口。  

姜小声可以看到这些伤口,也知道如何加速撕裂这些伤口。  

以至于姜病树能够精准打击对手。  

这对兄弟的配合无比默契,姜小声的声音的确响彻在姜病树脑海里。  

但与真正的说话不同,这些声音更像是一出现就成为了记忆。  

并不会一个字一个字的浪费时间。  

仿佛姜小声一开口,姜病树就已经完整听完了一句话。  

动作丝毫不会因为接收消息而减缓!  

姜小声精准的提示着姜病树击打什么部位。  

从小就喜欢逛病孵所的姜病树,也对各个部位非常了解。  

短短几个照面,彭鹤身边就有三名精锐倒下!  

彭鹤当然不会任人宰割,  

他被姜病树的身体素质,以及护目镜里的景象给惊到。  

但现在他已经摒弃这些杂念,一瞬间就扔掉了手中的武器,  

拿出了装备在腰间的双枪。  

所有的库罗斯之眼的精锐们,也都在随后开始更换装备。  

有人拔出了军刺,有人拿出了匕首,也有人带上指虎,或者和队长一样,拿出了手枪。  

可他们终究是慢了,姜病树已经来到了他们身边。  

他们的确每一个人都是神枪手,这就是一支狙击队。  

和对手拉开了距离后,他们足以让任何战力头疼。  

但不代表着他们能在这么近的距离,周围都是队友的情况下,毫无顾忌去扫射一个速度奇快的目标。  

只有彭鹤可以做到这一点。  

远距离的狙击靠的是计算,但近距离的射击,靠的则是直觉。  

在这一方面,彭鹤的天赋竟然更加突出。  

他的肌肉记忆,射手天赋绝对是整个病城的顶尖。  

只是弱点还是一样——慢。  

笨重的器械,病恹恹的身体,加上纯粹的狙击性质的病魔,以及极少净化病域未曾得到强化的病衍波动——  

这一系列因素,让红魔方精锐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彭鹤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动态视觉都难以捕捉姜病树。  

一个病人与绝对健康之人的差距,彻底显现。  

快与慢的对比是如此强烈。  

在解决了几名库罗斯之眼的队员后,姜病树就发现一点——  

当自己近某个人的时候,周围的人明显比较忌惮。  

这个人正是彭鹤。  

他推断,彭鹤就是这群人的头。  

来不及想太多,姜病树必须速战速决。  

这种试剂对你很有用,提升很大,但你的身体会产生抗药性,常人可能能够使用很多次,但对你来说,大概只会生效一次。  

不过试剂确实厉害,现在的你,大概在他们眼里,也算是一名顶流高手。  

但请小心,试剂效果结束后,你会的疲惫程度也会加深很多。  

红魔方的logo姜病树已经认出来了,只不过象征着王牌战力库罗斯之眼的那枚眼睛,他并不认得。  

但这不影响姜病树揍人。  

狂暴的一拳直接照着彭鹤的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