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英雄已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病城外便是无尽的雾区,雾区有一种神秘的病。  

这种病反其道而行,带给人强大的体质与力量。  

病得越厉害,患病之人的身体就越强大。  

但加剧病情的方法,却是净化病域?  

在姜病树听到病域这个概念的时候,柳冰举过一个例子。  

说病域就像是一个具备变异能力的病毒。  

一旦有人死在里面,就有了变异的资源。  

会让区域的规则,更加病态扭曲。  

可病衍波动,就像是另一种病毒,它在鼓励人去净化病域,瓦解病域。  

病域与病衍波动,简直就像是…侵入的病毒,与对抗病毒的免疫系统。  

又像是棋盘上对弈的红棋与黑棋。  

这些奇怪的想法,姜病树没有直接说出来,他问了另一个问题:  

“不过我有一个疑问,既然闻大佬带来了病衍波动,按理来说,健康人的地位该有所提高才对。”  

虽然掌握病衍波动,接受铭刻,乃至铭刻本身都有门槛。  

但总归是能够传承下去的。  

可传承下来的结果,就这?  

我一个健康人今天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玩意儿。  

病魔“莉莉”似乎也仅限于知道,而赵去瑞很显然…是没有掌握病衍波动的。  

这个概念很神秘。神秘到姜病树觉得它并不是一个人人知晓的东西。  

仿佛更像是一个藏着掖着的秘密。  

柳冰叹了口气:  

“圣人也会犯错,他的确为病城带来了和平,也带来了更璀璨的未来。”  

“但那之后,他便离开了病城,前往了雾区。”  

“闻圣人离开,是因为他觉得病城已经没有问题了。”  

“而他认为病纪元的起源之谜,在雾区深处才能解开,他要再探雾区。”  

“他离开了病城,那之后再无音讯,留下了属于他的传奇,但也仅仅是传奇。”  

当一个传奇,只具备象征意义,而不具备实际威慑的时候,人们对他的敬畏,就会一点点消失。  

“现在我回答你说的问题,确实,闻圣人当初的初衷是让健康人拥有地位。”  

“但你想想,假如一个人很强,他只要保持强大,就能统治弱者。”  

“而这个时候,弱者如果全部变强了,那么强者相对来说,不就变弱了?他的蛋糕,不就等于被人瓜分了?”  

“于是闻圣人当初的几个门徒,那些第一批接受了病衍刻印传承的人,就不乐意了。”  

“而他们一旦不乐意,病衍波动的性质就变了。”  

“原本大家都有一样的机会,可有的人,先强了起来。”  

“先强起来的人,没有遵循闻圣人的叮嘱,去扶植后强大起来的人,甚至…将后来者变强的路给堵上了。”  

柳冰没有明确继续说下去。  

可是姜病树却听懂了,他很无奈。  

原来是这样的。  

圣人终究是低估了人性的贪婪。  

病衍波动需要传承,某种意义来说,病衍波动就是一种财富。  

病魔“莉莉”那句话,姜病树想起来了——  

“他应该是掌握了病衍波动,真罕见,一个穷鬼竟然能掌握这种能力。”  

可见这东西,确实是富人才会有。这么一想,姜病树懂了。  

第一批接收了闻圣人波动之力的人们,并没有像闻圣人一样兼爱众生。  

他们选择的是据为己有,然后垄断,以此来压榨后世人。  

柳冰继续说道:  

“而且病衍波动的提升,需要净化病域,但第一段病衍波动,只会让人获得强于正常人的体魄,速度,力量,免疫力。”  

“要对抗病域的古怪规则,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个非常难的选项。”  

“还有一点,虽然健康人可以修炼病衍波动,可病魔拥有者也同样能修炼。”  

“一边是纯粹的病衍波动,一边是病衍波动加上病魔的超能力,你怎么选?”  

“另外,患病却没有病魔的人,无法修炼病衍波动。但有人想过一种方法。”  

“那就是先以相对健康的无病之躯修炼,然后再染病。”  

好家伙,搁这卡bug呢?姜病树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想法。  

“这并不可行,结果表明,病衍波动等级,在他治愈之前,不会再提升了,而且后来患的所有病,都无法孵化病魔。”  

“所以闻圣人为健康人带来了希望,但病衍波动和病魔能力,不是鱼和熊掌,它们可以兼得。”  

姜病树全懂了。  

人类的本质是什么?是咕咕咕,是下次一定,是复读机,是我全都要。  

显然,在面临选择上,大多数贪婪成性,又想要病魔,又想要练病衍波动。  

于是乎…渐渐的,没有人在健康状态时掌握病衍波动。  

都是想着先拥有病魔,后面再补齐配置。  

这也导致,圣人带来了病衍波动,却并没有改变什么。  

姜病树对人性算是又有了一次认知。  

但柳冰接下来要说的,却要更让人难受。  

“前面我说过,病衍波动的传承,需要找到一个铭刻之人。”  

“人类历史上,的确很多人贪婪成性的人,但总归是有好人的。”  

“闻圣人,作为第一批波动之力拥有者的铭刻之人,他并非完全看走了眼。”  

“他的门徒里,也有大公无私之人。愿意继承闻圣人的衣钵,将病衍波动播种下去。”  

“那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