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揭幕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10月26日,新赛季开始。  

联盟准备的揭幕战大戏,是灰熊队主场迎战热火队。  

李冲霄和詹姆斯是联盟新生代的领军人物,难免被放到一起比较。  

截止到上个三个赛季,可以说两个人的开局正好相反,过程重合,然后殊途同归。  

进入联盟之后,詹姆斯是弱队的天之骄子,李冲霄进入联盟是强队的底层球员。  

詹姆斯的第一个赛季迅速上位,但是球队连季后赛都没有进。而李冲霄拿到了总冠军,才开始崭露头角。  

到2007年两个人才开始有了交集,在总决赛一较高下。李冲霄在拿到FMVP之后,终于成为了球队实力最强的那个,和詹姆斯站在了同一位置。  

接着两人先后获得MVP,也悲催的被东绿西紫两大豪门给镇压。  

到这个地方,两人的经历似乎重合了,但是上个赛季的最终结果,成为两人评价的分水岭。  

詹姆斯连续三年输给凯尔特人队,导致他对骑士队心灰意冷,远走迈阿密,背上了“懦夫”的名声。  

这声“Traitor”,比起李冲霄来的稍微晚了一些。  

李冲霄也是连续两年被湖人队拦在总决赛门外,第三年才自我升华,打破枷锁。  

这个胜利掐灭了湖人第二个三连冠的希望,打碎了凯尔特人队重夺冠军数第一的美梦,让李冲霄拉开了詹姆斯一个档次。  

不过这也是暂时的领先,要是詹姆斯能够在热火拿上两个总冠军和两个FMVP,他又能回到同一起跑线。  

揭幕战,就是检验热火队有没有这个成色。顺便用总冠军戒指刺激一下詹姆斯。  

在詹姆斯惊羡的目光中领到了总冠军戒指,双方的比赛就开始了。  

当着他的面颁奖,这点确实刺激了詹姆斯,一开场他就打得非常的主动,频繁的拿球冲击内线。  

灰熊队球员还处在拿到戒指的兴奋当中,都有些走神,在大、小加索尔各吃到一个犯规后,卡莱尔叫了个暂停,训斥了场上的球员一顿,局面才开始好转。  

认真起来的灰熊队内线很快压制住了骑士,詹姆斯的突破也没那么好使了。  

韦德也是个要球权在手的球员,一下子让他适应无球有些困难,基本上是詹姆斯打球他在看。  

波什在内线有些独木难支,为了组成三巨头,热火把能卖的都卖了。  

得知詹姆斯要走,骑士队老板吉尔伯特差点跪下来恳求。后来见对方执意离开,仗着詹姆斯的一点情谊狮子大开口,要这要那。  

要不是詹姆斯警告他别太过分,说不定吉尔伯特能要韦德。当然最后要的球员也不是寂寂无名之辈,而是还在养伤的“小鲨鱼”的拜纳姆。  

帕特-莱利不愿意放手,但是韦德和拜纳姆的矛盾已经快达到有我无他的地步,为了能够顺利得到韦德的好兄弟詹姆斯,最终把拜纳姆送去了骑士队。  

“小鲨鱼”一走,热火可用的内线基本就没有了,只能靠着波什和哈斯勒姆勉强度日,最后才捡到丹皮尔,以及靠着詹姆斯的魅力吸引过来的、准备退役的大Z。  

这种内线组合,别说面对总冠军内线加索尔兄弟,就算是和灰熊队替补席上的普尔兹比拉和大本比起来,也各有优缺。  

灰熊队也抓住对手这个弱点,不断的进行打击。不光是内线频繁强打,李冲霄还隔三差五的突破进去,直奔波什的位置,强硬的上篮。  

第一节就造成了波什两个犯规,第二节又是两个犯规,不得不坐在场下休息,三巨头变成了两个。  

事实上在上半场波什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作为一个传统大前锋,他的进攻能力大都在内线。但是詹姆斯韦德都是历史级的突破球员,内线必须给留出空间。  

灰熊队的两个长人往里面一站,已经挡住不少位置了,热火队的球员还在里面的话,根本就没有突破空间了。  

虽然说他的投篮能力可以接詹姆斯的传球完成进攻,但这个战术显然配合的不怎么样。  

这会詹姆斯多多少少受到灰熊队球员领取总冠军戒指的刺激,一门心思的想要表现、想要进球,都没有多少传球的念头。  

别说了波什了,韦德都得靠边站,看着詹姆斯拿球进攻表演。  

上半场詹姆斯连突带投,拿到了全场最高的22分,是热火队唯一得分上双的球员。除此之外,韦德拿到7分,波什4分,骑士队的其他球员整体都很低迷。  

下半场开局。应该是热火队的主教练斯波尔斯特拉在更衣室说过什么,詹姆斯的表现有所改观,他开始注重传球了。  

但是热火这帮人可不是骑士队之前的那些球员,围绕着詹姆斯转了七年,总能配合的站到合适他传球的位置。  

现在这波人也才聚在一起一个月,基本战术都没成型,何况是相互之间的默契度。  

詹姆斯想的很好,打团队,多传球。但是他传出去的球不是被断,就是让队友接的不舒服,没法转化为进球。这节比赛,他一下子就出现了5次失误,助攻却只拿到一个。  

两队的分差也越拉越大,灰熊队很快就领先到了20分。而李冲霄才拿到30分,都不需要去防守詹姆斯,随便照顾下韦德就好了。  

最后一节,詹姆斯都有些不知所措了,攻也不是,传也不是。不拿球打了几个回合,结果韦德被李冲霄防了个4投0中。  

詹姆斯迷茫,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