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麦迪时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姚明两罚全中,把比分追到66:74。  

但是比赛时间只剩下49秒了,落后8分,一般情况下,这个比分基本上就能够宣布死刑了,更何况是面对历来稳健的马刺。  

李冲霄心安理得的回到了替补席,此时马刺在场上的是邓肯、马里克·罗斯、鲍文、德文·布朗和帕克。  

姚明罚中球之后,邓肯发底线球给了帕克,然后往前场跑去。  

但是火箭队的安德烈·巴雷特和麦迪并没有回防,而是来了一个前场紧逼。在帕克接到球以后,他们直接上前包夹。  

帕克无法运球,摆脱困难,他的身高又不够,视线被麦迪遮住了,只能快速出球给停下来接应的邓肯。  

眼见着邓肯要接到球,火箭的球员斯科特·帕吉特从邓肯身后冲了出来,断下了这个球。然后他三步并作两步,直接暴扣得手。  

不到两秒钟的时间,火箭连追4分,李冲霄在场下看得直跳脚。  

马刺接着发球,6分的分差给了火箭队希望,他们的积极性起来了,全员在半场人盯人。  

眼就见着邓肯发不出球来,波波维奇摇了摇头,叫了一个暂停。  

接下来这个回合比较重要,如果马刺队打进,火箭队除了祈求“米勒时刻”重现外,还得指望马刺不进球,才有机会打平进加时。  

如果马刺队失误,被火箭抓住机会进一个三分,那比赛就又起悬念。  

所以保险起见,这回合如果火箭队不犯规,马刺一定会耗时间到24秒要结束的时候,才会出手。这样就只留给火箭队一个回合,时间自然不够。  

波波维奇要换上一个发球点或者接球点,防止发不出球;还要加一个持球点,防止被包夹或者被断球;更要一个进攻点,能够自主创造得分机会;绝对需要的是一个罚球点,避免火箭队使用犯规战术时,罚球不中。  

在马刺队,这个人只能是吉诺比利,换下了鲍文。  

暂停回来,火箭果然严防死守马刺的发球。但是发球的人是吉诺比利,面对麦迪的干扰,他依然把球准确的发到帕克手上。  

帕克带球了两步之后,把球传给了底角的德文·布朗。  

眼见着马刺这次发球战术成功了,为了不让对方耗时间,麦迪选择犯规。  

这是火箭队本节比赛的第5次犯规,德文·布朗两次罚球。  

两队的替补球员都紧张的站了起来,德文·布朗第一罚命中,马刺队换下吉诺比利,换上鲍文来防守。  

德文·布朗第二罚也中,分差重新回到8分。李冲霄狠狠挥了下手臂,跟队友们击掌庆祝。  

时间还剩44.2秒时,斯科特·帕吉特发底线球给麦迪。  

麦迪自己运球到前场,鲍文在跟防他。在三分线的弧顶附近,火箭队的安德烈·巴雷特给麦迪做了一个挡拆。  

本来防守着巴雷特的马里克·罗斯和鲍文换了个位,他顶上去,在弧顶面对麦迪。  

弧顶的三分线外,这是麦迪的攻击强点,他毫不犹豫,直接一记三分,穿网而过。  

时间剩下35秒,比分为76:71,仍然有5分的差距。  

吉诺比利再次上场,这次换下的是马里克·罗斯。  

马刺成功发出球来,德文·布朗接到传球,鲍勃·苏拉抢上去,送上了自己的第六次犯规。  

罚球之前,火箭换上里斯·甘尼斯。  

德文·布朗继续两罚全中,火箭队只有一个暂停了,他们没有使用。姚明挡住人,让麦迪接到球。  

麦迪运球过前场,在三分线弧顶靠右一点,姚明做了一个掩护,把鲍文结结实实的挡在了身后。  

邓肯上前补防,麦迪在三分线外做了一个投篮的假动作,骗起了邓肯。然后靠了上去,投出了三分。  

麦迪投中了一记不可思议的球!  

全场观众都站起来了,欢呼声充斥着整个球馆。  

李冲霄在替补席上托着腮,有些无奈的看着这一幕。对于一个超级巨星来说,你永远也不可能将他防死。哪怕他前面手感不佳,但是关键时刻,总是能够站出来。  

75:78,麦迪加罚命中,火箭把比分追到只差三分。  

马刺请求暂停,此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24.3秒,拥有进攻机会的马刺队仍然占据着很大的优势。  

火箭队换下了姚明,增加防守的机动性。  

而波波维奇这边,用巴里和马里克·罗斯换下了吉诺比利和鲍文,这让李冲霄有些不解。  

但是好在发球战术成功了,巴里在外线发球,帕克在后场接到传球,带球到前场。  

他传给左边的德文·布朗,布朗运球往篮下奔去,两个火箭队员上前堵截。  

布朗在三分线外一个踉跄,赶紧把球传给底角的邓肯,自己往篮下跑去。  

没等邓肯把球传回到布朗手中,斯科特·帕吉特扑上去,对邓肯犯规。  

波波维奇很生气,他把布朗叫过去说了几句,意思是你不应该在要罚球的时候把球传了给邓肯。  

李冲霄紧张的站了起来,邓肯第一罚命中。  

鲍文和吉诺比利又被拿了上来,姚明也跟着上场了。  

第二罚也中,火箭队用完了最后一个暂停。  

走到替补席的邓肯,接过了李冲霄殷勤递上的毛巾,顺手摸了一把对方的头,略显得意的笑了一下。  

关键时刻两罚全中,全场14罚12中,今天邓肯的罚球,让人刮目相看。而且他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