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智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武琳推理比我快,车是从大学城方向开过来,意思非常明显。  

最先追过去的熊森和金磊,如果没有找到嫌疑人,这时候应该就快到大学城了。  

“把断指收好!”武琳给熊森打电话,让他到了大学城,立即核实失踪女生。  

我从工具箱中拿出棉签,粘取血迹,装进试管中。  

“断指应该送医院,只要不超过二十四个小时,还有再植的可能。”断指的状况非常好,没有骨折,软组织没有严重损伤,立即冷藏,再植成活率很高,甚至不影响功能。  

“上车!”武琳要开车去医院。  

“我要去拿冰块,你不穿件衣服?”  

“给你五分钟的时间!”武琳打开的车门,拿出一见外套。  

我用最快速度跑回法医室,从停尸柜中拿出两个冰袋。又找了一个保温盒,把断指放进去。  

在路上,武琳就联系了最好的骨科医院,说明情况。  

车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很好的机会。我问道:“你有没有觉得一切都太巧了?”  

“你什么意思?”武琳语气不善。她一直在回避警局里有内鬼的问题。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内鬼确实存在。必须把这个人找出来!”  

武琳依旧沉默。  

“这个人的存在,是警局的一大污点,是对我们职业的玷污,有他通风报信,我们不可能抓到凶手。”  

武琳反驳道:“或许都是巧合。”  

她还心存幻想,不击破她的想象,她会不停的找借口掩饰。  

“就拿黑色捷达停位置来说,车头正好在监控视频之外不到一米的距离。这不可能是巧合!”  

这句话对武琳效果不大,但是给我一个启发。  

警局办公大楼正对着街道,三楼以上就能俯视路面,指挥着凶手倒车。也就是说,内鬼当时在办公楼里!  

可惜高大爷不在,他每天都守在门房,比打卡机还厉害,谁在办公楼里他最清楚。  

我放弃说服武琳,她执迷不悟,只有血淋淋的现实摆在眼前,她才会醒悟,希望代价不要太大。  

车停在医院大楼前,我正要推开车门下车,她问道:“你想怎么查?”  

“先从今早在楼内的人开始排查。”  

武琳一愣,问道:“包括波哥和闫副局?”  

“先要洗脱两人的嫌疑。”如果他们有问题,后果更可怕。  

武琳还想说什么,骨科的医生跑过来,从我的手中接过断指,确定状况很好。  

“二十小时内把伤者带来,我保证植活,对功能没有任何影响。”  

时间对我们来说太紧了,武琳只能保证近尽量。  

“最多三十六个小时,时间拖得再长就没可能了。”  

“麻烦你了。”武琳对医生表示感谢之后,我们离开医院,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大学城。  

话题重新回到内鬼上,武琳问道:“你想怎么排除两人的嫌疑?”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上报一条假消息,知情人仅限于几个。如果凶手中招,嫌疑人就在他们中间。至于上报什么消息,还需要商量。  

消息不能太重要,上级发火不好收场,武琳会有麻烦。消息也不能太轻,无所谓的事情内鬼不会通知给内鬼。  

“报告的组织怎么样?就说凶手可能和组织有关系?”武琳问道。  

组织潜藏在暗处,也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优势。一旦曝光,立刻就会成为警方关注的焦点,对它们之后的行动会造成影响。  

武琳的提议不错,但是我原本就认为凶手和组织有关系。内鬼收到的消息,会不会传给凶手还是个问题。等到抓到凶手,找出和组织的联系,也没办法反推出内鬼是谁。  

“这太费脑子了!”武琳皱着眉头说道:“想的我头疼,你想一个!”  

我绞尽脑汁,想到一个。  

“我们就说高大爷发现有关凶手身份的关键信息,这个怎么样?”  

武琳上报之后,内鬼收到消息,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凶手。凶手收到消息,肯定会改变计划。  

“风险是不是太大了,凶手的手中可能有人质,万一撕票怎么办?”武琳问道。  

这也是问题,  

凶手控制被害人,并不是立即杀死,还有一到两天的存活期。收到身份被识破的消息,有可能立即杀死被害人。  

我们不能拿生命做赌注,后果也没有人能承担得起,我只好打消这个念头。  

想出一条合适的假消息还真不容易,智力层面的较量太复杂,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稍有遗漏,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行了,别想了,先找到失踪者再说。”警车已经开到大学城门口。  

武琳的手机响了,我拿起来按下免提。  

熊森说道:“组长,情况不太妙,要出大事了。”  

“冷静一点,慢慢说!”武琳说道。  

“已经查到失踪女生的消息了。一共有两名女生联系不上,一个叫范小君,另一个叫庞丽燕。”  

非常熟悉的名字,仔细的回忆,正是调查碎尸案时失去联系的两个女生。一号范小君,三号庞丽燕。  

“怎么会是她们?”武琳也想起来了。  

“是内鬼泄密…”  

我还没说完,武琳向我使了一眼色,不让我说下去。  

“你在什么位置,我过去找你。”武琳问道。  

“大学城宿管部,和老师在一起。”熊森告诉具体位置。  

武琳挂了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