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诬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豨还不下马受降等待何时。”张敖是见过陈豨的,所以在乱军之中一下子就锁定了目标。  

“拦住他们。”陈豨不由一阵慌乱,在他眼前的是数百骑赵军。身着铁甲,脸带各种奇形怪状面具,在万马军中所向披靡。沿途之上竟然没有代军敢于拦截,很明显这队骑兵的目标就是陈豨。陈豨急忙呼唤自己的卫队上前拦截。  

对于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陈豨的卫队,张敖等人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双方接近,赵军抬起手里的弩箭,几百支精钢的弩箭飞了过去,陈豨的卫队装备虽然也很精良,所有的人都身披着皮甲,在这些弩箭面前却毫无防护作用,陈豨的卫队一下子被弩箭射下马来一大半,而他们射向赵军的弩箭却没给张敖等人造成什么伤害。  

“杀!”双方相距很近,只有一次射出弩箭的机会,在张敖的带领下赵军挂好弓弩,举起了精钢打造的马刀。  

张敖怒吼着用刀划向挡在自己前面的一个陈豨护卫的脖子。那护卫虽然尽力的用手中的铜剑去格挡,在铜铁碰撞之时,护卫的铜剑断成了两截,张敖顺带着割开了护卫脖子上的血管。  

张敖接连砍倒了数名护卫,杀到了陈豨的近前。  

“没用的东西。”陈豨咒骂着自己的坐骑,平时里被众人吹捧成了神马,这时连披了重甲的赵国骑兵都跑不过,在这逃命的关键时刻怎么不让陈豨着急。  

“陈豨快点儿投降,你还有点儿利用价值,能够多活一会儿。”如果不是张敖还想利用一下陈豨,早就命人冲过去将陈豨杀死了。  

陈豨这时可没时间与张敖废话,他明白逃命要紧。接连几鞭子打在自己马的屁股上,战马吃痛全力向前冲了出去。  

“还想跑。”张敖应对这种事情已经很有经验了。拿起挂在马鞍上的弓弩,上好弦抬手就是一箭。  

这一箭没有射陈豨,反而选择了目标更大的战马。利箭离弦,带着破空之音,瞬间追上了陈豨的马,扎在了马屁股上。  

陈豨的战马被张敖射了一箭,痛的连窜带蹦。马背上的陈豨如同坐在颠簸的小船上一般,连胃里的食物都要吐出来了。  

跟随在张敖左右的赵军明白了张敖的意图,同样拿起了弩箭,接连中了几箭之后,陈豨的战马再也跑不动了,轰然倒在了地上。  

马背上的陈豨反应不及随着马匹一起摔在地上,被摔的七荤八素的陈豨还没有缓上这口气,张敖已经冲过来了,在马背上俯身伸手,将陈豨捞了起来,横在了马背之上。  

陈豨在地上吸了一口气,张敖的马一跑颠簸起来,陈豨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了。  

“陈豨被抓了。”张敖的铁甲骑士一起大喊,目的就是要打击代军的士气,振作赵军的精神。  

这一喊还真有了效果,本来代国军队已经心虚,赵军喊的又是事实,弄得代军无心再管什么编制,乱糟糟的开始逃跑。  

“你们继续追击。”张敖对攻击这些败军没有兴趣,命令军队继续追击代军,他自己则带着陈豨退出了战斗。  

“你为什么要反叛?”找了个安全的地方张敖开始了对陈豨的审问。  

“我为什么要反叛,难道你不明白吗”陈豨被一口凉水浇到脸上,清醒了一点儿,见审讯自己的是张敖,显得十分愤怒。  

“我为什么会明白?”张敖奇怪了这中间怎么会有他的事。  

“燕王藏荼被杀,韩王信被打败都有你参与。淮阴侯韩信被抓你就在近旁,你还不明白所有异姓诸侯王的下场吗?别看你现在闹的欢,早晚也有被刘邦收拾的那一天。”陈豨诅咒着张敖也没有好下场。  

“你发动叛乱是否与淮阴侯韩信相勾结?”张敖知道陈豨说的没错,便不与他争辩,而是问了他始终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为什么张敖非要在乱军中活捉陈豨的原因。  

这也算是一起历史公案,据史书记载陈豨在受刘邦之命离开长安的时候去拜见过淮阴侯韩信。淮阴侯韩信对陈豨说:“你要是起兵反抗刘邦我在长安接应你。”  

后来陈豨真的反叛了很可能就是因为这句话。可是陈豨最后被樊哙抓住杀了,淮阴侯韩信也被皇后吕雉在长安以谋反的罪名杀了,谁也不知道韩信与陈豨究竟有没有过勾结。  

“反抗刘邦是我自己的事,你少要攀诬他人,这事跟淮阴侯没有任何关系。”陈豨急忙否认,曾是淮阴侯韩信的手下,与韩信的关系还算不错,不诬陷淮阴侯韩信这一点还是能做到的。  

“你也说过我见证了你们每一个人是怎么倒霉的,其中原因我自然明白,现在你被抓了,为了安定代国地区,让你的手下失去希望,我把你交到刘邦手中,你很快就会被杀,为了能多活一会儿,你最好实话实说。”对于反叛的人刘邦真的是没有一个轻饶的。  

“许多人都劝过淮阴侯反对刘邦,可惜淮阴侯没有听从众人的劝告,要不然以淮阴侯的才能我们也不至于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陈豨的眼神暗淡了下来,能活着谁也不想死,可惜淮阴侯韩信没有带大家抓住这个机会。  

“我希望你说反叛之事与淮阴侯有关。”张敖看陈豨的态度也就不与他绕弯子。  

“我不会诬陷淮阴侯的,要诬陷还不如诬陷你就是这次叛乱的主使呢。”陈豨气愤的说道。  

“你诬陷我也没用,每个叛乱的平定都有我的份,即便是皇帝多疑也不会相信现在我会反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