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比例尺什么的赵午真的没听说过,所以张敖一问赵午也是一脸茫然。  

“算了,把帮你画图的人找来,我教教他怎么画图。”张敖发现穿越过来干点儿什么真是艰难。一些作为学识的东西在这里都是高科技,后世商店中能买到的东西自己还得亲手做。  

赵午听了张敖的话脸上有点儿不自然,但还是说道:“散朝后,我就带他去见大王。”  

“都散了吧,明天我要检查交办的事完成情况。”张敖见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宣布散朝。  

朝中的众大臣心头一紧,大王这是明显的心情不好,昨天刚和丞相干完仗,今天又弄得太傅下不来台,明天检查工作不知谁要倒霉,还是回去抓紧把事情办好,别被大王抓住把柄。  

众人退去,张敖让内侍将赵午给他的邯郸城的设计图挂了起来。  

说句良心话,这副图如果从绘画的角度说已经十分精美了,绘制的人画画水平很高,每一笔线条全都很流畅,画上的景物让人看的也赏心悦目十分优美。如果从绘画方面看这是一副精品,却不是一张合格的地图。  

“其实画图的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张敖在自言自语。正因为这个张敖才想让赵午把画图的人找来,自己指点一下,在画地图的领域赵国就可以领先世界了。  

“来人啊,把我的工具拿来。”既然要指点别人,张敖也要做好准备。  

张敖在王宫内忙碌着,不一会儿接到禀报,太傅赵午到了。想来是赵午带着画图之人来了。  

“把太傅请到这里来吧。”张敖看手头的活快干完了,就让赵午过来。  

一会儿功夫,赵午带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年青人走了过来。  

赵午一边走一边对年青人叮嘱道:“赵离,见了大王要把性子收敛一点儿,不要谁都瞧不起,大王虽不怎么读书,却很能打。大王说几句外行的话,你就听着。人各有所长吗。”  

正在干活的张敖抬头望了一眼,眼神不由被吸引。这年青人可算做少有的美男子,浑身上下散发着儒雅的气息。  

“大王,您怎么能干这种活。这是低贱之人才干的事。”赵午叮嘱完赵离抬眼一看大王张敖正在那里干木匠活,这可把他惊的不轻。做为太傅赵午辅佐张敖也刚开始,并不知道张敖还有祖传木匠这个属性。  

“这叫知行合一,人既要懂得道理还要有动手能力。你看我手中的工具他叫刨子,用它就能将木板弄的既光滑又平。而发明刨子的人就要既明白道理又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张敖对读书人看不起劳动者很有意见。  

“这是大王让我找来的绘图的赵离。”赵午见张敖不听劝,还自己弄了一套理论,觉得这事要慢慢来,于是转换了话题。  

“赵离,笊篱,肯定能捞的盆满钵满的,不错,不错,长得挺英俊的。”张敖真心的赞叹,觉得赵离可以凭脸吃饭了。  

“大王对所绘图画有什么不满请直说,我们会马上改的。”赵午弄不清张敖是不是真心在夸奖赵离。  

张敖上下打量了打量赵离,又看了看赵午,然后把赵午拉到一边小声的说道:“太傅,您是不是假公济私,这赵离长得与您有几分想象,是不是和您有点儿渊源,如果是那样,我可以重点提拨提拨他。”  

“赵离是我的亲儿子,大王不必对他照顾。”赵午想大王的眼神还不错,上来就看出我们父子有相像的地方了。  

“太傅这叫举贤不避亲,我懂了,想来赵离赵公子是有真本事的人了。”张敖暗笑自己想多了。  

“听说大王对我所画的邯郸城图样很不满意?”赵离花了很大的精力才画出了邯郸池的图样,却被父亲告知大王不满意,心中就很不服气,又看到大王在那里干木匠活,觉得这个大王更不正经了。  

“这副图样用毛笔绘成,线条没有更改,画面没有污点,看上去还很优美,做为一副画很不错,可作为建造城池的图样却不合格。”张敖指着挂在那里的图样说道。  

“那还请大王指教什么样的图样才算合格?”赵离很不服气。赵离的父亲赵午就是一个博学之人,一脉相承赵家的家学渊源深厚,赵离自小聪慧刻苦,在他这一代的年青人中表现的十分优秀,整个人自然也带着十分的傲气。  

“来帮我把这木板立起来。”张敖招呼赵离把他刚做好的木板竖放在木架上。  

赵离虽然觉得这种体力活不是君子所为,可对方是大王,只好过去帮了一把手。  

“我本想做一块黑板着,没时间染黑了,现在先凑合着用给你讲一下。”张敖拿起用白灰和石膏混合做成的粉笔说道。  

赵离做好了准备,一旦大王说的不对就进行反驳,他就看不惯张敖那种好为人师的样子。  

“你呈上来的应是新都城邯郸的整体设计图。它的作用就是确定城池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这就要求人们看到图就可以知道每幢建筑物的大小,相互之间距离有多远。要不然在施工时不是挤在一起没处建,要么就是大小不一不成格局。”张敖还在说着赵离所给之图的缺点。  

“光凭一张图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不能在图的所有地方都写上尺寸,那样将会变得一团黑什么也看不清楚。”赵离很不服气。  

“我来教你什么是比例尺。”张敖在木板上写写画画,讲解着比例尺的原理。  

“还能这么画。”赵午和赵离父子都是聪明人,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