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后续影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一台上,四周遮天迷雾弥漫,看不清楚,唯有中.央地带,人影绰绰。  

不少新进入太初域的作者议论纷纷。  

“受圣书接引认可的倩女幽魂就是此人创作的?竟然如此年轻?”  

“这少年手段了得,也不知修炼了什么神通,竟能透过遮天迷雾,看穿迷雾之外数十万里之遥的地方。他不仅看到了三足的火鸦,七色的神鹿,死寂平原,黑水湖,甚至连绝仙岭深处的那座黑色断船都能看到。”  

“如此!这少年绝对有大神之资啊!”  

“天生妖孽啊!五行月票藤也是他发现的!”  

“听这少年说,他出身一个上古大教,名叫‘勿攸双心派’,此番出山,是为了历练…”  

“勿攸双心派?那是什么教派…”有人疑问。  

“其实,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他手中的那张记载着炼制先天月票神兵的纸张。”最后,有人发出这样的言论。  

此言一出,众人停止了笑声。  

一双双眼睛,开始发亮,变得炽热起来。  

这是目前,众人心中最想知道的事情,就是白羽手中的月票神兵炼制之法,凭此法炼制月票神兵,到底会锻造出那种先天级别的月票神兵?  

会不会是…?  

众人对视了一眼,心下震惊。  

因为古籍中有记载,这片区域之所以叫做‘太初域’,是因为这里有一件至高无上的先天月票神兵,是先天之中最为顶级的存在,只是相传此宝在太初时期与天外异种的战争中便已损毁碎裂,只余下一些碎片。  

古有传言,这些神兵碎片只要能得到其中一块,就有机会寻找到其余五块碎片,而这些碎片唯一一块知道其下落的,就在这太初域之中,故而此界被称为太初域。  

“若真是先天至宝‘东皇钟’的炼制之法,那价值将无法估量,此等至宝,可是太古时期,神人曾使用过的法器,号称得此钟,先天立于不败之地,此钟之炼制之法,先天而成,大道所生,一旦东皇钟炼制而出,其炼制之法就会消失于天地之间,根本记不住。”  

“那个少年,可还真是拿到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啊。”  

“这种宝贝,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论落入谁的手中,都会十分棘手,除非自身实力足以横扫天下,不然只能潜心修行,一暴露,便是死路一条。”  

“还有…你们看到他手中那张化成宝瓶的书页没有,竟能轻易的就将九天图烧坏,要知道,这副九天图,可是柳家的九副九天图之一,一旦组合,就是一张最顶级的黄金月票,却在那书页所化的宝瓶之下,烧出了一个孔洞。”  

“此言有理!那张书页化作宝瓶将九天图烧出孔洞,明显是这少年有意控制,事实上,那张书页威能绝对更加强大,我怀疑有焚天煮海的威能。”  

“少年危矣。”  

有人幸灾乐祸,发出冷笑。  

许多人望向白羽的目光灼灼,眼中散发出莫名的意味。  

外界!随着‘柳家事件’被知情作者传到网上,一股新的风暴逐渐酝酿…  

白衣净妖!  

这个不久之前刚听说过的名字,再一次的进入人们的视线。  

之前,白衣净妖以一个新人之身,在聊斋征文大赛中创作出受圣书接引的作品,冠军天成,获得大道推荐,被传有大神之资。  

很多世家势力已经觉得足够高估这个新人作者了,但没想到,时过不久,这个新人作者竟再次惹出了大事,竟将一个五星网文世家的一队人马给挑了,杀得一个不留。  

他们震惊于白羽的实力和手段,亦有些同情天青城柳家,堂堂一个五星网文世家,竟然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的挑翻了,这绝对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成为网文圈中的笑料。  

有些人觉得白羽手段太过狠辣,做得太过了,但也有许多和柳家对立的家族势力幸灾乐祸,在网站的论坛上留言,各种讽刺和嘲笑…  

但最后,无数人的注意力全部都转到一件东西上,就是白羽得到的那张纸张。  

先天神兵的炼制之法!  

无论在哪里,先天月票神兵都是一件重宝,就算仅仅只是其炼制之法,也要比许多黄金级的灵宝月票要贵重得多,哪怕是真正的月票神兵,只要名次不入前十,都无法与一张先天月票神兵的炼制之法相比。  

“什么,有一位少年,从太初域意志手中,拿到了一张先天月票神兵的炼制之法?”  

“消息确切,当时有无数人在场,柳家的人还曾出手抢夺,只不过看走了眼,全被那个少年镇杀,烧成了劫灰。”  

“这个少年,作风太妖魔了,肆无忌惮,心狠手辣。”  

“据传,这个少年天赋异禀,有问鼎大神的资质,因为他透过太一台遮天迷雾,可观数十万里!”  

“据太初域传来的消息,里面有一株月票灵根出世,也是这个少年率先发现的…”  

“什么月票灵根?”  

“好像叫做‘五行月票藤’,藤上长着黑铁、青铜、白银、黄金、白金五个等级的灵宝月票!”  

“最令人震惊的是,很多人猜测,那少年得到的先天月票神兵的炼制之法很可能是‘东皇钟’的炼制之法…”  

“什么?是‘东皇钟’,相传太古神人用过的宝物?”  

一时间,整个网上为之轰动,很多大势力抛出橄榄枝,条件任他开,也有势力眼馋‘东皇钟’的炼制之法,暗中调查白衣净妖的真实身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