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佬出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余超微笑着跟前来问好的村民寒暄几句,可人数太多,他也招呼不过来,只能笑着点点头,示意我听到了,我感受到了,我明白的。  

随着人数的增多,余超也被热情洋溢的人群给团团围住,搞得余超跟大佬下乡视察一般。  

偏偏每个人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却又左言他顾,让余超好生心烦。  

“停!”  

嗯嗯,十天没来,咱这号召力还是没降嘛,一声令下,全体静默。  

“都围在这里干嘛?活干完啦?干完了,就该干嘛干嘛去,没见天色已经晚了么,再不回去,你们舍得浪费灯油?”  

又是这个方老三!  

好不容易装逼给自己看,立马就被他给破坏了好心情,余超心里恨的牙痒痒。  

“咳咳,我知道大家都想跟我说说话,可现在时间不早了,有什么事咱们明天再聊好吧?”  

“东家,你不会再走了吧?”有人问了。  

余超笑道:“走,我肯定是要走的,不然我上哪去找那么多东西带回来呢?  

不过啊,短时间内,应该不会跟之前那样长时间不过来的。你们放心,我说了明天还来,就一定还会过来的。”  

人群里再次传来声音:“东家,河堤修完了,现在连沟渠都快要完工了,您那还有多余的活需要人手干的没?”  

余超有些想发笑,他强忍住笑意说道:“沟渠完工了,不是还有北边那个水潭么?那地方应该不小吧?  

嗯,你们的意思我也明白,可这一时半会儿的,除了鹰嘴崖那里的宅子还要建设之外,别的嘛,这样吧,我回去想想看,你们要是有想法的话,也可以跟我说说,好吧?”  

吴有财见没人再说话,在外面招呼道:“长平村的,都散了吧,东家既然回来了,鹰嘴崖那里肯定要加快速度的。  

快点让开,请东家过去看看,要是有需要增加人手的情况,我明天早上会通知下去的。”  

长平村的人如何敢不听村长招呼呢,更何况他们跟余超的关系,并没有入方家村的人那般熟悉,现在也没啥好问的,自然得很听话地散开回家了。  

方大叔见状气的要命,特么的吴老二,你又给我上眼药啊!  

“方家村的,都滚回家去,耽误了余小子的事,你们还想不想吃饱饭了?”  

方家扛把子不轻易发火,可一旦发火了,效果杠杠滴。  

方老三阴阳怪气地说道:“余小子,这么久才回来,你就不给我们一个交代?”  

原本余超还挺想念大家的,可听到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  

知道啥叫今非昔比不?  

“交代?  

呵呵,真是搞笑的很啊!  

你谁啊你,我凭什么要给你交代?  

真是马不知脸长,谁给你的自信这么跟我说话的?  

是我给你吃得太多太好,让你忘乎所以了么?”  

方老三只不过是随口一说,习惯性地开个玩笑而已,可谁知余超当真了,还不给他面子,这就有点尴尬了。  

想发火吧,这特么的又怕真顶起来,搞得最后大家都不好相处,还遭人埋怨。  

不发火吧,心里还不痛快,心说你余小子当初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咋就变的这么快呢?  

就在方老三尴尬之时,吴有财还给火上添油了。  

“东家,您别跟这种粗人一般见识,他就一二愣子。  

当初在外面就是因为这个臭脾气,搞得最后眼睛也瞎了,脸也破相了,性格是越来越怪了。  

咱们还是趁着有点时间,去鹰嘴崖那里看看吧。  

我们这些天可没偷懒呢,宅子的进度已经提前不少,就等着东家您前去验收,选个时间好上梁了。”  

吴有财说的上梁,主要是指安装建筑物屋顶最高一根中梁的过程。  

而这里所谓的「中梁」除了建筑结构实用上的重要位置外,同时更有其无形的宗教层面的意义,就是期盼中梁支撑永保建筑物之坚实。  

余超小时候也见过这类场面,自然不用他多解释了。  

方老三想对着吴有财发火,可被方大叔一巴掌拍在后脑勺上,瞪了他一眼,只能愤愤地低下头不说话了。  

方大叔招来一旁不知所措的小山,跟他耳语一番,然后小山便飞快地跑了出去。  

余超没理会方老三,跟方大叔和吴有财寒暄几句,慢慢朝着鹰嘴崖而去。  

等到了鹰嘴崖门口,一座小型城门已然砌筑起来,城门上方还有跟长城一样的观察口和射台,共有三层,也不知道里面具体是干什么用的。  

两扇大门已经安装完毕,正分布在门口两侧,前方隐约可见有下水道的小口,想来这应该是泄洪所用。  

余超问道:“老吴,这大门现在可以投用了?那是不是每晚都有人守在里面呢?”  

吴有财急忙回道:“东家,大门今天早上才安装完毕,已经开关试过几次了,没什么问题。  

至于晚上嘛,没有东家的吩咐,我可不敢留下人,毕竟这里都是东家的,总不能东家都还没住上,就让别人给抢先享受了嘛。”  

瞧瞧,老吴这家伙虽然有些小心思,可这话说的多好听啊,哪像方老三,口无遮拦的,都不想搭理他。  

“咦,我们来得正巧啊,大伙刚收工吃上了呢!”余超笑道。  

秀儿早就从其他人那里得知余超回来的消息,虽然想第一时间赶过去,可最终还是没去。  

因为村长派人过来通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