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江东小霸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坚守营寨,等待援军!”  

陈瑞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清晰的传入了帅帐内,各个将领的耳朵中。  

虽然士卒数量,他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在高端武力上,他们却远远逊色于关内的大唐军队,这也是大陈统帅陈瑞,为什么休战七天的原因。  

“诺!”  

众将领齐声领命之后,便大踏步的离开了帅帐之内。  

“一个新兴的王国,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高手?”  

空荡荡的帅帐之内,陈瑞一人独坐于主位之上,双眼在不停的闪动。  

一个王国势力,竟然有这么多的超凡高手,这是极不寻常的,要知道超凡境界的武者,就是在王朝内,那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个大唐王国,不简单!”  

思索良久之后,面色凝重的陈瑞,才起身自顾开口道。  

“伯符,关下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怎么样!”  

深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从面色肃然的太史慈嘴里发出。  

他此时与满脸桀骜的孙策,相对而坐。  

一缕缕轻色的熏烟,从其二人身旁的,三味喷火熏烟炉里,缓缓飘散而出。  

“乌合之众耳!”  

“我领八千龙卫,便可将其击垮!”  

孙策自信开口,不屑一顾的神色,溢于言表。  

对于这位江东小霸王来说,陈瑞率领的那支军队,还真就不曾入他法眼。  

“哦!”  

“伯符是想出关,与之决战吗?”  

太史慈缓缓放下手中茶杯,面目含笑的开口说道。  

以他对这位故友知己的了解,怎么可能还听不出,孙策话里的意思那。  

有一说一,以孙策这样桀骜不训的性格,怎么可能容忍一个草包,在其面前耀武扬威那。  

“子义,你莫非也想…!”  

孙策面露喜色,起身轻声湊至太史慈耳旁言道。  

“北面战事日益严峻,南面我想速战速决,为陛下减轻一点压力!”  

太史慈面色变得肃然,声音沉重的开口回答道。  

“至于陛下坚守的命令?”  

“我等可以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  

说到这里的时候,太史慈的语气,微微加重了几分。  

“陛下不知兵事,行事难免过于保守!”  

孙策目露精光,语气激昂无比,对于他来说,坚守关隘可远没有,纵马厮杀来的痛快。  

“好,一言为定!”  

“今夜子时,我等出关夜袭!”  

太史慈与之对视一眼,双眼爆出凛冽的杀机。  

深沉的夜色很快降临,一道道并不明亮的篝火,开始依次在大陈各个营帐里亮起。  

苍白的月亮,今日似乎也有点怠倦,只稍稍露出一角,照耀着这贫瘠无比的北荒平原。  

“这鬼天气,真是冻死人!”  

一名值夜的大陈士卒,缩了缩自己的脖子,语气有些抱怨的开口道。  

“唉,冷不冷的先不说,我只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回家去看我的老婆孩子!”  

说话的是,与之同行的另一名大陈士卒,他提到老婆孩子的时候,脸上明显露出了幸福的神色。  

他们是战争的参与者,却不是战争的主导者,死亡和流血常常伴随在身旁,荣耀和光环却经常笼罩在将领身上。  

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结束这一场战争,早日回家与老婆孩子团聚,可这微不足道的愿望,在此时却得那么遥不可及。  

“漱,漱!”  

一道极其微小的声音,突然在二人的周围响起,正当他们疑惑回头之时,冰冷的刀锋,已经架在了其脖颈之上。  

“噗嗤!”  

利器切入肉体的沉闷声响,伴着殷红的鲜血,打破了这寂静的寒夜。  

两道至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身影,就这样永远的倒在了雪地里。  

“将军,所有巡逻的哨兵,已经全部处理完毕!”  

一名东吴龙卫,面色肃然的开口回禀太史慈和孙策二人。  

这龙卫身穿,厚重无比的铠甲,手中握着此时还在,滴着鲜血的利刃。  

“行动!”  

太史慈和孙策对视一眼之后,便异口同声的开口道。  

“诺!”  

一道道深沉的声音,在二人的背后响起,好似月圆之夜,聚集长啸的狼群一般。  

“踏,踏,踏!”  

东吴龙卫们,犹如深夜里的幽灵一般,静悄悄的摸进了一座座,燃烧着篝火的营寨里。  

“呼呼!”  

睡得正香的大陈士卒们,打着美美的呼噜,从其脸上带着的浅浅笑意,应该应该能看出,他们此时的梦境,一定十分美好。  

“嘿嘿!”  

这些摸进来的龙卫们,相视狞笑之后,便抽出自身携带的利刃。  

寒光一闪而逝!  

一道道惨叫声随之响起!  

大量殷红的鲜血喷洒到,洁白的军帐之上。  

这些沉睡的大陈士卒,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反应,便被一刀抹了脖子。  

这样的场景,在大大小小的军帐之中重复上演。  

“敌军夜袭!”  

一名因为夜晚小解,侥幸躲过一死的大陈士卒,在其回到营帐之后,便凄厉无比的高喊道。  

“夜袭?!”  

随着这道凄厉的声音,无数大陈士卒,才从睡梦中悠悠转醒,待听清其内容之后。  

他们便一个个从其床铺之上跳起,摸到武器之后,便急吼吼的冲出了军帐。  

一时火光大作,军士们的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