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爱搜书isoshu  

即可找到本书.  

赵子龙出生前她的母亲便梦到一条金龙钻入腹中,出生时更是有彗星闪过,紫气满堂的异象发生。  

由此异象,赵家族长亲自命名龙,又按照家族辈分,得名赵子龙。  

赵子龙幼时早慧,未满一岁便能开口言语,三岁识字,五岁背诵三百千。  

六岁测灵更是觉醒枪魂道体,被一上古仙宗太上长老专门跑到赵家引入宗门。  

从此便跟着师傅在宗门学艺,只有亲人过大寿及家族重要之事相召时,宗门才允诺下山。  

赵子龙人虽不在三郡生活,但一直是三郡英才榜样,每家每户的父母教育孩子时都会说上一句:  

你看看你,再看看人家赵家子龙,你要是有他万分之一的本事,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就连琅琊国主在一次酒后也曾对赵家族长戏言:  

“琅琊国枪魂共有一石,子龙独得十二斗,其余琅琊国英才共欠子龙二斗!”  

惹得众人大笑,也落实了赵子龙枪魂十二斗的浑号。  

虽是调笑之言,也足以说明赵子龙枪魂天赋之高。  

这刻围观修士听到赵子龙与钟一刀定下的一招之约,不由大喜,纷纷暗道:  

今天的热闹真是令人极度舒适,强烈建议反复观看,再刷亿遍!  

“大哥,赵子龙气场太强,恐怕一刀难敌对方一招啊”  

钟家方阵文弱青年面露焦急地望着身边的俊朗青年,双手不时地搓着。  

“勿急,咱们要相信一刀,再说了此时要是强行召回一刀,会在他心里留下阴影,那才是真正的毁了一刀。  

这是比赛,赵子龙就算气场再强,也并不会下死手。  

正好让一刀磨磨性子,省的天天找族中之人喂招,还挑三拣四的,让他看看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俊朗青年到是不为所动,毫不担心钟一刀。  

“我是怕一刀受次一败,从此心灰意冷,失去斗志,家族痛失一天才。”文弱青年解释道。  

“呵呵,不必担心,如果一刀经此一败,没有失去信心,反而越发刻苦,那大道可期,前途无量。  

如果经此一败,便失去了取胜之心,那他这斩天刀,不修也罢。  

至于天才之名,呵呵,家族屹立数千年而不倒,靠的可不是炼气期天才。  

再说了,哪年家族不得发现几名天才?  

真正成为家族顶梁柱的又有几人?  

我倒是觉得只有经过风雨的天才,才是真正的天才。  

最近这些年家族把低阶修士保护的太好了,回去后就要建议家族重新启动先祖的末尾淘汰制,省的以后闯荡江湖时丢人现眼!”  

俊朗青年好像对家族保护低阶修士的族规很不满,对着文弱青年嘀咕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儒家修士虽然在某些方面过于迂腐,但圣人之言总能让人醐醍灌顶。  

真是高山仰止,心生仰慕,如沐春风…难怪能成为最强大的数宗之一”  

文弱青年看着自己从小就仰慕的家族天才,心中默默吐槽:  

“明明修的是争斗之法却偏偏对儒家圣言奉为圭臬,真不知等对方掌控家族话语权之时会不会投向儒家宗门?”  

“别分心,要开始了,场上这两位都是天之骄子,对决很有看头,这对你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顿悟时机!”  

俊朗青年好似明白文弱青年分神一般提醒他。  

文弱青年急忙抛去脑中想法,专心看向正在枪刀相对的两人。  

赵子龙与钟一刀本来相距十余丈,两人相约一招定胜负后便又拉开距离,同时运气,准备自己最强一击。  

两人凝神聚气,一人持枪、一人持刀,遥遥相对站立,然不动。  

一时间,数千人围成的校场竟落叶可闻,唯有一丝清风吹起众人衣发。  

“呖”  

一声鸟鸣打破诡异寂静,也拉开两人战斗序幕,两人同时动了起来。  

赵子龙单手持枪,先是慢走、随后疾走,继而奔跑。  

速度由慢及快,短短数息间众人竟看不清他是如何出枪,直觉一阵强光闪过。  

闪的众人不由眨眼。  

钟一刀先是单手持刀,奔跑几步之后变成双手持刀,随即猛然跃起,一股滔天刀气,弥漫场,众人只觉浑身一凉,冷汗直流。  

刹那间,两人相向而过。  

赵子龙持枪而立,气势磅礴,威风凛凛。  

钟一刀手握刀柄站立,心中战意,无以复加。  

只可惜手中刀已断为两截!  

他是一名刀客,虽不信奉一人一生一把刀,但一招之下宝刀已断!  

他还有再战之力!  

他还有备用之刀!  

但此战已败!  

一招而败!  

“呵呵,果然是枪魂十二斗,钟一刀佩服!”  

愿赌服输,这是最起码的规矩。  

“阁下不必在意今日之战,以阁下刀法,应该稳进第三阶段,到时我们再一决胜负!”  

赵子龙到没有胜利者的张狂,而是真心夸起钟一刀来。  

“你不淘汰我?”  

钟一刀极为震撼,他刚才可是一连淘汰十八位三郡英才,并出言讽刺,没想到赵子龙竟如此大度。  

“你我之战还未结束,我等着你的挑战!”  

赵子龙说完之后便往回走。  

“我输了,心服口服!”  

钟一刀彻底低下高昂头颅,心服口服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