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选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阳深吸一口气把刚才那种气闷至极,无处发泄的情绪都化成了手中一拳打在墙壁上。  

在他忐忑又期待的注视下,那堵墙以他的拳头击中点为中心,慢慢出现了道道裂缝。  

整面墙像极了被一个硕大的蜘蛛网整体覆盖。  

三息之后,整面墙壁在张阳惊讶的目光中化为无数碎石,散落一地。  

只留下目瞪口呆的张阳,他预料到了整面墙壁会坍塌,绝没有想到竟会如此干脆利落的化为无数碎石。  

这两种情况对于力量的要求差距可是不小。  

张阳看了看自己的拳头心中窃喜,目前来看丹田变异属于有利变化。  

“哈哈哈”  

想了一会后,张阳还是止不住的掐腰大笑几声,尽显小人得志。  

片刻之后,听到动静的物业人员赶来之时,张阳早已离去。  

当天,他又去见了孙斌并且提出了几种物资,希望上面能帮他收集下。  

孙斌与上面沟通后,同意了张阳的要求。  

张阳归来第二十日,一切准备就绪,蓝星人族专门举办了动员大会,张阳在家陪家人没有参加。  

他五心朝天在自家卧室里运行着初级功法。  

这十余天内张阳一直研究“混沌元气”。  

灰蒙气体被他正式命名为混沌元气,感觉听着就很霸气。  

天地初生,灵气未分;混沌为一,元者,灵气之始也。  

也很暗合张阳体内可以吞噬转化五行灵气的“灰蒙气体”。  

经过十余天的潜心研究,张阳还发现一个对他来说很尴尬的事情。  

现在的自己根本无法完全依靠体内青色蚕豆流出的混沌元气修行。  

原因很简单,青色蚕豆自产的混沌元气量太少了。  

要想完全依靠丹田内的青色蚕豆来修行,只能扩大体内的混沌元气。  

经过张阳十余天的研究还真找到了两种可靠地方法:  

第一,多食用木属性妖丹,增加青色蚕豆的“输出”。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理,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木属性妖丹可以增加青色种子的输出能力。  

第二,多食用各属性灵果,反正都会被转化为混沌元气,到是省去了挑选灵果的力气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钱钱钱!妖丹要钱,灵果要钱。  

真可谓穷文富武壕修仙,古人诚不欺我!  

还好这一界虽然是无灵之地,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可以到那方世界换取不少资源。  

“这样想来自己还真是个二道贩子。”张阳只能苦中作乐,乐呵呵地想道。  

张阳把储物袋中所有的东西都腾空了,除了妖丹与灵果外就连白云入梦决复印件、无名种子等都让妻子保管了。  

白云入梦决交给妻子保管是为了防止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如果家里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还可以选择把东西交出去,以求帮助。  

张阳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活着回来,总得给家里留下些后手。  

只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差点给自己至亲至爱之人造成巨大的变故,也差点让张阳成为了“人屠”。  

张阳归来第二十一日,他参加了蓝星人族最后的誓师大会看着眼前的众人张阳默不出声,他知道对这些人来说,或许以后再也回不来了。  

张阳很佩服他们的勇气,但也仅此而已。  

这次各国选拔的人才包括了各个方面,足有数千之众。  

虽然张阳明确地表示过自己仅能维持一刻钟左右的光门开启时间。  

这数千人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人数最多,足有总人数的九成之多,这些都是各国的精锐之师。  

每一位都全副武装到牙齿,毕竟严格来说他们属于入侵者,必要的武力还是要有的。  

这些人来自与不同的势力,有的以前甚至是敌人,不过现在他们被打上了统一标签,蓝星人族先驱者。  

第二类人仅有数百,他们手中没有任何武器,但各个都面露狂热。  

张阳明白这些人是来自各个行业的专家,事实上这些人才是此行的核心人员,毕竟第一次进入信息最重要。  

第三类人不足两百人,他们都是各国的能人异士,毕竟在那方世界内还不知道热武器是否能够使用,还是带些玄幻手段比较好。  

张阳在高台上就看到了不少“熟人”另外还有身着奇装异服的各类职业者。  

第四类可以说少的可怜,仅有三十二位,是那些所谓的“天启者们”。  

也不知道上面用什么方法,竟让他们都同意了再次进入。  

张阳又环视了众人一圈,想了想后便向前一步,气沉丹田随即隆隆之声传遍整个校场:  

“我不知道你们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加入进来的,现在我给你们一个忠告,那方世界很危险,随时可能丧命。  

我给你们一次机会,现在退出者无过!”  

数千人像受阅的士兵般无一人退缩。  

“家有父母且为家中独子者;  

家有妻儿且年幼者;  

未成年者;  

现在强制退出!”  

数千人齐齐的看着张阳,满含坚毅,整个校场岿然不动。  

看来这次选拔,各国把能考虑到的都考虑了,自己问过也算问心无愧了。  

“对古文字有研究者,尤其是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都精通的出列!”  

张阳没有把自己需求人才的要求提前告诉各个国家,不然他们非要因为这事打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