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归心似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个月后,风餐露宿的张阳终于赶到了方家族地。  

本来张阳可以很快就到达的,没想到自己竟然犯了迷路的老毛病,无奈之下只好见一次城池,便纠正一下方向,最后竟足足用了三个月之久才赶到方家族地。  

在现实世界中张阳就是个路痴,只分得清左右,分不清东西南北。  

找地方完全靠手机导航,并且刚开始的时候还要先走两步试试方向是否正确…  

来到仙侠世界后,张阳的鼻炎都因为修炼九宫锻体术不治而愈,没想到迷路的老毛病竟然一点都没改变。  

这让张阳错估了自己的方向感。  

要是因此错过了秘境开启,可就玩笑开大了。  

好在张阳终于在约定时间一个月前到达了,应该不会错过。  

方家族地山脚下,迎宾楼。  

张阳客客气气的递上了拜帖,这是临走前专门让安正阳写的帖子,十分正规。  

方家专门负责迎客的人员见到张阳递的拜帖后,打开一看立刻回复道:  

“原来是张道友,在下早已恭候多时,族长早已说明近期张道友会到来,我马上就为张道友安排引路人”  

说完他便为张阳找来一小厮,引张阳上山。  

一路无话,两人顺利的来到山上。  

“张阳兄弟,别来无恙啊,浩卿早已恭候多时了”方浩卿、方如悦两兄妹在山上等着张阳的到来。  

“浩卿兄,客气了”张阳赶紧回礼道。  

虽然已经来到此方世界数年,对这种动辄拱手,有时还弯腰的礼仪还是有些不习惯。  

“看来还不算晚”张阳见到方浩卿在安家族地,心中一松。  

“再有半月时间各家便会集合,大家一起前往秘境,张阳兄弟来的正是时候”方浩卿解释道。  

“你竟然炼气五层了?”方浩卿脸色微变,凝声问道。  

“就知道瞒不过浩卿兄,刚进阶的”张阳谦虚道。  

站于两人身后一直没有说话的方如悦心中一酸。  

她可是知道张阳确切来历的,本是一凡人被鬼灵雾觉醒了五灵根资质,丹田还受损了。  

没想到竟然只用了七年的时间就到了炼气五层。  

反观自己,同样是五灵根资质比张阳修行的时间还长,现在竟然只有炼气三层,难道我不努力吗?  

方如悦自然是不知道,张阳的丹田早已恢复,并且灵根也经过优化堪比三属性灵根了。  

张阳在方家族地修行了半个月后,便于数名方家子弟一同跟随方家长老,与其他家族人员集合。  

数日后集合完毕的六家,一起前往三千里开外的黄级秘境。  

又等待了数日,秘境封印最薄弱的时候六位筑基长老召集众人准备进入。  

有一长老不放心的再次嘱咐道:  

“各家子弟务必在一个月内全部返回,否则生死有命我们是不会等待的”  

说完还有意的瞄向张阳。  

张阳苦笑一声,这都是因为前两天,六位长老讲解在秘境之中注意事项的时候。  

张阳问了句:“如果一个月后在秘境中出不来怎么样,必死无疑吗?”  

本来张阳以为长老们会说,由于禁忌什么的活人待不下去,没想到结果大出张阳的意外。  

长老们告诉张阳,秘境之内可以生活,但是由于有很多野兽及妖兽,生活下去比较困难而已。  

只有方家长老若有所思的看向张阳。  

其他家族都以为让张阳这个外姓人进入秘境是方家族长的主意。  

毕竟是占用的方家名额,方家长老知道张阳进入秘境是安家特别交代过的。  

本来安家的意思是让张阳不占六家名额,代表安家进入。  

方家族长为了向安家卖好,直接让张阳占用方家名额,所以其他五家才对张阳显得不冷不热。  

殊不知,这些人中要说谁最重要,还要数与金丹家族有关系的张阳。  

这刻听张阳的意思,竟然不想出来了,怎让方家长老不心急?  

那方家所做的一切,安家不是看不到了吗?  

这岂不是眉眼抛给了瞎子看。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干瞪眼,别无他法。  

六位筑基合力打开封印,张阳等数十人立刻进入秘境。  

张阳一进入秘境便拿出一个圆形罗盘,辨明方向后,二话不说便急忙向东赶去。  

急的方浩卿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跺脚间张阳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此时的张阳早已思家心切,归心似箭那里还有时间与其他人客套。  

张阳一手拿着罗盘,急速向东赶去。  

一路上或使用寸步在巨木之间来回跳动;或使用轻身术若武林高手一样蜻蜓点水般,借力向前急速行进。  

由于方浩卿给他详细的介绍过秘境中的四大妖兽,张阳是顺着它们的领地边线行走的。  

第一日,张阳见到数种灵果,顺手便采摘了去气的守护灵果的妖兽急的直追张阳数十里。  

第二日,张阳见到一颗淬体果树,更是毫不犹豫地采光而去。  

虽然这种级别的果子张阳吃了毫无作用,但是给自己的家人用来强身健体还是不错的。  

第三日,张阳便找到了一块巨大的凸石,巨石上用简体字刻着“活下去”三个字。  

周围有人类生活的痕迹遗址。  

张阳看到那块巨石,手哆嗦着想要抚摸上去。  

心乱已如麻!  

自己的宝贝儿女儿应该九岁多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