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山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丹汗和努尔哈赤二马当先,在前方开路,正打算顺路收拢朵颜部的士兵呢,就看到远处的山坡上站着几个人。  

距离太远看不清相貌,直到走进之后,林丹汗才发现,那山坡上坐着的,是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  

他的身边,都是穿着明军盔甲制式的将军。  

林丹汗见状大惊,急忙勒马,张目四顾,生怕中了埋伏。  

他怕明军围困辽京是假,守株待兔是真。  

如果明军玩一手围点打援,那他们猝不及防下可能要吃大亏。  

好在草原广阔,倒是没看到什么伏兵,林丹汗心中稍定,发现身旁的努尔哈赤两眼赤红,咬牙切齿的看着对面山坡。  

他不禁好奇问道:“努尔哈赤,你认得他?”  

“那是柳安!柳安!!!”  

努尔哈赤握住刀柄,有些压不住心中的怒气。  

他可是在柳安手里吃了败仗的,还被好好的羞辱了一番,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努尔哈赤可是恨不得将柳安碎尸万段的。  

“林丹汗,速速下令,绞杀柳安!”  

“不急。”  

林丹汗饶有兴趣的看着柳安,柳安也在打量他。  

四目相对,林丹汗更加好奇,打马上前:“这柳安可是名气大的很呐,他既然在此设下茶案,就应该是在等咱们了。”  

“战前饮一口茶,有何不可?”  

努尔哈赤有心阻止,可告诉他柳安诡计多端,是个阴险狡诈之辈,然而林丹汗根本不听。  

所谓英雄惜英雄,林丹汗自比成吉思汗,认为自己是中兴黄金家族的英雄,而柳安呢,则是大明的英雄。  

英雄第一次见面,如果不促膝交谈一番,岂不煞了风景?  

见林丹汗独自一人前来,柳安笑的更开心了。  

他让人又拿了一副茶具上来,在壶中加了些清水,盖上盖子。  

天上的太阳刚刚升起,眼下马上就到朝阳时分了,鞑子们在西,柳安则在东。  

到了山坡下,林丹汗喊道:“你可是柳安?”  

“正是,想必阁下就是大名鼎鼎的林丹汗了。”  

“不错。”  

“久仰大名,可否上前一叙?”  

林丹汗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徒步上了山坡。  

站到山坡上,他才看到了后方的明军阵地,严阵以待,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而且占据了有利地形的明军,可以说是有备而来。  

虽然人数不多,看起来只有几万人的样子,但明军的火器众多,真要打起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柳安倒是不介意让他知道己方的阵势,因为就算知道了,对方也不会有什么战术上的改变。  

打探完军情,林丹汗才摘下腰间弯刀,放于案上,盘膝坐下,拿起面前的茶杯饮了一口,满意的说道:“好茶。”  

“林丹汗也会品茶?”柳安拿着茶壶,抬眉瞥了他一眼。  

“大明的瓷器茶叶,在蒙古也算抢手货,我岂会不懂茶?”  

林丹汗听出对反口中的讥讽之言,有些不悦的说道。  

柳安点了点头:“看来,林丹汗能喝的上茶叶,还是多亏了互市的福气啊。”  

“不错,互市确实是个好东西。”  

林丹汗点了点头。  

早在一百年前,大明就跟蒙古诸部在边关开启了互市,蒙古诸部用他们的牛马、皮毛来换取大明的瓷器、铁锅、茶叶等等东西。  

虽然其中肯定有差价,往往都是蒙古那边吃亏,但想必之下,互市还是很有好处的。  

也拖了互市的福,蒙古诸部这些年与大明的摩擦一直不多,知道女真部崛起之后,大明的边关才受到了威胁。  

“林丹汗,我们大明对你们蒙古,可以说仁至义尽,甚至还签下了盟约。”  

柳安看向山坡下的十八万鞑子兵,嘲弄的笑道:“可你们今天率兵来此,是为了何事啊?”  

林丹汗面不改色的说道:“蒙古与大明之间确有盟约不假,可盟约上说的是,大明与蒙古之间永结同好,互不征伐。”  

“我们也没征伐大明啊!”  

“他们都是我的近卫,打算陪着我去辽京看一看风景罢了。”  

柳安嘴角一扬,不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结,转而说道:“如此说来,如果在辽京城下发现了些明军,林丹汗就要以明军破坏盟约为名,发起进攻了?”  

“辽京城下有明军吗?”  

林丹汗佯装诧异:“这我还真不知道。”  

“那阁下现在知道了,老夫作为陛下的使臣,特来问林丹汗一句,阁下退兵否?”  

柳安看了眼天空,发现阳光并不强烈,仍在升起的过程中。  

“退兵?”  

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一样,林丹汗摇头:“我根本就没出兵,何来退兵一说?”  

“柳太师真是会开玩笑。”  

“那就是铁了心要战啊....”  

柳安幽幽的叹了口气,端起茶杯:“那老夫就助阁下武运昌隆。”  

林丹汗有些惊讶:“柳太师这是要放我们过去?”  

“是你,不是你们。”  

柳安纠正了林丹汗的用词:“既然是去看风景,林丹汗只管一人去就好了,您带的这些人,老夫来替您看管,当然,粮草供应一律由老夫负责。”  

“您看如何?”  

杨来洪峰几人嘿嘿坏笑,不怀好意的看着林丹汗。  

林丹汗哼了一声,重重的放下茶杯,说道:“既然柳太师执意如此,那我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