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攻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呸!这是小事吗?”  

苟向锋瞪了说话的将士一眼:“人家可是派出了三千人!要偷袭杨将军他们呢!”  

“你让我干看着?”  

“末将...末将不是这个意思,咱们应该先禀报秦将军,收到她的军令了才能出兵啊!”  

这时苟向锋已经穿好了盔甲,下令所有将士熄火上马,同时说道:“既然如此,就由你去通知秦将军,告诉她本将要先行一步,防止他们对大军造成影响。”  

“驾!”  

说罢,苟向锋就带着五百人一溜烟的冲下了山,直奔贵阳府而去。  

剩下的那名士兵目瞪口呆的看着苟向锋的背影,木了。  

他不止一次听说过,苟向锋是个雷厉风行,独来独往的将军,打起仗来绝不含糊,就算只有三十人,也敢跑到人家军营里放把火的那种。  

说白了就是不要命。  

可他真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  

不是带着五百人敢追三千人的问题。  

而是他旧伤未愈啊!  

这就好比一个年轻人,断了两条胳膊还要去绣花一样,不是自找麻烦吗!  

怪不得是山贼出身不对!  

苟向锋可是秦将军最偏爱的将领之一,是得意大将,如果他出了什么问题......  

那士兵打了个寒颤,盔甲也不穿了,抓起来就跳上马,赶紧朝着大营飞奔而去,势必要将这个消息送给秦良玉。  

“你说什么?!”  

“苟向锋那混账东西违抗军令,带着人马追杀去了?!”  

城外中军大账,秦良玉眉毛倒竖,满脸怒色的望着面前连盔甲都没穿的百户。  

“将军,末将,末将劝不住啊!”  

“苟将军说什么贻误战机,机会转瞬即逝之类的话,非得要去,末将尽力了.....”  

“混账东西!”  

秦良玉气的把桌上的杯子摔了。  

“那他吗是徐鸿儒的计谋!”  

“他好不容易才把都匀府内三千守军调了出去,你告诉我苟向锋带人杀上去了?!”  

秦良玉觉得自己要被活生生气死了。  

她前脚接到徐鸿儒送来的消息,说是可以趁夜进攻都匀府,城中只有两千守军,只要强攻,明日早晨便能攻下。  

为了防止误伤,徐鸿儒还带着三千人打算故布疑阵,引诱贵阳府内的守军出来,然后配合明军一举歼灭呢。  

结果倒好,苟向锋这愣头青带着五百人就追上去了。  

苟向锋是什么性子?  

给他五百人,他连玉皇大帝都敢打!  

更何况是三千人了。  

秦良玉都能想象到苟向锋偷偷摸摸鬼鬼祟祟跟在徐鸿儒屁股后边的场景。  

只要徐鸿儒稍一松懈,他就会带着五百人嗷嗷冲上去,杀徐鸿儒一个措手不及。  

那可不措手不及吗!  

徐鸿儒还以为自己跟明军是一伙的呢。  

只顾着防范贵阳府的叛军去了,谁知道从天杀出一支明军来。  

万一徐鸿儒认为朝廷要卸磨杀驴咋办?  

这朝廷的计划不就全都泡了汤?  

皇帝的威严何在?  

秦良玉捂着胸口,悔不该当初。  

她为什么要给苟向锋五百人呢?  

给他五十人不行吗?  

好吧,自己当初是担心他遇上敌军偷袭,五百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正好处于攻城不行,但自守无虞的境地。  

她也不知道徐鸿儒会想出这么个妙计来啊!  

偏偏苟向锋还跟他配合上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徐鸿儒跟杨总兵他们当了螳螂,打算诱捕贵阳府内的叛军,那么请问,谁是黄雀呢?  

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了。  

“你....拿着我的军令,赶紧带人追上去,必须要把苟向锋那混账东西拦下来!”  

秦良玉甩出一块令牌:“要是拦不下,我拿你军法处置!”  

那百户脸色一垮:“将军.....”  

“少废话!快去!”  

百户欲哭无泪的拿着令牌,喊上几个人冲了出去。  

帐中一片沉默,徐鸿儒派来的使者有些尴尬的问道:“这个...那个...秦将军...这城....”  

秦良玉已经调整好了心态,起身说道:“一码归一码,城还是要攻的!徐鸿儒为咱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机会,岂能不珍惜?传我军令!今夜子时,大军兵分三路,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强攻都匀府!”  

“尊命!”  

午夜时分,天上不见星辰,唯有乌云遮蔽明月,地上漆黑一片。  

都匀府城墙上,一队队士兵举着火把来回巡逻,营造出守军很多的假象。  

城下,没有点起火把的明军已经摸到了近处,城上的守军却毫无察觉。  

月黑风高,实在是偷袭的最佳天气。  

摸到了城下三百步后,带领的明军千户赵东毅止住队伍,让云梯先行一步,一点一点的向前摸进。  

不知是不是巧合,一阵清风吹过,天上的乌云开始移动,好死不死的露出了天上的月亮。  

月光洒落大地。  

“嗯?”  

一名守将低头一望,正看到城下趴了一地的甲壳,赶紧揉了揉眼,再一看,什么甲壳,全他妈是明军!  

当当当.....  

“明军攻城!明军攻城了!!!”  

“玛德!”赵东毅啐了口唾沫,从地上一跃而起,这天公不作美,他们也没办法。  

“事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