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撤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距离香山外五里处,有两支骑兵正在交锋在一起,其中一支骑兵只有三四千人,且战且退,就像是在遛狗一般,让后面的敌人气的直跳脚却怎么也追不上。  

“李将军!咱们还要拖他们多久?”  

“把他们往远处引!柳先生至少要一个时辰,还有一柱香的时间!”  

李桯易手持长刀,不时回望敌饶动向。  

如果敌人速度放缓,不愿意再追的时候,自己就要回头偷他们屁股,激怒他们,然后接着跑。  

但这种方法不能长久,对方显然已经看出了自己等饶意图,开始刻意避战。  

“瑞王殿下!咱们不能再追了!离营地越来越远了,这么追下去也追不上他们!”  

罗尉恭放慢几分速度,来到瑞王朱常浩身边喊道。  

“对方好像是在将咱们引开,他们肯定有所图谋!”  

瑞王朱常浩想了想,忽然心里一惊:“坏了!他们是在给公桓拖延时间!速回大营!速回大营!”  

“是!回大营!”  

罗尉恭大喊一声,悬崖勒马,调转方向朝着大营的方向奔驰而去。  

“李将军,他们不追了,咱们怎么办?”  

李桯易停下马观望了一会儿,摇头道:“时间已经到了,咱们将他们引出了三十里地,他们就算反应过来也来不及了,现在回京师复命!”  

“走!”  

公桓一回到营地,就叫来了自己手下的将领,告诉了他们事情原委,让他们去集合将士,不到半个时辰,将士已经集结完毕。  

“公将军,你怎么回事?怎么突然集结军队?”  

有一名偏将奉了其他藩王的命令,前来公桓驻扎的营地询问。  

“砍了。”  

公桓随便撇了他一眼,挥了挥手。  

“什么?!你!你敢背叛瑞王?!”  

偏将大惊失色,还没来的及反应就被当场拿下。  

“瑞王乃乱臣贼子,本将乃大明将士,何谈背叛?拉下去,拿他的首级做投名状。”  

“你!公桓!!!你敢杀我!!!”  

那名偏将踢踏着双腿被硬生生拖了下去,很快随着一声抽刀声,营帐外的叫骂声戛然而止。  

“收拾行囊,叫将士们轻军疾行,将粮草辎重都烧了!”  

“啊?都烧了?!”  

亲信一愣,要知道这可是两万大军近半月的口粮啊!就这么烧了,是不是有些太浪费了?  

“烧!不烧就成了瑞王的囊中之物。”  

如果可以选择,公桓也不愿意这么做,他知道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也知道这么多粮食需要多少百姓辛苦耕耘才能收获,但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徐州城的将士都是精兵,骑兵有一万余,剩下的都是步兵,而叛军大营距离京师足有二十里地,瑞王很快就会返回营地,到时候一定会派兵追击,而柳先生的命令是让自己闷头猛跑,尽量不要与其交战。  

公桓不知道柳安的意图,但也不敢坏了柳安的计划,只得硬着头皮遵命。  

在公桓心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率兵冲击其他士兵的大营,然后柳安也率众围剿,决战就在今。  

出其不意下,他们的胜算很大。  

放着这么好的办法不用,柳安却执意要他们逃走。  

因为不用带粮草辎重的原因,将士们只是带上了自己的一些贴身衣物就上了路,两万大军拔营而起,火灶营帐全都扔下,轻军上阵,向着京师驶去。  

李桯易刻意将瑞王往相反的方向引导,导致瑞王回到营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时辰后了。  

这时候距离他从香山出来,已经过了两个时辰。  

瑞王直接来到了徐州将士驻扎的营地,看到这里已经人去楼空,灶火下还冒着青烟,情知中计,气的顿时火冒三丈,立刻让人集合将士,自己则带着一万骑兵先行一步,势必要将公桓斩杀。  

是可忍孰不可忍,凭空吃了这么大一个亏,瑞王可咽不下去。  

如果就这么叫公桓跑了,将士们肯定士气大跌,此消彼长之下,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瑞王朱常浩连军队都没有集结完毕就急匆匆的冲了出去。  

快马奔袭,约莫一刻钟后,瑞王在前方看到了徐州将士们的身影,顿时大喜,叫道:“给本王冲啊!绝对不能叫他们跑了!”  

“杀!!!”  

一万骑兵一拥而上,冲到步兵方阵里就是一通砍杀,在这种大平原上,骑兵的优势彰显无疑,步兵很难做出有效的抵抗,最前方的公桓见状只能率兵回援,跟瑞王战在一起。  

“公桓儿!!!你还敢没有背叛本王!本王就知道你狼子野心!”  

朱常浩与公桓隔着百步,身边围了上百人保护,瑞王朱常浩怒视着公桓咆哮道。  

公桓现在也没有解释的心思,从马背上摘下长弓拉满,腰马合一,“嗖”一声,一支利箭激射而出,直取瑞王朱常浩面门。  

望着迎面而来的利箭,瑞王朱常浩脸色一变,身子一弓,拉过一名士兵挡在自己身前。  

利箭穿胸而过,险而又险的停在自己身前,瑞王朱常浩将死去的将士推下马,对罗尉恭喊道:“给本王杀了他!!”  

罗尉恭苦涩道:“这...我不是他对手啊...”  

从刚才那一箭中罗尉恭就能看出来,公桓武力很强,至少不是自己能够抗衡的,自己这个千户里面有不少水分,而公桓用的弓箭是三石突厥弓,需力三百六十斤,跨坐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