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惊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哎呀,太香了,我得再来一碗。”  

一名锦衣卫拿起汤勺又盛了一碗,吹去热气,刚想下嘴,就听见房外一道白光闪过,窗户被大风刮开,猛地敲在两边的墙上,寒风涌进,冻的房中三人打了个哆嗦。  

“玛德,这鬼天气,早点结束就好了。”  

那名锦衣卫骂骂咧咧站起身,走到窗边想要将窗户关上,顺便往窗外瞟了一眼,顿时身体僵住。  

“愣在那里干什么?想冻死人啊!”  

剩下的两名锦衣卫见他关个窗户还磨磨唧唧,不乐意了。  

“那那那...那是什么.....”  

那名锦衣卫颤巍巍地伸出手,结结巴巴的叫道。  

剩下两名锦衣卫看出不对劲来,放下碗也走到窗边,随便看了一眼,立马嗤鼻道:“还能是什么,船呗!在徐州当值,船你还见的少了?这么大惊小怪干什么!”  

说完,他心里忽然“咯噔”一声,船不奇怪,江上有船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那也要分时间,现在已近深夜,徐州城已经宵禁,城门早就封闭,这个时候来了十几艘大船?  

虽然看不真切,但从那些船的结构来看,绝对不是渔夫的船或者画舫,而是实打实的....战船。  

在这个诡异的时间看到诡异的战船,会发生什么,恐怕是个人都能想明白。  

三人对视一眼,皆能看到对方眼中的骇然之色,有贼人来袭!  

“快快快!敲警钟!!!”  

一名锦衣卫连滚带爬地冲上阁楼,那里有尊一人大小的铜钟,只要敲响,十里外的徐州城都能听到,而敲响铜钟的意义也是非凡,鸣钟示警,告知徐州城有异变。  

咣咣咣!  

铜钟敲响,音波散开,可很快就在大雨中沉寂,根本没能传出多远。  

“今天下雨,徐州城听不到钟声!”  

“那就点狼烟!!!”那名小旗怒喝道。  

片刻后,一名锦衣卫欲哭无泪道:“外面的木头被雨水打湿了...点不着啊...”  

“不是常备干木吗?!木头呢?!”小旗是真的要抓狂了。  

咕嘟咕嘟....  

望着那锅鱼汤,还有底下火势渐小的木头,三人都沉默了。  

“小,小旗,咱们现在怎么办?”  

小旗狠狠地瞪了说话那人一眼,吼道:“还能怎么办?徐州遇敌,而事先没有接到消息,咱们都要被军法处置!快上马,拼死也要把消息给老子送到徐州城!”  

三人慌忙冲出门外,从马厩里牵出有些焦躁不安的马匹,安抚几句之后便急忙跨坐而上,沿着泥泞的小路飞驰。  

短距离的冲刺下,马匹是要快过战船的,但这时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下雨天,道路难走,马儿也不例外,而大雨对战船倒是一股不小的助力,此消彼长之下,导致不论三人怎么卖力,也始终甩不脱战船。  

不过好在岸边里徐州城还有三里的距离,那三里地便是生死时速。  

战船停靠,木板搭好,无数道沉默的身影从船上冲下,在岸边集结过后,便向着徐州城进发。  

这时候四条腿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三名锦衣卫借着夜色,成功的甩掉了身后的大军,赶到了最近的徐州南城门下。  

“急报!急报!速开城门!速开城门!!”  

三人带着斗笠,大声叫喊了几句,约莫一分钟后城门便徐徐打开,三人立刻冲了进去。  

城门在身后关闭,三名锦衣卫脱下斗笠,看向周围的士兵,说道:“谁是守将?我乃锦衣卫小旗,有紧急军情汇报!”  

公桓带着十几人从城墙上走下,来到三人面前,面无表情的说道:“我乃徐州城副总兵公桓,你们三人有何军情,可向我报来。”  

“真是公副总兵!太好了!刚才我兄弟三人在城外十里处看到了十几艘战船,来势汹汹,厉兵秣马,应该是有贼子想要造反,还请公副总兵快去通知周总兵,调集将士御敌!”  

小旗脸色一喜,急忙将自己看到的事情一字不落的说了出来。  

公桓点头,拍了拍那名小旗的肩膀,说道:“好,你们三人且下去休息,此事我会禀告周总兵,为你们三人请功。”  

“哎!多谢公副总兵!”  

小旗不疑有他,知道自己三人的使命已经完成,在几名士兵的带领下走了出去。  

“唔!”  

“欸?你们要干什么?等等....啊!”  

“混账!你怎敢.....噗!”  

身体重重倒地的声音传来,报信的三人连城门楼都没走出便被当场乱刀砍死,尸体在地上拖出一条长长的血线,眨眼又被雨水重刷走。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血气,公桓负手而立,看不清神情:“弟兄们,圣上被奸贼蒙蔽,我等的忠臣不达天听,实乃大明之哀矣,今瑞王愿克继大统,秉承先皇遗志,中兴大明,你们可愿意继续追随于我?”  

“谨奉将军令!”  

众人齐刷刷地单膝跪地。  

“很好,两刻钟后,瑞王大军便会抵达城下,举火为号大开城门,迎王师入城!”  

“喏!”  

公桓的举动,让周方明升起了忌惮,他拿不准公桓到底想做什么,若是兵变,仅凭自己身边的十几名亲信可护不住自己周全,所以他让司马青南拿着兵符去城中大营调来了三百将士,等到集合完毕才气势汹汹的打算去找公桓算账。  

这一下子可就拖了一个时辰,给了公桓足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