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承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黄若兰的意思柳安听懂了,西方的天主教,印度的佛教,英格兰的圣公会,以色列的犹太教等等,这些都可被称作国教。  

国教就是国家信仰,有朝廷确立的宗教,佛教道教之类的,譬如现在的天主教就四处宣扬教谕,拓展信徒,想要成为大明的国教。  

但这是痴心妄想,虽然大明很多位皇帝都有封天师的习惯,但谁也没说过立道教为国教,因为在大明一直都是信奉儒家,确切的说儒家才是国教。  

要是黄若兰是佛教弟子或者道教弟子的话,那她的提议柳安还能考虑考虑,但崆峒派根本与国教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去,更别提什么立为国教了。  

听到柳安拒绝,黄若兰情绪有些低落,“我知道不现实,但,但事无绝对,就按现在崆峒派的状况来说,想要恢复以往的荣光不知道需多少年,只有得了朝廷的帮助才能快速的恢复元气。”  

归根结底,黄若兰恨得是福王,不是朝廷,虽然朝廷有助纣为虐的嫌疑,但还是福王做出的事情,远在京师的朝廷并不知情,这些黄若兰倒是清楚,更何况当初还是信王收留了她们。  

习武之人讲究恩怨分明,有仇报仇有恩报恩,谁做的就找谁报仇,绝不牵连无辜。  

“立崆峒派为国教,老夫现在做不到,但如果崆峒派的弟子能够为朝廷效力的话,老夫倒是可以向陛下进言,重兴崆峒派,但需要崆峒派拿出些功绩来才行。”  

柳安给出了一个中肯的回答,正好现在朱由校要他练兵,他能借机收纳崆峒派的弟子进去,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得胜而归,论功行赏肯定是少不了的,到那时候自己也有足够的理由对朱由校提出重兴崆峒派的提议,想必朱由校不会拒绝。  

“这样啊....那你还要再答应我一个要求。”  

柳安微微颔首,“说来听听。”  

“我可以劝师姐收手,但崆峒派的仇一定要报,既然是柳先生你要求崆峒派暂时放下仇怨,那将来时机成熟,你也要帮崆峒派报仇才行。”  

“唔....这个没问题,福王现在还是福王,将来就不一定了,等到陛下开始削藩,报仇的机会要多少有多少,老夫答应你,将来会帮崆峒派报仇,这样你满意了吗?”  

“这可是你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黄若兰眼中露出狡黠的神情,笑眯眯地如同一只小狐狸般。  

柳安这才回过味来,原来自始至终黄若兰都没想过让江姝婧去送死,如果她真的不顾一切要去报仇,那此刻她也不应该坐在马车里了。  

可黄若兰也没想到,她在给柳安下套的时候,将自己也搬了上去。  

两人皆笑了起来,意味不尽相同,各有各的心思。  

随着大门的吱呀声响起,柳安感觉到马车停顿了片刻,接着缓缓驶进皇庄,门口的护卫甚至都没有查验车厢的意思,他们不会,也不敢。  

黄若兰就这样被柳安悄悄带入了皇庄,马车磕磕绊绊地又行驶了一会儿,停了下来。  

“柳先生,咱们到了。”  

洪峰的声音传来,车厢打开,柳安居住的别院出现在眼前,为了防止别人窥探,洪峰特地将马车直接停在了院子门口,以掩人耳目。  

房门紧闭,里面没有一丝声响,柳安率先推开门踏入,发现空气中还弥留着淡淡的桂花香气,桌上放着一只用过的茶盏,柳安头也不抬,说道:“下来吧,没有外人。”  

哗啦!  

从房梁的阴影中跃下一个白影,稳稳地落在地上,淡淡地说道:“昨夜不是谈完了吗?为何今天又叫我来?”  

“别急嘛,你先看看,这是谁。”  

柳安让开身子,露出站在门外的黄若兰,江姝婧转头一看,身子顿时僵住。  

“师...师妹?你怎么在这里....”  

“江师姐!”  

黄若兰扑进江姝婧的怀中,紧紧环抱着她。  

“师姐你去哪儿了!这么多年都没回山门看看,你都不知道爹爹他们有多想你....”  

黄若兰带着哭腔说道。  

江姝婧眼神复杂,抚着黄若兰的后背,叹道:“好了好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别哭了,快让师姐好好看看你。”  

江姝婧牵着黄若兰的手做到桌旁,替她抹掉眼角的泪花,欣慰地说:“几年不见,你都长这么大了....现在可比师姐我当年漂亮多了,山门里爱慕你的师弟不少吧。”  

黄若兰羞红了脸,嗔怪道:“哪有,比不上师姐你呢....师姐你这些年去哪里游历了?”  

江姝婧回忆了一下,笑道:“先去了趟黔地,那里民风淳朴,寨子数不胜数,大家都平易近人,很有意思,后来转道去了云南,那里水草富足,绿木成荫,瓜果取之不尽,我在那里呆了两年,结识了不少同道中人,然后自东北沿江而上,到了江南,想着再去京师,然后出关外瞧瞧,可惜江南刚走了一半,就听到崆峒派传来的噩耗。”  

原本听得津津有味的黄若兰眼神黯淡下来,“咱们没有家了....”  

“别怕,还有师姐在呢,天地之大四海为家,那福王老狗毁我家园,此仇不共戴天。”  

“对了师妹,恳伯呢?他不是跟你一起逃出来了吗?怎么没有跟你一起过来?”  

江姝婧看了眼门外,发现除了柳安四人外再无旁人,这才好奇问道。  

黄若兰看了眼冷汗直冒心虚不止的柳安,冷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