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用人不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成从宋押司口中得知曹文和李勇二人被抓,接连摔了两只茶杯。  

宋押司站立不动。董安亦不敢说话,因为他很少看到主人这样的大发雷霆。  

杨成怒道:“李纲这是要干什么?”  

宋押司说道:“大官人且消消气儿。李知县还不是要对大官人动手!”  

“向我动手?他也配?”杨成怒道。  

不过说完这句话后,杨成便收起怒火,渐渐冷静下来。他气愤的是李纲咄咄逼人。不对,是刘庆。  

“宋押司,此事是不是刘庆所为?”  

宋押司点点头说道:“正是。”  

“哼,这个刘庆,这想逼着杨某动杀心啊!”杨成眯起了眼睛。  

最近一段时间,杨成感到了极大的压力。这是他十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这压力不是来自李纲,而是刘庆。  

虽然之前他不敢小瞧刘庆,但刘庆毕竟只是个乳臭未乾的年轻人,倒也没有十分放在心上。  

哪成想,随着事态的发展,他越来越觉得刘庆不一般,是一个绝对不能轻视的对手。面对这样的对手让他倍感压力。  

这两日面对刘庆的一步一步对他的绞杀,他竟感觉无能为力。所以向来淡然平静的情绪便受到了影响,变得狂躁易怒。好像更年期。  

不过,杨成觉得最终胜利的还是自己。因为刘庆本事再大,也不过是在赤阳县里。而他还有张知州这一张王牌。  

想到张知州今日便来,杨成放平了心态。他喝了口茶,脸色渐渐恢复了平静。  

“宋押司,你还是要回县衙盯着点儿,刘庆和李纲有什么行动立刻告诉我。而不是发生了之后再报,那时候就晚了。”杨成说道。  

宋押司点点头说道:“是大官人,只是那李纲和刘庆行事也有意躲着小人,所以,有些事不能够率先知道,还请大官人原宥则个。”  

杨成点点头,叹道:“我知道,你还得尽力,杨某必有重谢。”  

宋押司拱拱手,却问道:“大官人,现在那刘庆咄咄逼人,已经动了大官人的根基,不知道大官人下一步如何应对?”  

听了宋押司的问题,杨成淡淡一笑,说道:“宋押司莫急,今天便有李纲和刘庆好看的。”  

“小人不明白。”宋押司说道。  

杨成笑道:“不用午时张知州便到,到时候宋押司就看好戏吧!”  

“哦,原来是知州相公要来,难怪大官人胸有成竹呢!”宋押司点点头说道。  

杨成冷笑道:“哼,李纲一个区区知县想跟我斗,他这是不自量力。”  

“正是。”宋押司说道。  

杨成又道:“宋押司,现在距离午时还有一个时辰,我怕衙门里再有什么变化,你且回去盯着。”  

“是,大官人,小人这就去。”宋押司拱手退去。  

杨成又对董安道:“你去官道迎接张知州。”  

董安领命去了。  

杨成眯起眼睛,咬牙道:“刘庆,等我处理了李纲后,那就是你的死期。”  

宋押司回到了县衙,把杨成的那边的情况说与刘庆和李纲听。  

李纲看看刘庆,说道:“看来贤弟的判断没错啊,张知州果然今天就来。”  

刘庆笑了笑,说道:“该来的早晚得来。而且,张知州必须要趁着我们没有把案子审清之前来,这样才好浑水摸鱼吗!”  

李纲点点头说道:“贤弟所言极是。”  

这时候,刘庆拿起桌上的一摞状纸笑道:“对付张知州就靠它们了。”  

李纲也笑了笑。  

宋押司则问道:“刘主簿,这些是什么啊?”  

刘庆直接交给宋押司。  

“你自己看吧!”  

宋押司接过来看了几张,抬头惊道:“那八个商户全都招供了?”  

刘庆和李纲对望一眼,都笑了。  

宋押司则一脸茫然。  

刘庆笑道:“宋押司,既然我们是同道人,就和你说实话吧!”  

“愿闻其详。”宋押司说道。  

刘庆就把造假状子的事情说给了宋押司听。  

听后,宋押司赞道:“刘主簿果然是妙计横生啊!”  

刘庆笑道:“不知道那杨大官人知道后会作何感想呢?”说完,他笑吟吟的看着宋押司。  

宋押司笑道:“怕是家里又要少了几个茶碗儿了。”  

此言一落,三人齐声大笑。  

接下来,刘庆便让宋押司去把张权和红儿转移出县衙。  

“这是为何?”宋押司问道。  

刘庆说道:“这是我们的后手,我怕张知州来强硬的,硬把张权带走。”  

宋押司点点头。  

刘庆想了想,说道:“宋押司,若是方便,就让张权和红儿暂时安顿在你家中,等张知州一走便重新接回县衙。”  

宋押司地点点头说道:“好的刘主簿,小人家中只有一糟糠之妻,并无他人,算是个好去处了。”  

“好,就这么办了。衙门会给押司补贴的。”刘庆笑道。  

宋押司笑了笑,说道:“那我这就去办吧!”  

等宋押司走后,李纲便问刘庆说道:“贤弟,你这么相信宋押司?”  

刘庆反问道:“李兄不相信他?”  

李纲沉吟片刻,叹道:“此人毕竟以前和杨成来往颇为密切。”  

刘庆点点头,说道:“李兄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到觉得他不会首鼠两端的。”  

李纲又道:“贤弟,这假状子和张权都是我们的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