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尿的妙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时宋押司猜想红儿是给张权来送饭的。心想,这样做也不枉张权宠爱她一回。  

想到这儿抬脚就走,可一面走,心里又觉得此事怕是不会这么简单。他是一根儿老油条,对任何事都会保持着怀疑态度。  

此时,他总觉得此事恐怕和杨成有牵连。他记得一次和杨成同去张权宅上,便看到杨成和红儿眉来眼去,甚是暧昧。  

宋押司在县衙院门前停住了。  

大约喝口茶的功夫,他忽然转身疾步走回了大堂,从侧门进了后堂。  

“宋押司?你不是告假了吗?”李纲看到宋押司惊疑的问。  

宋押司拱手道:“小人见过知县官人。”  

“押司不必多礼。”  

“见过刘主簿。”宋押司又对刘庆道。  

刘庆笑了笑,说道:“宋押司的消息还挺灵通的吗!”  

宋押司笑道:“街上有告示,宋某看到了。”  

“押司是有什么事吧?”刘庆问道。  

宋押司说道:“我也不清楚,不过我只是觉得有些异样。”  

“请说。”刘庆说道。  

宋押司说道:“我看到张权的一位叫做红儿的爱妾来给张权送饭。所以,特来知会知县官人和刘主簿一声。”  

听了宋押司的话,刘庆和李纲对望一眼。  

刘庆忽然说道:“不好。”  

“怎么了贤弟?”李纲问道。  

刘庆没有回答李纲的话,起身便急匆匆的走去。  

李纲和宋押司也对望一眼,赶紧跟上去。  

刘庆几乎一路跑进了牢房,来到了张权的牢房前。看到张权正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儿。  

“快打开门。”刘庆大喊。  

吓得班头慌慌张张的半天找不到钥匙。  

刘庆一把拉开班头,后退几步,飞起一脚竟然踹开了牢门。原来这牢门的锁芯儿并非十分坚固,加上刘庆情急所至,力气比平时大出不少。  

进了牢房,刘庆扶起张权问道:“张权你怎么了?”  

“救我,救我。”  

李纲急问:“贤弟,这张权怎么了?”  

“中毒了。”刘庆说道。  

李纲看看宋押司,二人均惊愕无比。  

刘庆稍作沉吟,立刻叫道:“快去拿尿壶来,要有尿的。”  

听了刘庆的话,李纲和宋押司还有那班头都惊呆了。  

“还不快去?”刘庆大喊一声,接着就把手伸进了张权的嘴里,扣他的喉咙。  

班头一回神,慌忙跑去。  

刘庆使劲儿扣,张权却只是干呕,什么也吐不出来。  

不一会儿,尿壶拿来了。  

“张权,这里是尿,恐怕还有屎,你凑合着喝吧!”说完,刘庆给班头使眼色。  

班头上去就给张权的嘴里灌尿。打开尿壶的瞬间一股骚臭刺入各人鼻中。宋押司忍不住捂了鼻子。  

还没等一壶尿都灌进去,张权开始哇哇大吐起来,片刻就吐了一大滩。一时间这牢房里是臭气熏天,就连李纲都忍不住捂了鼻子。  

刘庆却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当张权不吐了,刘庆再让班头给他灌尿,张权再吐,这回吐的都是水了。直到再也吐不出来东西了,刘庆才让班头罢手。  

“李兄,快找个郎中来。”刘庆对李纲道。  

宋押司说道:“我去吧,我认识一位解毒的高手。”  

“好,麻烦宋押司了。”刘庆拱拱手。  

人命关天,宋押司不敢耽搁,对刘庆拱手回个礼便跑去了。  

刘庆又让班头叫上几个衙役把张权抬出了牢房,抬到了县衙的一间客房里。  

张权还处在昏迷当中,但他有些意识,知道自己被红儿毒杀,是刘庆救了他。虽然他也知道刘庆给他喝的是尿,但心里还是很感激的。  

两刻钟的时间,宋押司便把那郎中请来了。郎中把脉,确定张权是中毒了,不过好在吐出来大部份的毒性,身体吸收的不多。便点点头说道:“性命无忧。”  

李纲和刘庆这才放心的点点头。  

此时李纲和宋押司一起看向刘庆,报以敬佩的目光。  

郎中给张权开了解毒的药,宋押司亲自去配制,给张权喝了,由此张权的命算是保住了。  

回到小花厅,刘庆便让人把王旦找来。  

“王旦,你现在就带上五十个弓手,十名衙役去杨成的家里,给我抓一个叫做红儿的女子。”刘庆吩咐道。  

虽然一听是去杨成家,王旦心中有些胆怯,但是他还是点点头应下来。  

“刘主簿,就让宋某和王副主簿一起去吧,宋某认识红儿。”宋押司拱手道。  

刘庆说道:“宋押司若不想得罪杨成,你可以不去。”  

宋押司摇摇头,说道:“那杨成在赤阳县为虎作伥,宋某决定与其割裂。”  

“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刘某恭喜宋押司。”刘庆拱手道。  

宋押司忙还礼说道:“不敢。”  

刘庆说道:“那你们二人这就去,越快越好,以免有变。不过要记住,杨成若是问起张张权,你们就说死了。”  

王旦和宋押司一起点点头,然后对李纲和刘庆拱拱手,然后一起去了。  

李纲看着刘庆,脸上露出笑意,那是赞扬的笑意。  

刘庆也笑了笑,摇摇头,坐到了椅子上。这一阵忙活的,感觉有点儿小劳累。  

李纲亲自给刘庆倒茶。  

“贤弟啊,今番多亏你了,不然张权就被毒死了。我们就少了一个能指证杨成的证人了。不仅如此,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