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小虾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纲说道:“贤弟此计甚妙啊!”  

刘庆笑了笑,说道:“杨成想谋害我,却没想到我已经是县衙的主簿了。这叫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他千方百计的想给挖坑,我却在天上飞,呵呵!”他早就猜到杨成的伎俩,肯定会想办法陷害他,或者是直接找人杀他。即便猜错了,住进县衙也有了安全保障,可以放手和杨成斗法了。  

李纲则问道:“不过,那杨成会怎么谋害贤弟呢?”  

听了这个问题,刘庆嗤的一笑,说道:“他能有什么办法?无非两个办法。”  

“哪两个办法?”李纲好奇地问道。  

刘庆笑了笑,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李纲听了登时感到不寒而栗。  

程云亦是吓得面色煞白。  

刘庆却笑道:“只可惜杨成要白忙活了。”  

李纲点点头说道:“没错,贤弟住进县衙里,我就不信那杨成还敢杀到县衙来?”  

“诶?李兄切莫这样说,杨成若是狗急跳墙,还真有可能派人杀进县衙。所以,李兄万万不可大意。”刘庆微微一笑。  

听了刘庆的话,李纲倒吸一口气,叹道:“哎!是我太不了解杨成的为人了!”  

刘庆说道:“是李兄太不了解坏人了。”  

李纲惭愧的笑了笑。  

刘庆说这样的话是有资格的。前世作为特警就是和各种坏人打交道。他自然知道坏人究竟为什么坏,究竟会坏到什么程度,坏人都有那些使坏的套路。  

而李纲虽然也精通武艺,却是文人出身,为人耿直,且有一颗善良的心,又初涉官场,所以他没有见过真正的坏人。杨成怕是第一位了。  

不过刘庆却清楚,在眼下腐朽的王朝里,像杨成这样的只是恶人中的小虾米罢了,大鱼还在上面呢!  

当然,杨成也算刘庆来到大宋遇到的第一个坏人。自然就要拿杨成练练手了。如果连这样的小虾米都对付不了,那还怎么在大宋官场里混?  

想到这些,刘庆便觉得有趣儿。  

“贤弟,那我们要怎么防卫?”李纲问道。  

刘庆道:“正好李兄现在也住在县衙里,只要晚上分派三四个衙役巡逻就好了。”  

因为李纲初来上任,便没有带家眷,所以暂时住在县衙里。他本想等安顿下来,一切捋顺了再把家人接来,外出找宅院。只可惜,这一来就遇上杨成,便觉得自己的官位不稳,接家人的事也就拖了下来。  

李纲道:“好,为兄会安排的。”  

刘庆摇摇头道:“不,还是我来安排。”  

李纲点点头道:“也好,那辛苦贤弟了。”  

刘庆笑了笑,说道:“我先得辛苦李兄派人去河口村把我父母接来。”  

“我这就去差人去。顺便叫人打扫两间上好的房间给贤弟住。”李纲一面说,一面起身亲自去安排去了。  

当李纲走后,程云便问刘庆道:“郎君,你不会有危险吧?”她别的不担心,只担心刘庆。尤其是她和刘庆有了鱼水之亲后,便更是对刘庆关怀倍至了。  

刘庆笑道:“云儿怕了?”  

程云摇头道:“云儿死不足惜,只是郎君要好好活着。”  

刘庆有些感动,便笑道:“云儿过来。”  

程云很听话,走到刘庆身前,问道:“郎君有什么吩咐?”  

刘庆笑道:“来,坐我腿上。”  

“呀!”程云听了立刻羞臊起来,又像做贼似的看看门口。  

刘庆笑道:“不会有人来的。”  

“郎君,不要吧!”程云羞的低下头。  

刘庆笑道:“来吧。”  

“那好吧!”说完,程云便乖乖的坐在刘庆的腿上,刘庆便忍不住吻了程云的脸蛋儿。  

接着便响起了脚步声,吓得程云蹦起来。  

刘庆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候,李纲走了进来,看到刘庆大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脸惊讶。  

程云可羞坏了,以为被李纲看到了。  

“知县官人,奴,奴想小解去。”程云慌不择言,只想着溜走,出去透透气儿。她觉得这屋里的每一片空气都在羞臊她。  

“哦,茅厕就在后院儿,小娘子自去吧!”李纲有些尴尬。自从来了这衙门里,还是头一次给女人指茅厕的方向。  

程云赶紧溜了,到了外面大口的吸气,脑子里却总是想着被刘庆亲吻的样子,心头便如蜜一样的甜了。  

屋中李纲坐下道:“我已经安排人去接贤弟的二位高堂了。”  

“多谢李兄。”刘庆道。  

李纲叹道:“哎!还不是因为我害得令高堂舟车劳顿啊!”  

刘庆笑道:“这才几里地啊,算不上舟车劳顿。也让他们住在衙门里,感受一下做官的味道。”  

听了刘庆的话,李纲大笑起来。  

“贤弟啊,如今之事都火烧眉毛了,你方才竟然还能开怀大笑。”  

刘庆笑道:“人生在世须尽欢,莫让金樽空对月啊!”  

“好,痛快。”李纲扬起手,挺起胸膛,面带笑意,一扫方才的阴霾。  

蹬蹬蹬…  

董安慌慌张张的跑进了杨成的院子的后院儿。  

杨成正修剪花枝,十分悠闲惬意。  

“何事?慌慌张张的!”杨成稳稳地问,他不看董安,依旧仔细修剪多余的枝叶。但他的心却警觉起来。  

董安拱道:“大官人,大事不好,那张权又被李纲给抓进了县衙。”  

闻听此言,杨成手里的剪刀便停在一支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