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钓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旦果然弄了头驴子来回于河口村和赤阳县之间。  

今天,他带回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大郎君,张权手下的那十三户商铺都拿出了借贷文书,商铺是抵押给张权的,所以用了张权的名字。”王旦一脸无奈地说道。  

刘庆冷冷一笑,说道:“反应来得好快啊!”  

“是啊大郎君,这让衙门束手无策啊,知县官人便让小的立刻回来相告了。”王旦说道。  

刘庆说道:“你让我想想。”  

“好的大郎君。”王旦点点头。  

刘庆沉吟片刻,笑问:“对了王旦,村中什么地方可以钓鱼啊?”  

“钓鱼?”王旦一楞。  

刘庆笑着点点头。  

王旦说道:“南面的河里就能啊!”  

刘庆笑道:“陪我去钓鱼吧!”  

“什么?那…”  

“怎么?你不想去?”刘庆问道。  

王旦赶紧摇手道:“不不,好的,小人就陪大郎君去钓鱼。”  

“我也不知道家里有没有渔具。云儿。”刘庆叫了一声。  

程云闪电般的来了。  

“郎君有什么吩咐?”  

“你去看看家里有钓鱼的东西没有。”  

“钓鱼?有啊,二郎君经常钓鱼的。”程云答道。  

“快快与我准备,我要和王主簿去钓鱼,今天晚上就吃鱼汤。”刘庆笑呵呵地说道。  

对于刘庆的吩咐,程云是有求必应,说什么就做什么。她立刻就去找了。只是刘祝的房间她从来没有进去过,所以只能求助孙二娘了。  

孙二娘便去找来。  

刘山正在后院儿打造他刘家的新牛车。因为刘庆给他钱买了一头小牛犊子。这牛在宋朝可是珍贵的动物,律例规定是不可以随意宰杀耕牛的,更不能吃牛肉。所以你到市场上是没有卖牛肉的。  

宋朝人主要吃的羊肉,猪肉为辅助。好在刘庆对牛肉没有的别的偏好,吃羊肉和可以。只是他喜欢吃猪肉,尤其是猪头肉,长时间不吃便想的慌。  

得知神仙儿子的特别爱好,昨日孙二娘就让刘山去县里买了猪头,回来煮了。刘庆沾着蒜汁儿吃的津津有味儿,只是刘山,孙二娘还有程云看到这样肥的肉吃不下去。  

“大郎怎么突然喜欢吃这么肥的东西了?”孙二娘背后悄悄的问刘山。  

刘山道:“你没看到祭天拜神的时候都是用猪头的吗?这说明神仙是爱吃猪头的。”  

“大郎真的是神仙了?”孙二娘问道。  

刘山笑道:“你到现在还有疑惑?”  

孙二娘叹了口气,说道:“我还是喜欢大郎不是神仙,感觉和奴家生份了。”  

“那也总比死了强吧?那样可就不是生份的事儿了,那是再也见不到了。”刘山道。  

“呸呸呸,就你个乌鸦嘴整天死啊死的。”孙二娘生气,抬手就想打,又不舍得,便转身走开。  

刘山笑了笑,去看他新买的牛犊子去了。在农家,耕牛可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有牛的农家一般都是地主。  

虽然现在刘家称不上的大地主,那也是一个小地主了。由于刘祝的出海,刘山和孙二娘不得不商量把一些地租出去,省得自己忙不过来。  

河口村的佃户不少,很多想租种的。  

不过这事要和刘庆商议。刘庆自然赞同了,只是让刘山把地租定的低些,让租户有余粮度日。  

这样一来,一些佃户便挤破头,都想租种刘家的田地。但刘家只有几十亩地,根本满足不了这么多的佃户。  

一些马德的佃户也要转投刘家,气的马德直跺脚。  

最后,刘山还是留下来五亩地自己耕种,他本是庄稼汉,闲不住。现在也有牛了,自然要体味儿种地的乐趣儿了。  

河岸边,刘庆带着大大的斗笠,坐在一块石头上钓鱼。  

王旦没有钓鱼的爱好,且刘祝只有一套渔具,他只能站在边上看着。  

程云也带着斗笠,不然小白脸儿就会晒成小黑脸儿了。  

午后的日头很毒辣,好像要把河水晒干似的。田间的蝉声四起,聒噪的令人心烦。王旦擦擦腮上汗,抬头看看毒辣的日头。  

程云笑道:“王主簿,您要是热就把长衫脱了吧!”  

王旦讪讪笑道:“不,不用,我不热。”  

“瞧你那汗出的,还不热?”程云笑道。  

其实,王旦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再看刘庆,只穿着一件绫做的坎肩儿,露着胸堂,露着胳膊,看起来就非常凉快。而程云穿的也是绫做的短衫,而且是七分袖的,薄薄的,也很凉快。  

王旦只是在程云面前不好意思脱长衫,只能忍着。看着程云讪讪的笑。  

程云笑了笑,继续给刘庆扇风儿。伺候刘庆就像伺候祖宗似的。不过,这就是她喜欢做的事情。  

王旦又擦擦腮上的汗,就听到刘庆喊了一声上钩了。接着便提竿,一条约二斤重的鱼便被钓了出来,在空中还扭动身体挣扎。  

刘庆赶紧收起鱼竿,抓住了挣扎的鱼。  

程云高兴的直拍手,喊着好大的鱼。  

看到真的钓上鱼了,王旦也兴奋起来,伸手就把鱼篓拿了过来,让刘庆把鱼放进去。  

“哈哈,这河里还真有货啊!”刘庆感到很兴奋。  

王旦笑道:“大郎君的钓鱼功夫真是不赖。”  

“是吗?”刘庆看着王旦笑问。  

“当然,一次就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功夫自然高了。”王旦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