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县事难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纲道:“刘贤弟,你就和宋押司比试一番。”说完一挥手,豪气满满。  

刘庆笑了笑,心里想,老李啊老李,你可真对我有信心啊!  

其实,以李纲的心境,自然是相信刘庆了。再者,他是一个不喜欢屈服认输的人,就是死也要站着死。在他眼里,就算刘庆技不如人,也不能不敢应战。  

“好,那我就和这位宋押司比试比试。”刘庆笑道。  

见刘庆答应,王县尉立即笑道:“那就请官人出个题目吧!”  

李纲想了想,道:“这样,这里也没有别的,只有人。那就画,就画他,画他的头像。”他指向门口站着的一个小衙。  

众人都看过去,那个小衙役身材瘦小,两颊深陷,面带病态。小衙役看到众人都看他,显得有些无措。  

刘庆心道,知我者李纲也。因为他善于画像。于是他笑了笑,问宋押司道:“宋押司,你以为如何啊?”  

宋押司未答,王县尉却笑道:“巧了,画人物正是我们宋押司的强项。”  

宋押司道:“县尉过誉了,某也是马马虎虎,马马虎虎。”说完笑了笑,心里也松了口气。画人物的确是他的拿手强项。去年的杨家比试中,他就是靠着画杨家的婢女而拔得头筹。  

李纲问道:“那就是说宋押司同意了?”  

“小人同意。”宋押司点点头。  

王县尉立刻让人去取笔墨纸砚。  

“等等。”刘庆叫道。  

王县尉问道:“刘郎君还有什么要求?”  

刘庆笑道:“笔墨就算了,给我找一块木炭来就可以。”  

众人一听皆愣住。  

“什么?木炭?这,这怎么能作画儿呢?”李刚摊开双手,一脸不解。  

其他人更是不解。那位书画高手宋押司眉头挑得老高,不知道刘庆是何用意。  

刘庆点点头,笑道:“李兄,你只管拿给我就是了。”  

看到刘庆一副自信的样子,李纲便放心了,说道:“好,就给刘郎君取块炭来。”  

不多时,笔墨纸砚和木炭都准备好了。李纲让小衙役坐好,当模特。刘庆和宋押司一人一张桌案,开始画作。  

后堂的人都围着看,当然是都围着刘庆看,就连王县尉也一样站在刘庆身后,毕竟用木炭作画,他们都没见过。  

刘庆把木炭掰成小块儿,捡合适的用。  

那位宋押司看到自己身旁一个人没有,先从气势上落败了,一时心浮气躁起来。  

刘庆则很沉稳,他就是这样的人,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好像进入了深度睡眠。此时,他的眼睛只在模特和画纸上移动,旁若无物。  

身旁的人看到刘庆用木炭在纸上随意涂抹,一点儿人形都看不出来,一个个都皱起了眉头。  

和刘庆的专注相反,宋押司则时不时看看刘庆这边,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渐渐的,刘庆木炭下的人物出具人形了。众人这才把蹙起的眉头舒展开来。只有王县尉的眉头越蹙越高。  

这时,李纲微微点头,嘴角泛起了微笑。  

其他的人却依旧感到惊奇,个个儿睁大了眼睛。  

王县尉赶紧跑到宋押司那边看,看到宋押司笔下的人物也有了型,只是全是线条勾勒轮廓,没有立体感,这让他觉得不如刘庆画的,便失望地摇摇头。  

宋押司用的是白描画法儿,而此时也只有墨,没有带颜色的颜料,所以和刘庆的那种讲究透视和明暗关系的素描来说就显得差些了。  

当然,这说明不了素描就比白描高级。白描若是画出模特的神韵和气质,一样是一件高级画作。  

而宋押司就画出了小衙役那种病态的气质。王县尉看到这儿,才点点头,不过胜负在他心里依然没底儿。  

那边刘庆画完了。其实他缺少画笔,也只是画出了小衙役的神态,和大体样貌,至于细节他也无法刻画。不过好在他通晓国画技法,给予头像一些写意的背景,反而让这幅画具有除形似外的意境。  

都画好了,刘庆和宋押司双双把画作放到桌案上对比。当两幅画放在一起的瞬间,胜负便出来了。  

宋押司的画虽然画出了小衙役的气质,但画面略显单薄,给人一种平面的感觉,失去了一定的真实感。  

反观刘庆的画,虽然在细节上稍稍欠缺,但他有焦点透视的立体感,感觉真实。而画人物肖像,真实是第一位的。  

李纲笑眯眯的,把做模特的小衙役叫了过来,让他来比较那副画好。那位小衙役不假思索便指定了刘庆的画。  

李纲哈哈大笑,其他人都对刘庆竖起了大拇指。唯有王县尉和宋押司皮笑肉不笑,神色间失望无比。  

宋押司自从去年比画拔得头筹后,他便认为自己是赤阳县第一画子,架子也跟变大了,就连那卿品斋都求不动他。而此时却被一个无名之辈打败,心里的自豪和自信瞬间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挫败感。  

此刻,他也只能默默地摇头。别的不用说,单单刘庆的工具和画法就已经胜过他了。虽心有不甘,但也算是输的心服口服。  

而王县尉本想凭着宋押司的高超画技羞辱刘庆一番,杀杀刘庆的威风。不料却反让刘庆大显身手,又风光了一会。心中有些失望,对宋押司更失望。心道,什么赤阳县第一画子,连个后生都比不过,狗屁一个。  

“哈哈,刘贤弟果然深藏不露啊!”李纲朝刘庆拱拱手,豪迈大笑。  

其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