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云儿被盘问(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庆在这个家里,除了吃饭睡觉,看书读报,其他的一概不管。而且身边还有个小美人天天伺候着,过得简直就是神仙生活。每当吃饭的时候,他的碗里总是有两个荷包蛋。吃肉的时候,瘦肉全部是他的。  

只是这样的宠爱必然导致这家伙身心羸弱,禁不起半点儿风霜雨雪,一点儿挫折就把他捶的倒地不起。  

“哎!”刘庆叹了口气。  

“郎君为何发叹啊?”程云问道。  

“哦,没事儿。对了,你方才说我们家借了村中里正的高利贷?”刘庆问道。  

程云就把来龙去脉对刘庆说了。  

原来,刘庆的痨病需要名贵的药材医治,很快就把家底儿吃光了。后来,刘山把房子和地都卖了,仍然不够。为了不让刘庆断药,就只能借高利贷。  

可在村里借了一遭竟没有一个愿意借给刘山的,最后没办法就只能找河口村首富马里正借了。没想到却被马德狠狠的敲了一笔,利息高的吓人。二百贯一年就要还四百贯。  

刘山走投无路,但为了儿子的命,也只好忍气吞声。  

“云儿,你不觉得这事蹊跷吗?”刘庆听完就问。  

程云反问:“怎么了?”  

刘庆笑道:“我是说村里的人都不借给我们钱。”  

“哦,是有点儿奇怪啊。”程云点点头说道。  

刘庆道:“我们被里正给坑了。他怕是看上我们家什么了。”  

话音儿刚落,程云便羞臊地低下头,刘庆当即就明白了,心想:“我说呢,那个里正恐怕是看上这丫头了。”  

虽然想到了,但刘庆没有说出口,又问了一些关于里正的事情。  

程云只说马德家有个三郎,名叫马达,在村里嚣张跋扈,是一个大坏蛋。  

刘庆大致了解了情况,知道此时这个家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债期已到,税赋得交,总之两个字,缺钱。  

这时候,孙二娘和郎中并刘山和刘祝都进来了,把小屋塞了个满满当当。  

刘庆面带微笑。  

郎中问他有没有异样的感觉。他还是想探出在刘庆身上所发生的奇迹。在屋外,他的结论是刘庆被神仙眷顾了。也就是说刘庆现在是神仙附体。这个结论可把刘山夫妻吓坏了。均想,这人都伺候不好,再来个神仙可怎么伺候?要血命啊!  

刘祝虽不大信郎中的话,但也很疑惑。不过,只要哥哥醒来他就高兴。  

此刻,孙二娘和刘山也仔细观察爱子的反应。  

刘庆通过他们的眼神看出了他们狐疑,却不以为然,毕竟自己是他们的爱子,把老妈叫大姐都无所谓呢!还怕个毛线啊?  

“额,怎么说呢,我就是有些事想不起来了。“刘庆笑道。  

郎中微微点头,再问:“那大郎生病的时候,可记得去过什么地方吗?”  

“我不就躺在床上吗?我哪儿也没去啊?”  

“额,老朽的意思是,大郎或许在梦中去过什么地方。”郎中有意引导刘庆。  

刘庆眼珠骨碌一转,笑道:“想起来了,我的确是做了个梦。”  

“你梦到了什么?”郎中急问。  

“我梦到吃好大一个吃鸡腿儿。”刘庆双手夸张地比划着。  

郎中身子一沉,显得很失望。他本想听刘庆说去了天宫见玉帝,没想到竟是吃鸡腿儿。他看看刘山夫妇,无奈地摇摇头。  

“说起鸡腿儿,我怎么感觉有点儿饿了啊!”刘庆摸着肚子道。  

“啊?大郎想吃鸡腿儿?”孙二娘忙问。  

刘庆点点头,说道:“娘快给我去做。”既然自己是宠儿,那自然是各种无理要求了。不过他不知道这么贫穷的家庭,是否有鸡可吃。  

“哦,好,好,那个二郎啊,你赶快去村里买只鸡,要肥的。还有他爹,你快去山上采些蘑菇,大郎最喜欢吃小鸡煲蘑菇烫了。云儿,你,得了,你娇弱无力的,还是老娘去劈柴吧!就这样,都赶快去,别饿着大郎。”  

孙二娘赶鸭子似的把刘山和刘祝赶走,自己风风火火的出了门又折回来,对郎中道:“先生在这儿吃吧。”  

“不麻烦,老朽这就回了。”郎中起身道。  

“那您慢走啊。”孙二娘笑道。  

刘庆也起身点点头,其实他应该拱拱手的,不过还没学会。  

孙二娘送走了郎中就开始劈柴,刘庆看不过去,就出去帮忙。  

“你回屋歇着。”孙二娘道。  

“儿子想活动活动筋骨。”  

“不行,你大病初愈。”  

“生命在于运动,不然会死掉。”  

“好,那你劈吧。”  

刘庆接过斧子笑了笑,咔咔劈起来,那力气,直把孙二娘和程云看呆了。他一面劈柴,一面暗想,现在是宋徽宗年代,再过十几年北宋就要灭亡了,赶在这个节骨眼儿穿越来可不怎么样!俗话说,放屁肝胆赶当当儿,巧了。  

不过,他转念又想,难道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就是那斯人?得,我还是好好劈柴吧,这拯救苍生的事儿是神仙干的,还轮不到我。  

孙二娘赶紧把程云拉进屋里盘问一番,问问刘庆有没有异样。程云没说刘庆失忆的事情,不过承认刘庆的奇怪。  

孙二娘便更相信郎中的话了。  

刘庆一会儿就劈了一大堆,身上冒出汗来,顿时觉得十分舒坦。前世,他可是健身达人,就喜欢出一身臭汗。那会儿,他练出了十二块腹肌,笑傲警队。  

又劈了一会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