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一章 八九变化(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道兄,这个涉及我玉鼎一脉关窍,这…”  

“既然是关窍秘密,杨兄就不必讲了!”刘樵连忙告罪道。  

修行方面,许多关窍都是法脉秘决,轻不授人,更不好让人知道。  

刘樵知道分寸,略问一问,见杨戬如此说,便只好按下心头疑惑。  

不过刘樵不问,杨戬想了想道:“道兄,这个涉及我这法门的破绽,你可不能外传!”  

“若是如此,还是不讲为好!”刘樵肃然道。  

刘樵没有大舌头的毛病,不过这个世界,有些话只要说出口,甚至在心里想,便有可能为大能神圣所知。  

所以,还是不要随意了解他人秘辛,这样对大家都好。  

“也不算什么大事,瞒不过道兄你,更瞒不过有心人的!”  

杨戬摆摆手,沉吟道:“世上的法,皆有利弊,没有尽善尽美的,而这九转玄功,便有这些个弊端…”  

却是九转玄功,妙道无穷,只要见过的东西,念动间都能随风变化。  

山、水、石、雾可以变化。  

虫、豺、虎、熊亦能变化。  

还变得与真物一般,没有丝毫破绽。  

但也有个弊端,那就是变成什么,就与什么物件一样。  

变成老鹰鹞子,就如老鹰鹞子,能飞,能抓挠,也能啄,但法力可就没了。  

凡是变得飞禽走兽,草木竹石,神通术法,法天象地,大小变幻,呼风唤雨这些原来的道术,也都不能再施展。  

变成石头,那就跟石头一般坚硬,但就是动不了,不要呼吸,也无法看见外面,只能略微感应。  

若变成蚊子,那唯一的攻击手段,就是用喙叮咬了。  

杨戬说罢,慎重道:“这个事儿,道兄可莫同他人再讲!”  

“一定,一定!”刘樵也慎重点头。  

杨戬不是个爱炫耀、爱分享秘密的人。  

但选择把这个事儿告诉自己,也是对自己的信任。  

这个破绽,看似不打紧,可要是传了出去,就有可能置杨戬于死地。  

有些话,杨戬没说,但刘樵不是蠢人,猜得到另一些东西。  

譬如杨戬所言,若变成蚊子,那就只有蚊子的本事,不能再隐现随心,也不能随风消失。  

换言之,也是最虚弱的时候,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换个凡人都能把这个蚊子拍死。  

要是杨戬所化的蚊子被一巴掌拍死了,杨戬还能有命在么?  

虽然杨戬自言七十二般变化,有无穷性命,也不可能如此简单就死了。  

但世上没有不用代价的东西,每死一次,再重新复活变化,肯定也会付出一些东西。  

经过这一番探讨,刘樵对九转玄功,也多了些了解。  

杨戬的九转玄功,主要就是修成“百炼元神”,也就是当初砍下头颅,从腔子里喷出的一道白炁。  

正常仙人、炼气士的元神分两个功果,阴神、阳神。  

但不论阴神、阳神,都是玄妙功果,只是生命的进阶,其实没有多少攻伐护身能力。  

九转玄功秘术,每一转有八种难关,对应八种神通。  

从元神分化、水火锻炼,再到元神肉身一体,“形”、“神”合一等等。  

将肉身彻底粉碎,亦炼入元神,即“形神俱妙”之功。  

最终九转功成,以百炼元神为根本,趟毒瘴风雷、刀枪难伤、上天入地,钻水入火,过金石无碍。  

如此,可以是肉身物质,也能转换成元神、风、雾、光气形态。  

九转之功,每一转都有八种类似神通的能力,所以又叫八九玄功。  

八九功成则七十二般神通。  

而其中第三转,有一种神通,名为造化法。  

修成这个造化神通,肉身对于杨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随时可以有,也随时可以抛弃,哪怕被打成肉酱,但杨戬元神百炼,已得不死。  

只要舍得法力,施展造化法就能随时变化几十、几百个一模一样的“杨戬”出来。  

刘樵艳羡不已,惊叹道:“真玄妙异术!那杨兄如今,岂不已经不死不灭”  

杨戬澹笑道:“狭义上来说,确实怎样都不会死了,但也有寿命之忧,还是得修炼法力增寿。”  

刘樵心下大受震撼,本来以为自己的黄庭道术已经够变态了。  

没想到杨戬的九转玄功,更加变态!  

怪不得!  

难怪与杨戬一样功果的孙悟空敢称“天生圣人”  

难怪孙悟空从原来“打我也不还手,骂我也不恼”的小猴子,炼成七十二变后,变得那般胆大包天。  

换了刘樵,要是有杨戬、孙悟空这般功果,那不也得天不怕地不怕。  

毕竟再怎么玩儿,也大不了被镇压,也不会死。  

出来之后,又是一条好汉,那还怕什么?  

许久之后,刘樵才略微平复心情,赞叹道:“杨兄不愧清源妙道,我差你远矣!”  

杨戬已有不死不灭的功果,现在称其为“大圣”或“混元教主”等等也不为过。  

这还怎么和他打或许杨戬的神通比之教主,依然天差地别,犹如孩童,翻掌就能镇压。  

但也只是镇压了,百炼元神,不死之身,就算教主,也很难当场将之杀死,只能等杨戬自己寿尽而死。  

所以刘樵与他,也不用说什么斗法了,杨戬已然立于不败之地。  

杨戬按下刘樵双手,谦谨道:“刘兄说笑了,你神通广大,我虽不死,但难胜你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