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四章 九牛二虎(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筋骨之声。  

不用说,定是这些鬼神魔头想着吃人,所以五果皆变成血食。  

刘樵也不再多管,全神贯注,凝聚全部精神,法天地之升降,宇内明暗之功,籍北斗降无量星光,书就天罡神符。  

全神忘我,笔走龙蛇,不觉又是一符书罢,刘樵额上隐有汗珠。  

炼气士性命坚固,寒暑不留汗,可见已经损耗精神到什么地步。  

但笔不能停,少顷,又是九道天罡符书罢,刘樵已然浑身略微颤抖。  

法天地之功,对于元神尚未大成之辈来说,着实艰难,相当于一瞬间强行观照天地,籍法坛定住北斗。  

从画符开始,到现在,天空犹如日食一般,尽是一片黑暗,唯有一颗北斗星摇曳生辉。  

刘樵当然没这么大本事,但所谓功力不够,法坛来凑。  

其中大半依靠法坛之功,但刘樵也是要耗费精神的。  

本想一口气画个百十道天罡符的,但看着略微颤抖,已险些握不住笔的手,刘樵心下苦笑。  

强忍疲惫,又画出五道天罡符。  

“咔擦…”法坛塌陷一角,刘樵也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呼呼…”同一时间,天空乌云散开一角,已有天光透云而下。  

西岐无数百姓惊讶不已,叩首者有之,颤抖惧怕者有之,纷纷道:“天没了,是天狗食日,希望太阳能打败天狗…”  

至于那些异人、炼气士倒无甚惊讶。  

如姜尚、哪吒等人,都只当看个稀奇,知道是有仙家做法,强行该换天象。  

姜尚幸灾乐祸道:“这人怕不是个傻的,强行改换天象,可是要犯天条的,若是给天帝发现,岂不得遭雷劈死…”  

言罢,幸灾乐祸的捋须等着看好戏。  

哪吒也啧啧称奇道:“强行召北斗星,莫非是想给亲人、弟子续命么?”  

“这也太大胆了,啧啧…不过小爷就喜欢这种胆大包天的!”  

所谓北斗主生,南斗主死,贸然引动,一般都是给人强行续命一类,但这可是犯天条的。  

一经发现,就得遭天谴。  

纵然罗天仙真,没有特别重要的事,也不会这样去干,虽然没事,但这是在公然挑衅天宫威严。  

要是刘樵听见,一定会大呼冤枉,他得道年浅,还根本不知道这些天条规矩。  

岐山,刘樵手脚已经冰凉,似乎无所知觉一般,强行画完最后一张符咒。  

连忙并指一掐,持剑又踏罡斗。  

“…呼…呼…”天空黑云渐渐散开,露出中间一轮日光,重新照耀乾坤。  

北斗星光在这轮大日下,渐渐隐去。  

似乎一切都恢复平常,刘樵起身收拾法坛。  

忽而眼前一黑,冥冥之中,一声冷哼道:“哼…下不为例!”  

声如洪钟大吕,震得刘樵五脏六腑俱颤,好在只是一瞬间,那声音已经隐去。  

随即天璇地转,眼睛一亮,自家依旧还是在站在法坛前。  

刘樵心下有些惊惧,又有些懵然,不知方才发生何事“方才那个声音…是谁”  

“我练个法而已,又得罪谁了,这真是…”说着说着,刘樵一愣。  

手摸摸唇上,竟有丝丝血迹顺着鼻孔流下。  

这才察觉异常,是方才那道声音,震伤了五脏六腑。  

不过,好在只是略微惩戒,刘樵存思检查内腑,并未受损,只是受了震颤,血气上涌。  

“是天帝么?”刘樵皱眉沉思。  

心下也有些明悟,做法更改天象,貌似唯一能得罪的,只有天宫了。  

但应该也不是真的得罪了天帝,要是天帝真的计较,估计刚才那一下,自已经已经从世上消失了。  

只是一次警告,念自己无知,下不为例。  

刘樵朝天拜了三匝道:“上帝慈悲,弟子不会了。”  

言罢收拾好法坛,径往西岐城里去。  

反正法术已经练成了,画出了整整二十道天罡神符,也够用了,至少短时间内,不会调动天象,取天罡炁炼法。  

至于以后,或许下次再取天罡,黄庭身神已成,刘樵便不需要法坛借天象采天罡炁了。  

直接以身神悄无声息摄来天罡炁就是。  

到西岐城,刘樵到那面饼铺子里,见那夫妻俩正忙碌,问道:“贫道要的东西,可准备好了”  

“道长看看,这般的行不行”那妇人用木盘端面牛过来道。  

盘里只摆了两只面牛,两只面虎,俱都用彩笔绘过,栩栩如生。  

“小娘子好手艺!”刘樵称赞道。  

娘子,小娘,也是对妇人的称呼,他人也用此称,可不是专指自己妻子。  

刘樵轻轻拿起一个,掂了掂重量,又看了看,问道:“好,就是这般的…”  

“道长能用便好,可是要供神”那妇人问道。  

“哈哈哈,一般都是神供我的…”刘樵摇摇头,也不解释,只是稽首道:“还得借你们锅用用,该多少钱,我照着给。”  

那妇人以为刘樵在说大话,神人居于冥冥,怎么会供人,也不在意,笑道:“举头三尺有神明,道长可不敢乱说…”  

言罢,对那青年道:“三郎,你收拾口锅灶,给道长蒸一下。”  

那青年答应一声,三两下,就清理一口备用的锅灶,架上蒸笼。  

刘樵则取朱砂符笔,挨个给面牛、面虎画上符咒。  

又将二十道天罡符,悉数烧成符水,一道符,化一碗水,共二十碗符水。  

符水呈灰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