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导演人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们当然会考虑将叶先生推向国际市场。”何贯昌笑着说道,“不过这不是一句话的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成本、机遇、回报、风险等等。我们会综合多方面考量,争取早日推叶先生走向国际舞台。”  

听他这么说,众人都点了点头。  

叶劲也笑了笑。  

虽然何贯昌的话说得不清不楚,不过他还是听出了其中的关键,无非一个成本,一个回报。  

把香江明星推向国际市场,成本自然是非常高昂的。李小龙的龙争虎斗,单是资金就投入了八十五万美元,这还没有算上耗费的人力成本。  

叶劲刚刚加盟嘉和,寸功未立,一毫子利润都没带来。论功行赏,嘉和也不会马上把他送往国际市场。  

不过这也在叶劲的预料之中。他也没有奢望自己一加入嘉和,就马上能够去好莱坞发展。成龍都是为嘉和拍了师弟出马、龙少爷两部大卖电影之后,才让嘉和坚定信心,送他去好莱坞的。  

而即便有嘉和的推动,成龍的好莱坞之路也并不顺畅。他自己曾在访谈节目中谈到过,当时他虽然已经凭借醉拳、笑拳怪招、师弟出马等名满东南亚,但在好莱坞一样是无名小卒。  

好莱坞那边一召唤,他马上坐十二小时飞机,飞到好莱坞去试镜。花几分钟试完镜之后,再坐十二小时的飞机飞回来。  

记者招待会一共举行了四十五分钟。  

招待会结束后,众人回到嘉和。  

“叶先生,神打的剧本我已经看过了,写得真的是非常不错。”邹文淮向叶劲笑道,“我希望能够尽快开拍,不知您意下如何?”  

“我也希望尽快开拍。”叶劲点了点头,“不过现在有个问题,这部戏由谁来执导。”  

之前神打定得导演是吴思源,不过现在这部戏转由嘉和主导,吴思源只是投资方而已。如此一来,吴思源恐怕不会为了区区几万元导演费,就来为嘉和做事。  

而吴思源不来的话,就得重新再换导演。嘉和的导演,叶劲之前没合作过,都不晓得他们的脾气、秉性,究竟能不能够相处得来。而且也不知道他们的能力,究竟能不能执导好一部功夫喜剧。  

“我们嘉和现在最好的导演就是罗唯。”邹文淮笑道,“我们可以撮合叶先生跟他合作。”  

叶劲一听,摆了摆手。  

他虽然没跟罗唯合作过,但却也听说过一些事。知道这位导演脾气很大,而且专断独行。  

当年他凭借跟李小龙拍唐山大兄,一举爆红后之后,就以李小龙的恩师自居,以为有自己李小龙才能红。  

这自然让李小龙很是不爽,两人甚至因此动过刀子。罗唯还报了警,宣称李小龙要殺自己。还说万一自己出事,就是李小龙动得手。此事还闹上报纸头条,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  

因此李小龙拍第三部戏猛龙过江时,他就甩了罗唯,自己做导演。而猛龙过江上映后引起轰动,不仅打破东南亚所有地区票房纪录,而且还成功引起了国际舆论注意。  

他跟查克·诺里斯在斗兽场的那一场打戏,被黑带杂志评为影史最精彩的打斗场面。好莱坞也正是因此注意到李小龙,所以跟嘉和共同投资拍摄龙争虎斗。  

李小龙离开罗唯,一样取得惊人成就。相比起来,罗唯离开李小龙后,表现却大不如前。从他帮成龍拍得那些电影来看,其实罗唯的导演功底并不高,  

叶劲也不希望跟这样一位脾气大,好抢功,实力差的导演合作。  

“邹先生,我这部神打是一部功夫喜剧片,我希望能跟一位擅长喜剧片的导演合作,来保证这部电影的趣味性。”叶劲向邹文淮建议道,“而动作方面戏份,我想请袁禾平帮忙把关。这样一来,文戏、武戏都可以尽善尽美了。”  

听叶劲这么说,邹文淮、何贯昌、蔡勇昌等都点了点头。  

不过在七十二家房客大火之前,香江已经很少有导演拍喜剧片了。  

因为六零年代,随着张澈大导演执导的独臂刀爆火,成为全港第一部过百万港币的电影之后,功夫片就成为了香江电影的主流。  

而当时的喜剧片,共分两类。一类是粤语喜剧片,由郑君勉、梁醒玻、新马师曽等为主,代表作品像大丈夫、玉女添丁、七擒七纵七色狼等等,以滑稽搞笑为主。  

一类是国语喜剧片,以电懋、凤凰影业为主。这类喜剧片是社会轻喜剧,以反映现实为主。代表作品像乔迁之喜、一年之计、水火之间、巴士奇遇结良缘等等。  

粤语喜剧片随着粤语电影的衰落而凋零,国语喜剧片也随着电懋的结业而衰落。之后的香江影坛好几年没有出现像样的喜剧片。  

后来的喜剧片中兴,是由李瀚详导演开创的風月笑片造成的。  

像骗财骗色、声色犬马、一乐也、大军阀、丑闻等等,既夸张讽刺,又香艳动人,一时赢得不少票房。  

因为喜剧片从六零年代中期就开始衰落,到现在已近十年的时间。因此要找一位擅长拍喜剧片的导演,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哎,对了,朱牡之前跟着李瀚详导演拍过大军阀、一乐也、牛鬼蛇神等电影,由他来担任导演如何?”蔡勇昌忽然提议道。  

“丁善喜导演也曾拍过百万新娘、刁蛮斗风騒这类喜剧片,我觉得也不妨让他试一试。”何贯昌也提议道。  

“叶先生,您的意见如何?”邹文淮向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