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新家与突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月明湖的东北侧,有一条河,名字叫做柳里河,正是陈涛重生后第一天,在南华公园躲避恶犬游过的那条河。  

柳里河发源于麒麟区旁边的富平区,最终在麒麟区注入了月明湖。  

在河的上游,一处河湾处,四条狗正在河边的河堤上打洞,正是陈涛一家。  

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正是麒麟区与富平区的交界处,距离月明湖约有十几里地,亦在南华公园东北侧七八里处。  

这里还是陈涛重生前,在一次休班的时候,闲着无聊突然兴起,沿着柳里河玩的时候发现的这里。  

在警察陆陆续续离开后,陈涛便领着大家从洞里钻了出来。  

经过了很久的思考与衡量,陈涛领着大家把新家搬到柳里河这里。  

这里已经是江松市区的最边缘,到处是一片片的农田,除了偶尔来农田干活的人,平时根本就没有其他人过来。  

而在河湾处,也有一边空地,这里正好也适合活动与锻炼。  

陈涛没有让水獭母子跟着,而是让它们回到月明湖,它们原先待的沙洲上。  

陈涛不想再连累水獭母子,它们为陈涛一家付出了很多,毕竟月明湖比柳里河更适合它们。  

柳里河的河堤不如月明湖的湖堤大,仅仅有两米多宽,三米多高,陈涛一家的新家位置就在湖堤的根部。  

这次他们没有再横向打洞,而是选择了向下斜斜的打洞。  

洞里格局和在月明湖时的差不多,不过储藏室只有两个,休息的空间也要小很多。  

毕竟四条狗一晚上的折腾,早就已经累的不行,想要完美,等以后再改。  

做完这一切,已经是下午一点钟了,四条狗又累又饿,已经没有一丝力气。  

忙完后,虎子曼曼它们三个回到洞里休息,而陈涛虽然也很累,但是仍然一刻不敢闲着。  

老虎的事情令陈涛心里产生了很大的危机感,他迫切的需要提高自己的实力。  

陈涛开始来到一处平坦的空地上,四下望了望确定没人后,开始了伏虎拳的练习。  

昨晚与老虎的一场战斗,令陈涛的伏虎拳有很大的突破,但是昨晚他一直没有机会演练伏虎拳。  

如今有了机会,任凭身上再累,它也要好好的练练,把昨天的感悟完全消化掉。  

就见陈涛站在空地上,开始了练习,先是起手式,此时陈涛的动作并不快,相反给人一种很缓慢的感觉,脚下看似杂乱无章,又有一种别样的规律感。  

如果旁边有人细看之下,就会发现随着陈涛每一次提爪落爪总能带出一股风,旋的周围的枯草东倒西歪。  

这便陈涛小时候爷爷所说的风从虎!  

随着陈涛的动作越来越快,最初那种轻盈完全消失,变得大开大阖起来,到最后出拳中竟然夹杂着气爆。  

细听之下,气爆声仿佛又像是某种动物在吼叫,正是虎啸,没错,正是昨晚那头老虎发出的那种虎啸声。  

洞里正在休息的曼曼它们,忽然听到了这个声音,本能的不安起来,赶紧出来查看,见是陈涛在练武发出来的,这才进洞里继续休息。  

只有虎子留在了外面,目不转睛的盯着陈涛的每一个动作。  

在虎子看来,眼前的陈涛就像一头猛虎一般,在眼前不断地跳跃,饿虎捕食、猛虎下山、撩尾剪背…随着陈涛的身形在几米方圆的草地上不停的跳跃扑击,身形越来越快,最后虎子完全看不清楚动作。  

虽然相隔几米远,虎子却分明可以感觉到自己的气血随着陈涛的动作不断的翻滚,心中有一股东西越越欲出。  

正看得出神,陈涛突然停住动作,四肢曲起,身子微微下蹲,目视前方,缓缓地出了一口长气。  

一股气流从陈涛的口中缓缓地喷出,那气流喷出将近一米远才缓缓地散开。  

陈涛缓缓收了功,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如果按照境界的话,陈涛现在的伏虎拳可以称得上大成了。  

收功之后的陈涛才发现还有一看客,只见虎子正在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眼睛里似乎有精光闪过。  

看着虎子跃跃欲试的模样,陈涛便示意让它也演示一下。  

虎子兴奋的跃到了空地上,只见虎子脑袋起落,利爪伸缩,躯体翻钻,进如猛虎捕食,退似饿虎遁走…到最后,完全忘记陷入了一种忘我的境地。  

陈涛在一旁越看越是心惊,没想到虎子的悟性这么强,虽说比不上自己,但竟然也把伏虎拳练至了炉火纯青!  

难道虎子也是重生来的?狗的身体里莫非也是一个人的灵魂?  

摇了摇头,抛弃自己这些荒唐的想法,暗自笑自己太过多疑了。  

人类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而动物也不例外,或许这就是虎子的天赋,超强的悟性以及学习能力!  

陈涛索性不再去想,而是待虎子一套拳练完之后,跃到了虎子的面前。  

两兄弟早已产生了默契,平时练武时也没少切磋对练,此时不用陈涛招呼,虎子便知道是什么意思,兴奋的一声咆哮,朝着陈涛扑了上来。  

“来的好!”陈涛忍不住一声喝彩。  

却见陈涛躯体只是微微一晃,便躲过了虎子这一个扑击,随后直接跳向虎子的脊背。  

虎子猝然之下却也临变不惊,猛一转身扭脊好似回头望月,利爪诡秘的从身下掏出。  

只见其条条大筋从肌肉中凸起,像是七八条水蛇缠绕其上。模样看上去狰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