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突然惊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突然出现了一样。  

这些戍卒虽然变得贪婪了,可他们的一些基本素养却是从来没有忘记过。  

在看到滚滚尘烟弥漫天际的时候,戍卒们第一时间便是警惕了起来,大声呼喊着城门前的行人百姓们赶紧入城,同时派人去通报此处驻守校尉,生怕是真出了什么大乱子比方说敌军真的就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了许县城墙之下!  

然而还没等戍卒们跑上去报信呢,在门楼上的校尉便是先一步发现了问题,同时也看出了这些尘烟的出现到底是因为什么…  

“快快快!赶紧肃清城门让开道路,魏王的行驾马上就要到了,可千万不能在你我这里出了岔子!”  

校尉的嘶吼声在城门处响起,而这时那些戍卒们才好像刚刚反应过来,敢情那滚滚尘烟好似杀气腾腾额样子,不仅不是敌人反而还是他们的主公魏王殿下到了!  

戍卒二话没说立马便开始了疯狂的赶人,正在进出城的百姓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根本不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自找麻烦,更别说平日里他们都不会去招惹这些守门戍卒了。  

要知道阎王好惹小鬼难缠,有的时候越是不起眼的人物越是有可能会连带着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发生。  

并且这些戍卫城门的兵卒本身也不算小人物了,虽然只是他们这些百姓商贾的眼中是如此而已…  

曹丕的行程依旧没变,一路紧赶慢赶的终是在四日之后抵达了许县城郊而且马上便可以率部入城。  

而这四日,也是整整好好卡在了三日跟五日之间,却也不知道刘协那边的准备如何了,到时候是摔杯为号呢还是举酒为令?  

反正曹丕这时候还真挺好奇的,好奇刘协到底用什么办法在皇宫之内动手,又有什么样的自信,自信到可以无视那些忠于曹家的天子禁军们!  

要知道对于刘协在皇宫之中动手的可能性,这已经是曹丕思虑再三的结果了,毕竟除了皇宫面见天子的时候,曹丕觉得自己身边怕是时时刻刻都有虎卫侍立以用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挑选虎卫在的时候动手,那成功率可不就是直线的下降吗…  

大大方方的入城,根本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开路的铁骑缓步跨过了许县城门,此时的城门戍卒们纷纷是面带羡慕的看着那些个铁骑,看着曹丕身边的虎卫。  

这些戍卒既然选择了参军,心中自然多多少少都有他们自己的理想,或者说是崇拜的对象。  

而与其尽可能的奔着那些不切实际的武将们,戍卒们觉得倒还不如将眼光放在前辈精锐们的身上更妥当一些。  

故而在虎豹骑和虎卫入城的时候,这些戍卒可是全都老老实实低着通恭送,自然而然是看不到太多,也恰恰是因此而忽略了一些相当之重要的消息和情报!  

就在曹丕的车辇刚刚驶入城门洞口,甚至连后轮还有一小部分在阴影中的时候,一声刺耳的尖啸声是瞬间炸响。  

“嗖!嗖!嗖!”  

一声之下三声齐响,乍一听好像只有一个动静,但实际上却是后续的两声被掩盖住了而已。  

久经战场的百战精锐们一瞬间便是有了反应,这种奇怪的尖啸声他们是再熟悉不过,除了战场之上的杀人利器强弓发矢箭射出的声音之外,还有什么能够如此的尖利!  

“保护魏王!”  

紧跟着曹丕身边的许褚猛地大喝一声,手中缰绳一动正欲赶到车辇正面护卫,但听声而动终究是反应慢了一些,更加之许褚还需要胯下坐骑的配合,这一而来去的怎么可能比突如其来的箭矢还要快!  

“咚!噗!咚!”  

两脆一沉的声音响起的一刹那,许褚这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脆声自然是箭矢落空射在了车架上的声音,铁质箭头穿进木头当中的声音可不就是这样的吗。  

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一声闷响,那一声好似射中了人体一样的闷响才是许褚最担心的地方,他怕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一幕真的就这样发生了。  

在箭矢飞至的瞬间,曹丕霎时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整个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向后仰躺下去,因为他清楚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尽可能的避开暗箭的轨迹,才能够为自己争得一线生机。  

突如其来的箭矢是真的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哪怕是早早就知道了刘协准备殊死一搏,可曹丕怎么想也没有想到这事会发生在他刚刚入城的时候,甚至连自己的车架都才将将走过城门洞口!  

面对着毫无半点征兆的突然袭击,曹丕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已经是很迅速了。  

然而那一声闷响许褚听到了,曹丕自然也听到了,他的心瞬间就沉到了底!  

此时此刻,曹丕姿势十分别扭,身体仰躺在车辇上,双腿却还保持着坐姿,整个人就像是上半身被硬生生折到了后面去的一样。  

而就在曹丕惊慌不定怀疑自己中箭了的时候,许褚指挥着虎卫是瞬间将车辇包围的水泄不通围的密不透风!  

双手持着大盾的虎卫们在四周警惕,整个车辇上有可能暴露出曹丕身体的地方全都被遮挡的严严实实。  

而作为虎卫军的统领,许褚本人更是横刀立马的在车年前,双目圆瞪怒火中烧的环视着四周。  

作为先代魏王最信任的护卫,许褚保护了曹操一生,面对数不尽的刺杀他也没说出现过纰漏,更别说让自己的主公中箭这等对于他而言是奇耻大辱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